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二戰“獵豹”坦克殲擊車的研發時間幾乎和“黑豹”中型坦克的研發時間差不多,前者是以後者的底盤進行研發的,保留原有的動力等部件,增加一個新的上半部分車體。

原本“黑豹”中型坦克是想設計成一種類似於蘇軍T-34中型坦克那樣,兼顧作戰效能和生產效能的坦克,最終因為設計指標的不斷改變,成了一種接近重型坦克的坦克。承載能力更強的底盤同時也造就了“獵豹”坦克殲擊車更優秀的效能,它可以搭載更強的火炮和更厚的裝甲,同時還能保證機動性。

“獵豹”的設計工作從1942年1月開始,同年年底展示了一款全尺寸模型,樣車則一直拖到次年10月才展出,12月定型並命名“獵豹”,生產工作則再往後延續到了1944年2月。

研製背景

在後世的許多學者眼中,“獵豹”都是二戰中毫無爭議的最好坦克殲擊車,雖然它的火炮和裝甲防護沒有“獵虎”坦克殲擊車那樣強大,但勝在機動性和可靠性。相比於“獵虎”那樣實用性並不高的重甲強炮裝備,“獵豹”的生產效能也要強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獵豹”看作是二戰德國坦克殲擊車發展的頂峰。

正在拖曳行駛的獵虎坦克殲擊車

在二戰爆發之時,德軍設想的主要機動反坦克武器是安裝37毫米炮的三號坦克,隨著戰事的不斷髮展,37毫米炮顯然不能滿足戰鬥需求,於是比較成功的48倍徑75毫米炮出現,它可以安裝在四號坦克和三號突擊炮身上,大部分的盟軍坦克都能被它們擊毀。同時德國人也嘗試用其他坦克底盤改裝一些坦克殲擊車,其中“黃鼠狼”系列是比較成功的。威力強大的“象”式坦克殲擊車雖然攻防兼備,但它實際上只是德國軍工生產的一個意外,一個“虎”式坦克競標專案的副產品而已,幾十輛底盤消耗光了就不再繼續生產;因此戰場上執行反坦克任務更多的是“黃鼠狼”和三號突擊炮這些“兼職”。

這些改裝的裝甲車輛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因為底盤的限制,裝甲防護能力就差很多,雖然能夠有效擊穿盟軍的M4和T-34等坦克,這些坦克也能有效擊穿它們。另一個問題是無法搭載更強的火炮,在面對盟軍的重型坦克時無能為力。有鑑於此,德國需要開發一款專用的坦克殲擊車,而且要實現裝甲、火力和機動三者最佳的平衡點。

黃鼠狼I坦克殲擊車

“獵豹”坦克殲擊車的效能

“獵豹”正是一款實現三項屬性平衡的裝備,重達45噸的戰鬥全重能夠為每項屬性均攤足夠的重量和空間。其中裝甲防護上,車體前方上下裝甲都採用55°的大傾斜角安裝,上部厚80毫米,下部厚60毫米,兩側40毫米厚的裝甲也以35°角安裝。雖然整體厚度還沒有“虎”式坦克100毫米的垂直前裝甲厚,但實際防護能力卻要強出一大截。

火力上主炮採用一門88毫米Pak43/3L/71型火炮,在使用鎢合金被帽穿甲彈時最大穿甲深度在237毫米,在中等交戰距離上,連二戰末期投入實際使用最強防護的IS-3重型坦克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更不要提盟軍的其他裝甲武器了。在對付當時的中型坦克時,基本能夠在2000米距離上實現有效擊殺。

機動性上,採用一臺邁巴赫HL 230 P30,輸出功率達700馬力,比今天的一些坦克動力都差不了多少,最大公路速度55千米每小時,最大越野時速30千米每小時,和當時的中型坦克相差不大,戰場上機動轉移完全夠用。

戰鬥歷史

“獵豹”在1944年下半年才投入戰場,原計劃每個月生產150輛,實際上因為盟軍的轟炸等因素,最高產量的一個月才72輛,總共才生產出425輛(一說384輛)。

較少數量的“獵豹”在1944年6月進入德國的東西戰場,雖然數量較少,但是很快就表現出很高的擊殺效率。7月裡,有三輛“獵豹”伏擊一支英軍坦克隊伍,2分鐘內就擊毀英軍10輛“丘吉爾”重型坦克。

陸陸續續生產出來的“獵豹”都被裝備於重型戰車殲擊營使用,與數量更多的其他型別殲擊車一起執行任務,大部分營裡都只有10到20輛不等的“獵豹”根本無法實現全面換裝。“獵豹”最大的一次集結是阿登戰役,總共51輛。

儘管“獵豹”的綜合性能如此優異,但是過低的產量讓它們面對盟軍如潮水般湧來的坦克時無法形成數量優勢,甚至是區域性戰鬥都無法形成優勢,例如前文說到擊殺“丘吉爾”重型坦克的那三輛坦克, 就是遭到英軍其他裝甲部隊的反擊,很快就損失2輛,第3輛被迫撤出戰鬥。

大部分時候這些“獵豹”得不到裝甲部隊的掩護,不得不以少數對戰多數,兩翼隨時都可能被盟軍裝甲部隊突破,這種戰術上的缺陷讓車組成員畏首畏尾,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優勢。同時它們還不得不隨時提防盟軍的空中力量。

獵豹坦克殲擊車

在實際使用中因為缺乏坦克,一些“獵豹”又不得不充當坦克執行任務,沒有炮塔的天然缺陷讓這些客串坦克的“獵豹”損失慘重,每次調整車體對準目標,就會把自己薄弱的側面暴露在另一邊的敵人面前。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使得原本效能優異的“獵豹”實際戰鬥效能還不如慢吞吞的“獵虎”,倘若德國沒有在設計生產上拖拖拉拉,以及將生產“獵虎”的資源用於生產“獵豹”,那麼二戰德國後期裝甲力量將得到很大改善,至少在戰鬥中能夠有足夠的數量相互掩護,一旦形成了正面對抗的力量,那將是對盟軍坦克的大屠殺。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必須注意了!越南軍工已發展到新高度,剛展示了一批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