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二戰中,航母曾為美國立下汗馬功勞。

隨著冷戰的開始,美國也將航母視為決勝的重要武器,並且開始了“超級航母”的專案。

然而這一專案為什麼開始不久,就被取消了呢?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相繼投下2枚原子彈,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美夢。

憑著在二戰期間的出色表現,美國陸軍航空隊脫穎而出,升級為一個全新的獨立軍種美國空軍。

由於戰功卓著,美國空軍在1947年正式成立時,就表現得咄咄逼人。

冷戰開始後,由於具備遠端投送核武器的能力,美國空軍一度成為美國國會眼中的“決戰軍種”。

藉此機會,空軍提出了新型遠端轟炸機研製計劃,吹噓無需透過傷亡慘重的常規戰爭,即可實現美國獨霸全球的戰略目的,只要一輪先發制人的核打擊,便能令對手俯首稱臣。

這個方案,令美國空軍從美國國防預算委員會獲取了大筆軍費。

從小弟變成帶頭大哥後,美國空軍免不了有幾分“膨脹”。

第一任美國空軍參謀長卡爾·斯帕茨就在公開場合表示:

“海軍毫無用處,我們保留海軍的唯一。原因就是其他國家還有海軍,而蘇聯的海軍非常弱小,美國不應該把錢浪費在海軍建設上。”

空軍這番表態,並非意氣用事。

二戰期間,美國海軍始終排在國防建設的優先地位,獲得了大量軍費和工業生產力。

二戰結束後,佔據軍費大頭的美國海軍,隨即成為國會參議員口誅筆伐的物件。曾被倚為長城的美國海軍,面對如今棄若敝屣的命運難免憤懣不平。

想要自救,首先需要證明自身價值。為此,美國海軍仿照空軍,向國會提交意見書,提出以航母作為海上移動平臺,依靠更加靈活的艦載機對敵國縱深進行核打擊。

有這份意見書打底,海軍高層忙不迭地向華盛頓高層展開遊說,表示其實美國海軍早已開始了重型艦載攻擊機的研究和立項,美國海軍的航母也有起降大型飛機的相關經驗。

當年,如果沒有“大黃蜂”號航母冒險進人西太平洋,“杜立特航空隊”的16架B-25轟炸機恐怕飛不到東京?

美國海軍的話雖然有吹噓的成分,但不能否認,其他們確實從“杜立特航空隊”空襲東京和廣島、長崎兩次核打擊中得到了啟示。

廣島核爆炸僅一週後,美國海軍就進行了重型艦載攻擊機招標,標書規定投標的重型艦載機載彈量必須達到4536千克以上,而這,正是美軍裝備的航空核彈重量。

1946年,海軍找到研製過B-25的北美航空公司,希望該公司提供一種能夠在航母上執行遠距離轟炸的重型攻擊機。由於戰爭結束後軍方訂單急劇減少,北美航空公司立刻投懷送抱,接下了研發任務。

根據海軍要求,北美航空公司設計出了一款名為XAJ-1(此後被授予A-2A的編號)的3座式3發混合動力艦載重型攻擊機。

這款新式飛機採取了混合動力的發動機配置。在左右翼下各裝一臺R-2800-48活塞式發動機,又在後段機身內安裝一臺J33-A-19渦輪噴氣發動機。

這3臺發動機為XAJ-1提供了強大推力,其作戰半徑達4000千米。也就是說,從不列顛群島以東的攻擊陣位起飛,XAJ-1可直飛莫斯科。

此外,為達到海軍要求的載彈量,XAJ-1沒有加裝任何機載武器,只在機腹下設計了一個大型內藏封閉式彈艙,以便能夠攜帶包括核彈在內的所有炸彈。

就在XAJ-1試飛後不久,海軍就在尼米茲上將的主持下,在太平洋環礁區進行了名為“十字路口”的機密核試驗。

這次試驗,證明了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軍艦,在經受中低空核爆炸打擊後,仍能保持一定戰鬥力。

XAJ-1基本滿足海軍對重型攻擊機的迫切需求。因此XAJ-1剛剛試飛成功,海軍就立即訂購了12架,此後又把訂單增加到43架。

擁有重型艦載攻擊機後,海軍又燃起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建造一款能起降這些飛機的超級航母,並依靠這型航母,把美國未來戰略核打擊的主導權搶到手。

