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末,因“珍寶島事件”讓中蘇關係越來越緊張,蘇聯在中蘇邊境線上陳兵百萬,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全軍也進入了戰備狀態。受命於危難之中的原蘭州軍區騎兵第二師與甘肅省軍區獨立步兵第二團奉命改編為陸軍第二十師,千里躍進賀蘭山,為祖國的北大門站崗。
在今天的寧夏石嘴山市石炭井區大磴溝,還有當年駐紮軍隊的舊址-賀蘭山守備一師舊址。守備一師在此駐紮十六年,將賀蘭山變成一個鋼鐵堡壘。但為了國家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這支英雄的部隊在八五年百萬載軍撤編。
進入守備一師駐地時要經過的石橋,橋的左邊是守備一師駐地,右邊是8號泉水泥廠。當我再次走進曾經戒備森嚴的師部大院時,這裡早已空無一人,不時還有野兔的身影闖入到我們的視線中。曾經的辦公樓、小樓、警衛營、通訊營、宿舍等等,所有的一層建築門窗為防止人員入內,都用磚塊封堵。但經年累月,有些地方還是被遊人破壞了。
當年軍歌潦亮,生氣勃勃,當軍隊撤走後,這裡也就敗落了。用經濟學說,沒有使用,也就沒有價值了。賀蘭山公園內,曾經種植的小樹苗,如今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貧瘠的山溝溝裡,這一片蔥蘢綠色讓這裡少了許多淒涼。
師部大樓看上去依然完好,只是高層建築的窗戶無一完整,玻璃全被後人用磚塊砸碎了。一排排宿舍,曾經住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軍人,如今已成為野兔的家園。牆壁上的小黑板,雨水早已將文字洗刷乾淨。營房的牆壁上滿是塗鴉,一些是與這歲月無關緊要的人,一些是曾經揮灑青春的戰友故地重遊。
師部大禮堂,佔地足有一千多平方米,兩頭高中間平的建設風格極像一艘巨型航母,至今看來仍顯氣勢恢宏。只是多年沒有使用,頭頂的天花板,掉落一地。圍牆邊的小白楊,雖已沒人照料,依舊茁壯成長,代替曾經戍邊的軍人,守衛這一方聖土。
戰士們在這裡以賀蘭山為大本營,練兵療傷,打造著一處戰略要地。如今營房已經廢棄,但是堅固的主體卻依然屹立不倒。時代變化好快,這些曾經漂亮的住所,曾經最為熱火朝天的地方,已經被時代遠遠拋在身後,並終將走進歷史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