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願軍第一次轟炸大和島後,美聯社驚呼:“這次襲擊不會是中國人乾的(意思很明顯,這事中國人幹不了,肯定是蘇聯人乾的)。”美國的報紙也說:“這次戰鬥,小分隊駕駛新型輕轟炸機進行了成功的轟炸,看來不會是亞洲人乾的。”其實,當時的美國人有這樣的想法一點也不奇怪。
空8師於1950年11月27日在四平成立,是我國第一個轟炸機師,空10師於1951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第一次轟炸大和島的時間是1951年11月6日,從成立到第一次實戰不足一年,而且轟炸很“成功”,以美國人的經驗,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參加轟炸任務的中國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不足100小時,短的只有20個小時左右,飛行時間長的飛行員以前都是飛戰鬥機的,飛轟炸機的時間也不長,畢竟時間不足一年,太短,許多機組甚至都沒有投過實彈。
轟炸任務可不是派幾架轟炸機,飛到目標上空,將炸彈一扔那麼簡單。首先,轟炸前要對目標區域偵查拍照,弄清楚要轟炸的目標在哪,從空中看有什麼特徵,要讓轟炸機機組人員,能夠從高空中,把要轟炸的目標準確地辨認出來(現在大多采用地毯式轟炸,這一點好像不是很重要)。
其次,轟炸機出動肯定要有戰鬥機護航,這就會帶來一系列問題,一般情況下,轟炸機和戰鬥機會從不同的機場起飛,由於各機場離作戰區域距離不同,轟炸機與戰鬥機飛行速度相差很大,因此,轟炸機和戰鬥機分別在什麼時候起飛,在什麼地方匯合,如果有陸軍參戰,那更要注意,要做到米秒不差。
第三,要規劃好航線。轟炸機和戰鬥機單獨作戰,一般都會直撲目標,但當兩者配合的時,就必須要規劃從出發機場到達目標區及任務完成後返回的航線,時間要卡住,否則兩者很容易不法按時匯合。
這裡對米秒不差做點說明,所謂米秒不差,就是空中的大編隊需要在陸地機械化方陣的車輪開過某個標誌線的同一秒,或者陸地徒步方陣最後一名標兵的步伐越過同一個標準線的同一米,空中戰機編隊的長機要在同一刻到達地面的某個標誌線投影上。
一場大型活動,空中往往有幾十個編隊,需要數百架各種型號的飛機,要知道,這數百架飛機是從分散在周邊數百公里的十幾個機場分別起飛的,在空中再組成編隊,最終統一航線,做到米秒不差,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第一次轟炸大和島是在1951年11月6日,下午15時左右,執行這次轟炸任務的是空8師22團第2大隊,大隊長韓明陽率領9架圖-2轟炸機,從瀋陽於洪屯機場起飛。擔任掩護任務的是空2師4團,副團長張華率領16架拉-11型殲擊機由鳳城機場起飛,與轟炸機編隊匯合,直接掩護轟炸機編隊。同時,空3師7團出動米格—15型殲擊機24架,在宣川以南的身彌島上空負責警戒支援。
由於是第一次實戰,志願軍上下都很重視,尤其是空軍,事前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並對大小和島進行了偵查,精心挑選了轟炸時間,認真規劃了航線,確定了各機型出動的時間,參戰各部隊嚴格執行,配合無誤,再加上美國人根本沒有想到中國人會轟炸大小和島,第一次轟炸任務執行得非常順利。