合眾為一

在不約而同地將核武器視為“撒手鐧”的情況下,美國海、空軍在爭奪戰略打擊手段的主導權時,其明爭暗鬥的焦點,其實在於誰能率先推出新式打擊平臺。

美國空軍打出的“王牌”,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略轟炸機B-36 “和平使者”。這款裝有6臺活塞發動機的龐然大物,最大起飛重量可達162噸,最大航程1.2萬千米,載彈量高達32.6噸。

面對空軍的“和平使者”,海軍毫不示弱,他們拿出前所未有的超大型航母圖紙。

按照設計,該型航母全長332米,寬57.9米。標準排水量高達6.8萬噸,滿載排水量接近8萬噸。

8具1200PSI高壓蒸汽鍋爐和4部蒸汽渦輪能夠提供28萬馬力的功率,讓這艘8萬噸的戰艦以33節的高速,在大洋上劈波斬浪。

在防空武裝方面,這款新型航母配置了8座單管127毫米艦炮、20門20毫米機關炮以及新型的8座雙聯裝76毫米艦炮。

為了能順利起降艦載轟炸機,其取消了過去航母的艦橋結構,僅在船舷右側設定了一個飛行指揮塔,從而為整個甲板層省出大量空間。

4組彈射器分別佈置在艦艏(2組)和左右舷(各1組),配合4臺升降機,可大幅提升艦載機的出動率。

該型航母計劃搭載45架F2H“女妖”噴氣艦載機,作為護衛和攔截力量。它最核心的打擊力量,則是10架攜帶核彈的艦載重型攻擊機。

這些資料,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令人震驚,更何況是在1948年。

要知道,美國二戰主力航母埃塞克斯級,滿載排水量只有3.5萬噸,未來得及參戰的中途島級航母滿載排水量也僅有6萬噸。

根據美國海軍提出的建造方案,在該級航母的首艦建造完成後,還將繼續建造7艘同級艦。

屆時,由這8艘航母為核心的美軍海上核打擊編隊,在不需要補給的情況下,可連續不斷地對敵國進行640次飽和性核打擊,從而完全摧毀敵國戰爭潛力。

美國海軍拿出這一方案時,自然是志得意滿,甚至為其起了一個霸氣側漏的名字——“ 合眾國”號。

然而,提出這一方案的美國海軍高層,怎麼也不會想到,這艘在他們眼中必定會留名史冊的航母,最後卻給美國海軍以沉痛一擊。

dowm low down

“合眾國”號航母的圖紙和設計方案,很快就由海軍上交給美國國家軍事部,國家軍事部是杜魯門繼任總統後,為解決各軍種之間矛盾和減少重複國防建設而設立的一個統一軍事機構,也是美國國防部的前身。

當時,國家軍事部的部長是海軍出身的詹姆斯·福菜斯特將軍,他自然對海軍的提議大開綠燈。

在他的斡旋下,杜魯門勉強同意這一方案,海軍上下在得知這一訊息後一片歡欣鼓舞。

不過,很快杜魯門就發現,海軍提出的建造預算大大超出了自己的估計。海軍在報給總統的建造方案中,每艘合眾國級航母造價約1.9億美元,這還只是粗略估算的價格。

此外,為配合其形成戰鬥力,還需要花費十數億美元建造數十艘相應的戰艦來組成航母編隊。

而且,美國空軍也發現了問題:海軍不單單是為了爭奪軍費,其真正的意圖是想要搶奪空中戰略核打擊的主導權。

所以,美國空軍下定決心,為確保自己的B-36轟炸機專案的成功,一定要讓海軍的“合眾國”號航母計劃報廢。

當時的空軍部長斯圖爾特親自上陣,不斷遊說政府報界,以及至關重要的美國陸軍。

當時的陸軍參謀長布萊德利上將,也對海軍提出的建造超級航母的計劃抱有懷疑。

按照他的說法,海年軍現在就是既沒有雞,也沒有雞蛋。

就算有了雞蛋和雞,讓海軍執行核轟炸任務,也會降低空軍的能力和突然性。

陸軍與方軍的聯合讓海軍感到已大壓力。

由於一直反對杜魯門削減軍費的政策,擔任國家軍事部部長的福萊斯特將軍開始支援1948 年參選總統的杜威。

由於杜威參選總統失收,福萊斯特將軍被迫在1949年3月8日以精神抑鬱為由辭去部長一職。

於是,早就想要廢除“合眾國”號航母建造計劃的杜魯門,立刻命令空軍出身的路易斯·約翰遜擔任部長一職。

約翰遜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在未經國會批准的情況下,停建了已於1949年3月18日在紐波特紐斯船廠開工的“合眾國”號航母。

