在中國空軍數十載的發展中,從第一款以"殲"字頭的戰機殲-5到現在的殲-20,我們從弱小到強大。在這期間也有過不少流產的專案,這些戰機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研製出來,而殲-9就是其中之一。
殲-9是在20世紀60年代設計的一種全天候高空高速截擊機,是與殲-8同期立項研究的兩個專案。殲-9以圖-22和B-1B為主要的作戰物件,其設計指標為"雙26"(即升限26千米,時速為2.6倍音速),是當時中國在研的戰機效能之最。
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國航空工業以米格-21為基礎開始新一代戰機的研發工作,1964年10月25日,六院在瀋陽601所提出了米格-21的兩種改型方案,第一種方案為米格-21漸改型,不做大的改變,同樣採用機頭進氣模式,發動機則由單變雙,裝用兩臺渦噴-7發動機的改進型,該機就是將米格-21的放大版本,即後來的殲-8型戰鬥機。第二種則為大改型,採用機身兩側進氣模式取代了米格-21的機頭進氣模式,以留出機頭空間安排新型機載雷達,發動機則繼續採用單釋出局,這就是殲-9型戰鬥機的最初方案。
殲-9殲擊機風洞模型
殲-9在設計之初設定為米格-21的大改型,在技術繼承性上明顯要低於採用"漸改"方案的殲-8,大大的增加了該機的研製難度,研製期間軍方對效能要求有多次該變。根據殲-9的最初研製要求選出了4種機翼平面形狀,1、前緣後掠50度的後掠翼,2、後掠57度的三角翼,3、前緣後掠55度的後掠翼4、以及雙前緣後掠角的雙三角翼。601所對四種機翼平面形狀方案均做出了模型。最終把三角翼的前緣後掠角改為55度,稱為殲-9Ⅳ方案。
1970年11月,六院在西安召開會議。空軍領導對正在研製中的殲-9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雙26,即最大使用馬赫數2.6,靜升限26千米,最大使用錶速 1300 公里每小時。原有佈局均不能滿足"雙26"這一新要求,不得不再次對氣動佈局進行重新設計。經過反覆的設計後,最終為殲-9選擇了鴨式佈局,腹部或兩側進氣的方案,當時世界上還沒有一種戰鬥機是採用了鴨式佈局的。雖然解決了氣動佈局的問題,但在研究一段時間後發現,"雙26"標準確定的升限指標仍然太高,選用的發動機效能無法達到要求,殲-9飛機的研製工作再次被擱置。
1975年,三機部希望對殲-9的指標作適當的下調,即最大馬赫數保持2.5~2.6,升限降為23000米,最大爬升率220米/秒,基本航程2000千米,作戰半徑大於600千米。2月18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同意按調整後的指標繼續研製殲-9飛機。此方案雖然解決了氣動佈局問題,但以中國當時的能力而言,殲-9的一系列方案太過於領先,在研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層出不窮,從而使得研製工作進展緩慢,舉步維艱。
1978年,由於611所承擔的殲-7大改的設計發圖工作要求緊迫,殲-9的研製工作開始收縮。1980年,為貫徹國家國民經濟調整方針,殲-9的研製工作即全部中止。
殲-9殲擊機CG圖
殲-9的研製可謂一波多折,是中國在航空科技技術水平有限、工業基礎薄弱的情況下,試圖追趕國際先進軍機指標的一次嘗試。殲-9並沒有因為專案的下馬而淡出,其鴨式氣動佈局的研究為後來航空科技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