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趕慢趕,075終於在10.1之前下水了,也算是為祖國生日多添了一件慶賀的大禮。就在2年前,很多軍迷可能做夢也沒想到,有了航母艦隊的我軍,竟然還能批量建造3.5萬噸級的075兩棲攻擊艦,相比歐洲和日韓的那些2萬噸的小身板,這次是毫無疑問的中國標準,世界水平了。
沒有075之前想都不敢想,但是有了之後夢就越做越甜,075快速下水的背後,引發了全體軍迷猜想:有了"小平頂"之後,中國產短距離垂直起降戰鬥機會不會安排上呢?中國版的F35B是否有望落地?一系列疑問縈繞心頭,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短距垂降戰機"對於我軍而言到底是是機會還是"雞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物館用拉-9交換收藏的 "鷂"式戰鬥機
一、垂直起降概念的風靡要談到一型裝備的價值,就離不開它的發展歷程,"短距垂降戰機"對我軍而言並非什麼新鮮事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物館就收藏有一架英國"鷂"式戰鬥機——世界上第一款垂直起降的噴氣式戰鬥機,可能你不信這款戰機早在1966年8月就首飛了,是一款有大半個世紀歷史的古董飛機,足以見得,垂直起降的概念並不新潮。
這個概念之所以能獲得各國青睞,以至於成為戰機中的"高富帥",其實各國的著眼點各有不同,但是歸納一下主要集中在這2點:
1、解決進攻部隊的無法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的問題;
這個需求算是全面展現了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優勢,不依賴永久性機場;可以跟隨進攻部隊隨時部署至前沿;出動頻率高。尤其是美國的海軍陸戰隊作為獨立軍種,很需要一款能夠快速出動,並且可以由兩棲攻擊艦搭載的固定翼戰鬥機,以便讓海軍陸戰隊直接調動,否則還要使用美國海軍的戰機支援。眾所周知總統調動海軍那是要經過國會的,在處理熱點地區的關鍵時刻,怎能等待呢?
▲"鷂"式戰鬥機一度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重要空中支援力量
2、降低航母彈射器的門檻,增加戰鬥機出動效率;
如果說第一個需求只有美國這種全球部署的進攻性軍事策略才需要,那麼後一個就算是滿足了福斯胃口。畢竟很多國家都有一個航母夢,而蒸汽彈射器的航母技術又太過複雜,即便如英國這樣的所謂強國,也迫於錢袋子造了無敵級這樣的輕型滑躍航母,可見彈射器航母的門檻還是很高的。那麼垂直起降戰鬥機無疑將這個門檻降低了幾個數量級,不僅是解決了彈射器這個花錢也買不到的技術問題,而且還方便建造排水量更小的航母,一般的國家搭載個30架垂直艦載機已經很夠用了,這很適合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胃口,美國那種80架的大傢伙,造的起也養不起啊。從這些優勢來看,垂直起降戰機至少在上世紀90年代那可真是個香餑餑。
▲如果有垂直起降戰鬥機,印度十多年沒建好航母的悲劇可以避免
二、實戰中比較"雞肋"雖然垂直起降戰鬥機有各種優勢,但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以英國式和美國AV-8B為代表的垂直起降戰鬥機,雖然概念上足夠花哨,而且在實戰中也有不錯的戰績(馬島之戰打掉阿根廷21架戰機),也經常打的一些戰五渣叫苦不迭(中東軍刀行動出動幾千架次),但是這不能掩蓋在實際戰鬥中暴露出的大量問題,總體來說有這麼4點:
1、作戰半徑太小
由於式戰鬥機的垂降/短距需要發動力提供巨大的推力,所以在起飛時就要消耗大約三分之一的燃油,而且飛行過程中耗油量也很大,這導致式成了個小短腿,垂直起降作戰半徑僅有95公里,短距300米滑跑也只有418公里,而相比之下F18對地作戰半徑達到1065公里,差距甚大,這嚴重限制了式作戰範圍,尤其是在部署時搭載式的航母被迫部署到最接近前沿的區域。
▲式外掛點雖然多,但是無奈不能滿掛起飛
2、載彈量不足
燃油不足同時影響到的還有載彈量的問題,為了保證基本的作戰距離,式不得不大幅降低載彈量,正常情況下只有2200千克,大約只有同期F14的1/3,基本不能保證滿彈滿油出擊,這導致式對地攻擊的強度比較差。滿足一下普通的前沿支援任務還勉強勝任,但是如果要大規模對地攻擊,就只有拼命增加出勤效率了。
▲因機械故障起飛失敗的式,飛行員現場彈射
3、故障率太高
出勤數量的提高更加暴露了式發動機故障率高的缺陷,這主要還是因為式在垂直起降的過程中,需要保持比較穩定的姿態,增加了飛行員操作的難度。而在起飛過程中環境也要求極高,如果吸入了石頭或雜物,極易造成發動機停車等故障。據美國軍方統計AV-8B的損失中有一半是飛行事故,到1996年截至AV-8B因為非戰鬥損毀1/4,導致45名飛行員死亡,平均事故率是11.44起/10萬飛行小時,比同期其它軍種攻擊機或戰鬥機的事故率總和還要高。