第一次執行實戰任務的我轟炸機,成功地轟炸了大和島上的目標,命中率達90%。摧毀島上敵雷達、電臺等情報指揮機構,炸死炸傷敵作戰科長、情報隊長以下60餘人,毀房屋40餘幢、糧食20噸、炮彈15萬發。對轟炸非常內行的美國人面對這樣成功的轟炸效果,怎麼也不相信是中國人乾的,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夜間轟炸可是高難度動作,當時只有我空10師部分轟炸機組接受過相關訓練,1951年11月29日夜,空10師28團出動10架圖-2轟炸機,由大隊長姚長川率領,由遼陽機場起飛,執行這次轟炸任務。由於首次執行夜間轟炸任務,缺乏經驗,雖然沒有炸中目標,卻迫使敵艦艇駛離活動區域,為我陸軍攻佔大小和島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對我空軍的第三次轟炸,許多地方讓人無法理解。首先是出戰前三天,機場的高音喇叭開始宣傳鼓動,時常鑼鼓震天,大肆宣揚,弄得人盡皆知。其次是採用與第一次轟炸同樣的時間,完全相同的航線。第三是起飛前,將轟炸目標改為島上的燈塔,事後證明,該燈塔很小,轟炸難度大,且毫無價值。第四是轟炸大隊長報告,轟炸機編隊出動時間提前,無法按計劃與我殲擊機匯合,空中指揮部門沒有做相應的統一協調工作,導致空3師殲擊機沒有與轟炸機編隊匯合,埋下了禍根。
指揮第三次轟炸與指揮第一次轟炸的應該是同一批人,這是因為,兩次轟炸相隔時間短,第一次指揮人員己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即使為了培養人才,換一批新人指揮也必定有老手坐鎮,其次參戰部隊與第一次完全相同,導致不可能完全換一批新人指揮,第三,當時我空軍人才匱乏,空軍指揮人才更少,很難組建一個全新的班子去指揮第三次轟炸。但是同一批人,做幾乎相同的事,但兩次的態度差別如此之大,讓人看不明白。
我查了很多史料,發現,有沒有第三次轟炸對我陸軍改佔大小和島沒有絲毫影響,11月30日,白天第三次轟炸失利,晚上,我陸軍148師442團就攻佔了大小和島,從戰鬥的角度看,第三次轟炸完全沒有必要。另外還有一個情況,11月5日,我陸軍已經佔領了椴島,大小和島已經孤立,11月6日,遭到我空軍轟炸後,美國人將大部分人員都撤出了大小和島,442團攻佔大小和島,全殲守敵,據戰後統計,打死打傷20多人,俘虜32人,如果戰前情報準確的話,大小和島應有敵軍1200餘人,可見大部敵人早已撤離。
根據上面的分析,第二次夜間轟炸,第三次白天轟炸嚴格地說,根本就不是戰鬥需要,而更像是練兵,說白了就是實戰演習。在指揮層可能有這樣一種想法,美國人既然己經放棄了大小和島,那麼肯定不會對我軍在大小和島上的軍事行動作過多幹涉,那麼大小和島就成了一個天然的練兵場。也只有這樣才能對第三次轟炸的種種無法理解的地方找到一個可信合理的解釋。
既然是練兵,將第一次轟炸重複一遍是比較保險的做法,風險會降到最低,無可厚非。將轟炸目標改為燈塔,雖然目標毫無價值,但增加了難度,有利於鍛鍊隊伍,提高技能。對演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顯得漫不經心,沒有處理,或處理不及時也是比較正常的(指揮部接到前方報告發現敵機,一開始還認為是自已的飛機,等到弄清情況後,已經錯過了最佳應對時機)……,似乎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可是轟炸前大肆宣揚,弄得人盡皆知,與軍事行動保密原則相違背,也不符合我軍作戰習慣,難道是要告訴美國人,我要練兵,你就別來參和了,有這個必要嗎?反正我看不懂。
美國人的戰術是典型的空中伏擊戰,出動30餘架飛機,超低空突襲,避開我方雷達,埋伏在我轟炸機群的後方,突然攻擊,得手後5分鐘內就撤離戰場。我轟炸機編隊雖然英勇戰鬥,但由於戰場態勢已經陷入不利局面,雖然擊落擊傷幾架敵機,但我9架轟炸機,被擊落4架,擊傷4架,護航的拉-11被擊落3架,一架米格-15失蹤,損失飛行員19名,狡猾的美國人給了剛剛誕生的中國空軍一個深刻的教訓。
一個人的成長要遭受很多挫折,付出許多代價,才能豐富經驗,提升技能,增長見識。一個軍隊的成長也絕不會一帆風順,只能在一次次實戰中積累經驗,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快速成長起來,犯錯是難免的,所不同的是這些錯誤的代價需要士兵付出他們的生命,代價是巨大的,但在軍隊的成長過程中是很難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