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42年11月,英美盟軍發動“火炬”行動,登陸維希法國控制下的法屬北非,其中位於阿爾及利亞西北部的港口奧蘭是盟軍最看重的目標之一,除了在港口東西兩側登陸外,盟軍高層還策劃了代號“預備役”的突襲行動,派出一支部隊直接突入港口,意圖完整地奪取港口設施,阻止法軍實施破壞。

負責實施“預備役”行動的登陸部隊為美軍第6裝甲步兵團第3營G連和H連的393名官兵,由營長喬治·馬歇爾中校指揮,乘坐2艘英國海軍護衛艦“瓦爾尼”和“哈特蘭”號利用夜色掩護直接駛入港口,爭取兵不血刃地控制碼頭,2艘摩托艇負責掩護,在必要時釋放煙幕遮蔽守軍視線。奧蘭港港區正面是一道長長的防波堤,僅在港口遠端有一個出入口,這意味著突擊部隊只能在港內眾多艦船和岸上守軍的眼皮子底下航行很長距離才能抵達港灣深處。為了達成突然性,登陸行動不做任何火力準備,甚至命令部隊不得先敵開火。

事後看來,這個計劃實在大膽得有些天真。首先,雙方兵力對比極為懸殊,盟軍僅投入兩個連不足400人和4艘輕型艦艇,而駐守奧蘭的法軍多達4000人之眾,港內有31艘艦船,還有包括4座海岸炮臺在內的大量岸防設施,在兵力火力上佔據絕對優勢;其次,擔負登陸重任的2艘護衛艦原本是美國海岸警衛隊的湖級巡邏艦,1941年根據租借方案轉隸英國皇家海軍,排水量2100噸,航速僅17.5節,裝備1門127毫米艦炮、1門76毫米艦炮和2門57毫米艦炮,防禦單薄,根本不適合這種敵前登陸突襲;最後,參戰美軍部隊來自美軍第1裝甲師,對於兩棲登陸作戰十分陌生,行動準備也不充分,完全是趕鴨子上架。總之,“預備役”行動成功的唯一希望只有維希法國方面能夠採取合作態度,放棄抵抗。然而,戰前的外交試探表明,奧蘭駐軍多數軍官對盟軍仍持敵視態度。

“預備役”行動的內容一經公佈,立即引起參戰各級指揮官的質疑和反對,強烈要求高層叫停這場鬧劇,而盟軍總司令德懷特·艾森豪威爾中將固執己見,拒絕取消作戰,擔負“火炬”行動海上作戰指揮的伯特倫·拉姆齊海軍中將更對“預備役”行動頗為推崇,認為“有助於鍛鍊士兵的勇敢精神,如果行動成為將會極大提升我軍計程車氣”。艾森豪威爾的副手馬克·克拉克將軍也支援這次冒險,甚至漫不經心地建議“如果法國人開火,你們就撤回來!”盟軍高層對於形勢的過分樂觀為之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1942年11月8日,“預備役”行動如期開始。凌晨2時,“瓦爾尼”和“哈特蘭”號在第480、483號摩托艇的伴隨下與登陸艦隊主力分離,徑直向奧蘭港駛去。發覺異樣的法軍拉響了警報,用探照燈來回搜尋海面,並進行試探性射擊。刺眼的探照燈光柱和明亮的彈道不斷從航行在前方的“瓦爾尼”號身旁閃過,艦上的每個人都感覺情況非常不妙。2時50分,在極端緊張的氣氛中,突擊編隊收到登陸部隊總指揮托馬斯·特魯布魯斯海軍准將的指令:“到目前為止敵人沒有開火,隱蔽登陸……除非迫不得已不準開火!”5分鐘後,“瓦爾尼”號突然被探照燈耀眼的燈光罩住,隨即射來一串機槍子彈,與此同時所有法軍岸炮都噴吐出火焰,向入侵的盟軍開火轟擊!“瓦爾尼”號一邊躲閃,一邊加速到15節,繼續向港口衝擊。2艘摩托艇趕忙釋放煙幕,掩護護衛艦靠近目標。“瓦爾尼”號的一位英國海軍上尉用帶有濃重口音的法語向岸上喊話:“請停火!我們是你們的朋友,我們是美國人。”他得到迴應卻是一枚從頭頂掠過的炮彈。