約翰遜此舉立刻遭到海軍高層的強烈抗議,但他非但沒有給海軍高層以任何解釋,還在參謀長聯合會議上大幅度削減了海軍的軍費,並提議取消海軍陸哉隊甚至海軍。

約翰遜用嘲諷的口氣對海軍表示,“沒有理由保留海軍和陸戰隊,因為布萊德利上將告訴我,兩棲作戰已經成為歷史,我們永遠都不會再進行兩棲作戰,所以沒有必要保留海軍陸戰隊。除此之外,空軍能做一切海軍能做的事,所以也沒有必要保留海軍”。

約翰遜這一態度,不但激怒了海軍高層,就連原本支援他的布萊德利都表示:

“杜魯門任用了一個精神病人取代了另一個精神病人! ”

在得知“合眾國”號航母停工的一個月後,一生致力於推動航母發展的福萊斯特從海軍醫院16樓跳樓身亡。

這極大刺激海軍高層。以海軍部長約翰·沙利文為首的大批海軍高階將領以辭職作為抗議。

其他海軍高官們則開始從其他方向展開反擊。

1949年6月,眾議院議員贊德特在國會上揮舞著一份檔案, 聲稱該檔案表明,空軍的B 36轟炸機專案中有巨大的舞弊和瀆職行為。

就在國會還在進行調查期間,海軍又提出,空軍在B -36轟炸機專案上欺騙了國家,當前的戰略是錯誤的。

隨著調查進一步加深,調查人員發現贊德特手中的這份檔案中關於B- 36轟炸機在採購方面的各種預謀、欺詐、賄賂、仗勢欺人等說辭沒有任何證據。

最後調查人員透過打字機的列印記錄,找到了這份檔案的背後作者,塞德里克.沃思,他是海軍部長助理。他被調查後承認自己編造了這些謊言。

美國國會最終裁定,海軍對空軍的指控缺乏證據。所謂的B-36採購舞弊案件完全是海軍的無中生有。

為此,海軍作戰部長登非爾德以身體原因被迫提前辭職。這場海軍與空軍的爭鬥以空軍的完勝告終。B -36也取代“合眾國"號航母,成為此後很長時間內,美軍戰略核打擊的中堅力量。

儘管美國海軍弄巧成拙讓自己惹了一身麻煩, 航母似乎也要成為一種被邊緣化的武器,但朝鮮戰爭的爆發,讓這切迎來了轉機。

戰爭初期大量地面空軍基地被佔領,這令空軍想要取代海軍的許諾成為了空頭支票。美國海軍利用這次良機,再一次證明了在激烈的地漢衝突中海上機動力量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在航母及海軍陸戰隊的全力支援下,美軍實施仁川登陸,成功扭轉戰局。這次出色的表現,讓航母再次站到聚光燈前,並在隨後的一系列區域性戰爭中,扮演起美國霸權急先鋒的角色。

1952年7月14日,依舊是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一艘新式大型航母開始建造。它被命名為“福萊斯特”號,以紀念那位一生都奉獻給航母發展的詹姆斯·福萊斯特將軍。

福萊斯特級滿載排水量達到了空前的8.2萬噸。雖然在設計之初,福萊斯特級同樣設想過取消艦橋,但考慮到海戰中電磁環境日益複雜,因此其最終保留了集中有各類指揮系統的艦橋。

為最大限度提高甲板使用效率,福萊斯特級繼承了“合眾國”號的斜角飛行甲板設計,並安裝了英國海軍研發的蒸汽彈射器和光學著艦系統。經這番取長補短的設計後,福萊斯特級航母大幅提升了艦載機的出動率,同時大幅降低了起降過程中的事故率。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由於核武器及其投射手段的快速發展,美蘇很快因投鼠忌器而陷人了“恐怖平衡”狀態。單艦造價達

2.17億美元的福萊斯特級航母在建成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除在系列北約聯合演習和友好訪問中彰視訊記憶體在外,始終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

隨著核武器技術的進步,航空核彈體積大幅縮小,在福萊斯特級航母艦載機序列中,體積輕小的A-4艦載攻擊機同樣具備掛載戰術核武器的能力。

1963年,美國海軍為解決航母遠端補給問題,還嘗試在“福萊斯特"號航母甲板上起降C-130運輸機,證明了該級航母具備起降大型飛機的能力。

當然,這些“合眾國”號航母當年所追求的效能,已因時代變遷而不再那麼令人驚豔了。

15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核彈的發明用的是什麼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