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勢磅礴的無畏艦時代主力艦對決中,雙方都會搶佔有利位置,然後抬起主炮炮管向數公里之外的敵人進行射擊。海戰的勝負取決於主炮的精度和殺傷效果,不過這一切又不完全取決於火炮本身,彈藥、觀測系統、火控系統以及人的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開無畏艦時代先河的“無畏”號戰列艦安裝了10門BL 12英寸Mk X艦炮,該炮在MkIX艦炮的基礎上加長了炮管長度,增加了炮彈的發射藥。12英寸Mk X艦炮的研製和生產由維克斯公司完成,其產量達到了88門。12英寸Mk X艦炮採用45倍口徑,全長13.72米,重57噸,火炮初速823米/秒,有效射擊距離25000米,射速1發/分鐘。12英寸Mk X艦炮能夠發射普通彈、穿甲彈和高爆彈,炮彈重385.6千克。12英寸Mk X艦炮最早安裝在前無畏艦“英王愛德華七世”級(後3艘)和“納爾遜勳爵”級上,之後的“無畏”號及“柏勒洛豐”級戰列艦,“無敵”級、“不倦”級戰列巡洋艦上也安裝了該型火炮。
儘管12英寸Mk X艦炮已經具備了不錯的威力和射擊精度,但是維克斯公司為了進一步挖掘該炮的潛力開始研製50倍口徑的12英寸艦炮,這就是12英寸Mk XI/XII艦炮。12英寸Mk XI/XII艦炮的研製和生產同樣由維克斯公司完成,其產量達到了60門。12英寸Mk XI/XII艦炮採用50倍口徑,全長15.24米,重60噸,火炮初速861米/秒,有效射擊距離21190米,射速1發/分鐘。12英寸Mk XI/XII艦炮能夠發射普通彈、穿甲彈和高爆彈,炮彈重385.6千克。12英寸Mk XI艦炮安裝在“聖文森特”級和“尼普頓”級戰列艦上;12英寸Mk XII艦炮安裝在“巨像”級戰列艦上。擁有更長身管的Mk XI/XII艦炮在實際使用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比如內膛燒蝕嚴重、身管壽命劇減、精度較差、遠端射擊彈著點分佈大等。海軍方面在研究調查後認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由於更長的身管導致了加工工藝複雜,在該炮之後英國主力艦就再也沒有裝備過長徑比超過45倍的主炮了。
採用50倍口徑的12英寸Mk XI/XII艦炮效能上的不足證明12英寸火炮已經沒有潛力可挖了,而德國人的283毫米艦炮在效能上趕上了英國12英寸艦炮,於是維克斯公司於1909年開始了更大口徑艦炮的研製工作。最終維克斯公司成功推出了45倍口徑的13.5英寸Mk V艦炮。13.5英寸Mk V艦炮採用45倍口徑,全長15.392米,重76噸,火炮初速787米/秒,有效射擊距離21700米,射速1發/分鐘。13.5英寸Mk V艦炮能夠發射普通彈、穿甲彈和高爆彈,炮彈重566.99至635.03千克。13.5英寸Mk V艦炮安裝在“俄裡翁”級、“英王喬治五世”級和“鐵公爵”級戰列艦上,以及“獅”級、“瑪麗女王”號和“虎”號戰列巡洋艦上。其改進型13.5英寸Mk VI艦炮安裝在“埃爾林”號戰列艦上。
與無畏艦時代的英國主力艦主炮相比,同時代的德國主力艦主炮的口徑總是小一點。德國第一級無畏艦“拿騷”級安裝了283毫米SK L/45艦炮,該炮由克虜伯公司研製生產,產量達56門。283毫米SK L/45艦炮採用45倍口徑,全長12.735米,重39.8噸,火炮初速875米/秒。283毫米SK L/45艦炮能夠發射普通彈、穿甲彈和高爆彈,炮彈重284至302千克。儘管口徑小一些,但是283毫米SK L/45艦炮的效能與英制12英寸MkX艦炮基本相當。