法軍探照燈愈加頻繁地在航道上來回掃描,槍炮聲也更加密集。第480號摩托艇在槍林彈雨中穿梭,竭力規避來襲的炮彈,又要防止與第483號摩托艇相撞,結果慌亂中與“瓦爾尼”號舷側發生碰撞,後者被震得左右搖晃,吊艇杆都被震斷了。儘管如此,“瓦爾尼”號還是堅持放下小艇,搭載部分登陸部隊向港口發起衝鋒。摩托艇釋放的濃密煙霧降低了法軍炮火的精度,即便如此還是有一艘皮划艇被擊沉。

凌晨3時15分,“瓦爾尼”號成功地駛入港區,沿著防波堤向碼頭盡頭航行。3時25分,法軍巡邏艇“驚奇”號從泊位衝出,試圖衝撞“瓦爾尼”號,但在夜色中誤判了目標,從“瓦爾尼”號左舷側擦肩而過。“瓦爾尼”號一直行駛到港區航道的終點,沿途看到了很多停泊在港內的法國軍艦和商船。按照計劃,美軍首先要控制港內最強大的“雀鷹”號驅逐艦,突擊隊將用手榴彈清理法艦甲板,同時放下小艇搭載部隊搶佔港口設施。英國水兵用吊索將小艇放至舷側的海面上,每艘小艇裝載14名美軍士兵,另有16名美軍隱蔽在“瓦爾尼”號甲板的沙袋掩體後面,準備向法艦投擲手榴彈。

“雀鷹”號的瞭望哨發現一艘不明身份的船隻正在靠近,似乎準備就近停靠,於是用探照燈照射以辨明身份。當一面星條旗出現在視野內,法國人略感放鬆,不料一波手榴彈從對面飛來,在“雀鷹”號甲板上炸響,當場炸死4名法軍水兵。“雀鷹”號猛然警醒,立即用138毫米艦炮和37毫米防空炮猛烈還擊,港內的其他法國艦船也紛紛開火,向入侵者傾瀉火力。“瓦爾尼”號起初還能勉強還擊,擊中了“北風”號驅逐艦右舷後部,導致6名法軍水兵受傷,還用機槍掃射“雀鷹”號上層建築,打壞了消防栓和探照燈。然而,在法軍鋪天蓋地的彈雨覆蓋下,“瓦爾尼”號很快就無力招架了,船體被打得千瘡百孔,各種口徑的槍炮彈穿透單薄的船殼在內部橫飛爆炸,蜷縮在甲板和小艇上的美軍官兵死傷慘重,馬歇爾中校在試圖投擲手榴彈時中彈身亡,群龍無首的美軍更加難以抵抗,任由對手宰割。清晨7時30分,遍體鱗傷的“瓦爾尼”號劇烈殉爆,沉入海底。

“哈特蘭”號緊隨“瓦爾尼”號於3時25分突入港區,在向港灣深處航行中途被法軍驅逐艦“颱風”號截殺,在一陣狂風暴雨般的炮火急襲下,“哈特蘭”號燃起大火,失去控制,喪失了作戰能力。倖存的英美官兵紛紛跳海逃生,很多人被機槍射殺。9時25分,燃燒了數個小時的“哈特蘭”號被冰冷的海水吞噬,在海面上留下大片的油汙和碎片。

“預備役”行動毫無懸念地以徹底失敗告終,參戰美軍自營長馬歇爾中校以下189名官兵陣亡,157人受傷,僅47人無傷被俘,2艘護衛艦被擊沉,艦上英國海軍官兵有113人陣亡,86人負傷,美國海軍官兵有5人陣亡,7人受傷,綜上所述,盟軍共有307人陣亡,250人受傷,佔參戰總兵力的90%以上。相比之下,法軍在交火中有165人死亡,數艘艦艇受傷,而作戰目標完全落空。奧蘭守軍於兩天後投降,港口設施已被破壞。“預備役”行動完全是一場荒唐透頂的冒險,而釀成慘劇的最大原因就是盟軍高層的輕敵態度。

16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深情地懷念我的老排長——陳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