▲擁有轉向噴口的"飛馬"發動機,機構複雜維護難度極高
4、維護難度大
這個問題依舊是發動機的鍋,因為使用了在當時過於先進轉向噴口,其中含有大量複雜部件和新型合金,部件的老化程度很快,這讓式的"飛馬"發動機維護難度遠高於其它戰鬥機,而因維護導致的出勤效率下降,實際上已經掩蓋了垂直起降所具備的快速出動優勢。這也讓第一代的垂直起降戰鬥機顯得十分"雞肋",縱然有不少優勢,但是又不能完全發揮,加之沒有持平於傳統戰機的作戰能力,真正的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德國版的垂直起降戰鬥機,擁有兩個碩大的轉向發動機
儘管如此"雞肋",垂直起降戰鬥機在發跡於英國之後,法國、德國、前蘇聯、印度等主要軍事國家都發出"真香"警告,並著眼於開發自己的垂直起降戰鬥機,當然也包括中國,具體的我們後來會說到。不過研究的雖然多,成功的卻很少,因為關於垂直起降戰機的核心技術"向量噴管發動機"是一大難題,加上上文所敘述的種種"雞肋"之處,又兼各國對這種需求並沒有那麼迫切,所以德國的VJ-101 C 以及垂直起降轟炸機VAK 191b都不過是曇花一現,真正開花結果的反倒只有英美聯合搞的AV-8B了。
三、看似新的機會雖然垂直起降戰機之前的表現不是那麼完美,但是技術是進步的,隨著向量發動機的技術的提升,美國也研發出了屬於自己垂直起降戰鬥—F35B。值得一提的是,洛克希德在設計F35B的發動機時也參考了蘇聯的雅克141垂直起降艦載機,在設計X/F-35期間曾經向雅克夫列夫設計局購買雅克-141動力系統構形的設計資料作為參考,借鑑了其中的一些設計靈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二者具有一定的血緣關係。
▲F35B在小型全通甲板上即起降,大大降低了航母的門檻
隨著F35B的高調亮相,其具有的可以在小型全通甲板上垂直/短距起降能力,以及和現役常規四代機近乎同等的作戰水平,完全彌補了之前的AV-8B的缺點,這是一款"真正"的垂直起降戰鬥機。自然也引起了日韓和印度等國的注意,成就了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新機會,放眼望去南韓的獨島級,日本的出雲級都像是一個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等待著F35B的哺育。而在2019年8月日本已經正式全部將F-35B"閃電Ⅱ"聯合打擊戰鬥機選定為航空自衛隊的新一代垂直起降戰鬥機。F35B一旦上艦出雲級,日本的將具有一定程度的航母作戰能力,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誠然,F35B對於部分中小國家的海軍事很有吸引力的,在少花錢的情況下就能擁有航母,還能繞開一些政治束縛,無疑是一種最優解決辦法。
但是面對這個新的機會,我軍豈有意乎?其中我軍在之前也有過短距離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研發經歷,早在1968年7月在空軍就向軍委和國防科委的報告中就明確指出要求儘快解決垂直短距起落戰鬥機的問題。這個任務後來交到了601手上被命名為"四號工程",也搗鼓出了很多方案,主要是以J6戰機為基礎,加裝升力發動機從而初步具備垂直起降能力。
比較經典的是網上流傳的四個升力發動機的"大蒸籠"版本,當然這可能只是網友YY的結果,真實情況應該是類似於雅克38這樣的版本。在其後的研發中甚至已進入到了發動機高溫合金材料的研製階段,當時在設計一種可以難受1000℃高溫的合金材料,設計限時是2年,不過後來因為國內局勢的變化,計劃戛然而止了。雖然已當時的技術水平,研製一種新合金至少也要5-10年才能成功,但是很難說這個計劃執行下去是否有奇蹟發生,樂觀來說或許在80年代中國就會有自己的垂直起降發動機技術,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歷史的發展總有種悲情的宿命感。
▲F35B所使用的巨大發動機,是垂直起降戰機研發的最大難點
不過據中國航空工業網站訊息,2015年3月20日,中航工業與中航空天發動機研究院就短垂專案合作舉行簽約儀式,這算是重啟了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研發,聯想到075就是在2012年完成綜合研製立項工作,所以我軍似乎有意把握這個新機會,為075配套研製能夠垂直起降的戰鬥機。
▲目前075仍以搭載直升機進行超地平線登陸為主
四、並不迫切的需求雖然給075配上垂直起降戰鬥機絕對是錦上添花,相關研發也有不少動作,自然也會讓不少軍迷振奮,因為除了F35B外全球目前還沒有同一水平的垂直起降戰機,而中國產的垂直起降戰鬥機不定型則以,一旦完成必然是四代機的水準,怎能不讓人興奮?