為了發掘283毫米艦炮的潛力,克虜伯公司在1909年開始研製長身管的283毫米SKL/50艦炮。283毫米SK L/50艦炮由克虜伯公司研究生產,產量達30門。283毫米SK L/50艦炮採用50倍口徑,全長14.15米,重41.5噸,火炮初速895米/秒。283毫米SK L/50艦炮能夠發射普通彈、穿甲彈和高爆彈,炮彈重284至302千克。與283毫米SK L/45艦炮相比,283毫米SK L/50艦炮的效能上有了很大提升,其甚至全面超過了英制的12英寸主炮。英國人曾經也想通過增加12英寸艦炮的長徑比提高效能,其產物便是並不成功的12英寸Mk XI/XII艦炮。在同樣的指導思想之下,德國的283毫米SK L/50艦炮就獲得了成功,這充分顯示了克虜伯公司在主炮生產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克虜伯公司在283毫米艦炮上加快研發的同時在1908年開始研製更大口徑的305毫米艦炮,這就是著名的305毫米SK L/50艦炮。305毫米SK L/50艦炮由克虜伯公司研製生產,產量達108門。305毫米SK L/50艦炮採用50倍口徑,全長15.25米,重51.85噸,火炮初速855至1120米/秒,有效射擊距離41300米,射速2至3發/分鐘。305毫米SK L/50艦炮能夠發射普通彈、穿甲彈和高爆彈,炮彈重250至405千克。305毫米SKL/50艦炮是德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裝備的口徑最大的艦炮,其綜合性能全面壓倒了英制的12英寸艦炮,與更大口徑的英制13.5英寸艦炮不相上下。
僅從火炮效能和製造工藝上看,同口徑的德制艦炮比英制火炮威力更大,這顯示了德國在鑄炮技術上的優勢。英國人有一套壓制對手的方法,那就是推出比對方口徑更大的艦炮,而德國人只是緊隨其後卻不加速超越。與英制火炮相比,工藝複雜的德制火炮產量有限,這也導致建造中的主力艦由於得不到火炮而無法及時完工。
大口徑艦炮彈藥方面,英國海軍主力艦在主力決戰中大量使用被帽穿甲彈(APC),該彈使用延遲彈底引信,延遲時間一般為0.006~0.03秒。英國大口徑炮彈的主裝藥成份為苦昧酸,由於其過於敏感,在撞擊對方艦體裝甲時容易提前爆炸,因此對擁有重灌甲保護的目標的破壞力大打折扣。與英國不同,德國製造的穿甲彈引信延時為0.25秒,其炮彈主裝藥使用鈍感的TNT炸藥,這樣的配置雖然可能造成啞彈,但是在撞擊時發生爆炸的可能性較小,往往能夠穿透目標裝甲在內部爆炸。正是由於英德雙方不同的彈藥屬性,德制炮彈的毀傷效果要明顯優於英國。
主力艦想要發揮火力,不但要打得狠,而且還要打得準。無畏艦時代,主力艦的觀瞄火控系統已經包括有望遠鏡瞄準具、光學測距儀、角度盤和測算距離用的準距計等裝置。在整個觀瞄火控系統中,光學測距儀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射擊的準確性。在這方面,英國的合象式測距儀更適合測算中近距離的目標,德國的體視式測距儀更適合測算遠距離目標。得益於光學產品上的優勢,德國的體視式測距儀不但看得遠,而且不容易受到惡劣天氣和海況的影響。正是有了高品質的觀瞄裝置和嚴格訓練的人員,德國主力艦的射擊精度明顯高於英國主力艦。
整體上看,英德兩國主力艦的火力不相上下,在英國保持火炮口徑和殺傷力優勢的同時,德國具有更好的射擊精度。儘管各有優勢,但是戰場才是檢驗武器優劣的最好試驗場。
本文選自《英國戰列艦全史 1906-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