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火炮是決定戰場主動權的關鍵性武器,尤其是在20世紀40年代。1946-1949年期間的國內戰場,解放軍用過的最強火炮,其實也就是國軍的最強火炮。因為當時中國國內最先進的炮來自於美軍援助,一開始當然是掌握在國民黨軍主力部隊手中,後來被我軍戰場繳獲,也就變成了我們最好的火炮。那麼當時最強大的火炮究竟是哪一種呢?答案就是美製155毫米重榴彈炮。這種大殺器分別配屬過國共兩軍的哪些部隊?

這種榴彈炮,學名美製M1918,是一款口徑為155毫米的陸戰炮。早在30年代,國軍曾經斥資2000多萬引進過24門德制150毫米炮,用於淞滬會戰和南京戰役,大部分戰敗損失掉了。不過德制火炮在當時是中國戰場最強的火炮,直到40年代才被M1918超越。其實美製155榴彈炮並不曾直接由美方輸入到中國內戰中,而是因為1945年之前的緬甸戰場上,美軍設定過一個專屬的重炮團,配合中國駐緬部隊作戰,給日軍巨大的炮火打擊,也正因有了這樣的利器支援,新1軍、新6軍等美械中國部隊在緬甸才打出了輝煌的殲敵戰績。在日軍投降後,這批重炮被國軍運走,直接拉到了即將開戰的中國東北。這批巨炮數量總計為36門,編為國軍第12重炮團,歸屬東北剿總作戰使用。

不過事實上,這36門155榴彈炮在內戰裡的表現卻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好。雖然在46-47年國軍東北處於攻勢階段時,發揮過攻堅作用(我軍之前並沒見過這麼大的炮,日軍最大的炮為150毫米口徑),但是因為總數量不多並且炮彈供給不足,再加上國內惡劣的道路情況對這種重量大的武器運輸帶來麻煩,155榴彈炮很少能真正發揮它們的威力。在48年國軍轉入守勢之後,36門重炮有18門配給了廖耀湘第9兵團,用於西進作戰救援錦州。在錦州之戰失敗後,9兵團又馬上捲入了遼西決戰,結果被人數佔絕對優勢的東野大軍圍殲,這18門重炮也全部落入我軍之手。

48年11月,國軍在東北已經呈現一敗塗地之勢,剩餘的18門155炮由國軍在瀋陽的部隊轉交給了東野,至此這36門重炮就都成了東北野戰軍的武器。很多解放戰爭題材的電影,都有帶狗皮帽子的東野炮兵熟練操控155榴彈炮,攻擊國軍城池的畫面,反映的就是當時的真實戰場狀況。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威力方面美製155榴彈炮是最強的,但國軍真正仰仗的主要火炮輸出其實是美製105和75毫米炮,國軍配屬的重炮團,大多以這兩款為主。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從佈置的角度聊,10萬馬力的低速柴油機,為何不宜做大型軍艦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