▲相比於垂直起降戰鬥機,J15的換裝更為迫切
但是回望現實,一款垂直起降戰鬥機在我軍現行的戰略和需求中真的很迫切嗎?仔細一想好像好像又並非如此,下面我們從戰略和戰術的角度分來別分析一下:
1、戰略角度艦載機更優先
隨著周邊國家在F35B將在2024年左右上艦,我海軍急需的是替代J15的新型四代艦載機,4年時間甚至還有趕,這似乎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而在這個時間內在"不務正業"的去搞什麼垂直起降難道不是喧賓奪主嗎?作為技術預研、積累則倒是並無不可。
2、戰術角度直升機超視距登陸優先
另外從075戰術應用的角度來說,在已經有航母的基礎上,在加碼批量生產這樣一型兩棲攻擊艦,目標針對的是什麼顯而易見。如果有了垂直起降戰機,頂多也就是可以讓075可以額外承擔一下各個戰略方向上的警戒任務。至於在登陸作戰方面,075即便沒有固定翼戰鬥機的加入,對未來的重要目標登陸作戰而言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在已奪取制海權的情況下,依靠岸基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有力支援下,075的主要作戰方式將是以艦載直升機配合登陸部隊進行兩棲超地平線登陸作戰,以及對關鍵戰略位置進行空中突擊作戰。以換裝了改進型發動機的武直10和武直19艦載版而言,發動機功率可達1500KW,其400-500公里的作戰半徑綽綽有餘,完成絕大部分立體登陸作戰及其火力支援都不需要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參與。本著兩利相權取其重的原則,不搞垂降最多讓075失去一部分戰術功能,但是卻能夠更加專注於登陸作戰,而至於戰略警戒、對地攻擊和登陸作戰支援,皆可以由航母和空軍替代,雖捨棄一片綠葉,但是得到將是整座森林。
▲搭載固定翼戰機的美國兩棲攻擊艦,對我軍而言並非當務之急
根據以上的分析,至少在短時間內垂直起降機型僅僅是我海軍的一種次要需求,並非是當務之急,畢竟我海軍陸戰隊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編制方式不同,不是獨立軍兵種,在尋求海軍航空兵支援上不需要跨軍種,相對而言更為便捷。而且兩支部隊在戰略任務和在戰術上也有細微差別,所以美國的F35B搭配美國級的組合並不一定就適合我軍,我們從來不會盲目的學習其他國家,而是要根據我們自己的實際戰術情況和國防任務來選擇裝備。
▲在垂直起降戰機面前,還有很多亟需突破的技術更為優先
在未來最重要的登陸作戰中我海軍陸戰隊可以獲得包括空軍或者海航固定翼戰機、無人機、武裝直升機、火箭彈、戰術導彈等多種支援火力,有沒有垂直起降戰鬥機無關痛癢,現在的問題不是擔心支援火力不足,而是如何合理科學的運用,減少火力的重複和浪費,提升打擊效率。相反目前我軍要加快的是新型航母的建造,以及相關的艦載預警機,電磁彈射技術和新型艦載機的研發。因為075即便搭載垂直戰機,和未來周邊國家的F35B相比也不過是伯仲之間,依然顯得有些"雞肋",但是搭載J20艦載版的003號航母才是真正能震懾周邊宵小的國之利器,是中國海軍應該把握的真正機會。
寫在最後
其實在我軍裝備的發展歷程上,出現過很多次"路線"之爭,競標成功一個,必然就失敗一個;上馬一個專案,必然就會有一個下馬。就像有了J20,我們也不能無視FC31和其他研究工作做出的貢獻。也許垂直起降技術在目前而言並非是海軍裝備發展的最優解,但是夢想和期待完全可以超前於冰冷的分析,相信未來有一天,今日暢談的"中國產垂直起降戰機"已經悄然在某個試飛場上展翅翱翔,前路漫漫,!
- 甲板堆滿戰機,官兵面向沉船行注目禮,美航母打破紀錄僅一步之遙
- 印度中國產艦載機完成首次航母起降 悲劇的是它很可能無緣裝備海軍
- 中國海軍迎來“咆哮鯊”殲-15D?可獵殺隱身戰機,讓航母戰力倍增
- 本想露個臉,結果露了屁股:俄戰機飛行表演中,機翼部件解體脫落
- 二戰德國唯一的航母齊柏林號,如果建造完工會有多強戰鬥力?
- 光輝戰機成功登上航母,印度軍迷得意地提問:殲10能做到嗎?
- F14戰機運送軍官,艙蓋突然不翼而飛,飛行員檢視後座空無一人
- 繼成功著艦之後,LCA從航母上滑躍起飛,亞洲首款原創艦載機面世
- 印度“光輝”成功起降航母,是一次體面葬禮:飛行半徑才200海里
- 誰是世界第二航母大國?美專家丟擲報告,競爭國家竟然有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