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發生在1939年1月份的河北滄州韓集伏擊戰。
1938年,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支隊在司令員(兼政委)肖華(1955年上將軍銜)、參謀長鄧克明(1955年少將軍銜)、政治部主任符竹庭(1943年犧牲)的帶領下開赴河北、山東交界的冀魯邊地區開展抗日鬥爭。這期間,邊區進行了部隊整編,第六支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立的。
支隊成立後,經過學習和訓練進步很快。1939年1月,日軍糾集重兵對冀魯邊地區進行掃蕩,八路軍首長經過研究後決定趁敵人立足未穩之際,殲滅敵人一部,鼓舞抗日軍民的鬥志。具體的參戰部隊就成了第七團和第六支隊的一部。
1939年,我軍打入鹽山縣敵人內部的王雅清透露訊息,說敵人一箇中隊約200人在中隊長西村的帶領下要向舊縣鎮去建立據點,這其中有60多輛大車和部分抓來的民夫。得到訊息後,八路軍決定在敵人必經的韓家集作為伏擊地點,打擊敵人。
經過商議,支隊長周貫五(1955年中將軍銜)率領部分戰士在韓沙洲村一帶埋伏,而七團副團長仉鴻印(河北鹽山人,1900年出生)和政委陳德(1955年少將軍銜)則率部在前線具體負責。
勘察完地形後,戰士們將公路的南頭挖斷,同時構築了三個方向的公事,等敵人進入伏擊圈後可以對敵人進行全面打擊。與此同時,副團長仉鴻印叫來了十連長,讓他去路邊挖坑埋雷。這些土坑後來在戰鬥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就這樣,在此埋伏了有兩天的八路軍終於等來了敵人。
接近中午時分,敵人押送的六七十輛大車進入了伏擊圈。一聲令下,八路軍朝著敵人開火射擊。聽到槍炮聲的民夫很快嚇得四散逃走。遭遇打擊的敵人迅速展開還擊,戰鬥呈現出膠著態勢。
關鍵時刻,支隊長周貫五拍馬趕到,在他的組織下,周邊村子的青壯年紛紛拿起武器加入到了作戰行列。他們舉著鐵鍬糞叉等農具,有的還有土炮火槍等武器。而村子周邊的老鄉也開始送吃喝,鼓舞前線的八路軍戰士。
經過戰鬥,敵人被壓縮在了半里長的一段公路地帶。無險可憑的敵人只得被動挨打。有的日軍跳進了我軍預先挖好的坑內,結果被地雷炸死,這更打擊了敵人的士氣。
戰至下午三點左右,對敵人形成圍困的八路軍戰士開始組織人對敵人用日語喊話繳槍不殺。殘留的日軍開始四散突圍。這過程中,敵人中隊長被趕來的百姓合力擊斃,後來大呂宅村的村民還擊斃了一個在此藏匿的日軍士兵。
經過半天的戰鬥,八路軍擊斃敵人近200人,繳獲大批物資和近200支步槍和4具擲彈筒。八路軍付出了30多人傷亡的代價。這次戰鬥鼓舞了冀魯邊地區百姓的抗日熱情,也讓第一次和日軍交手的第六支隊積累了信心和經驗。
-
1 #
-
2 #
仉洪印是八路軍東進支隊二營營長!長期在滄縣!南皮!孟村!鹽山!一帶活動!做戰英勇!很有名!
-
3 #
周貫五是首鋼老總吧?
-
4 #
周貫五八十年代冶金部副部長兼首鋼老總。
-
5 #
向老一輩的革命家致敬!
參戰的七團是冀魯邊六支隊的七團,周貫五應該是六支隊政委,支隊司令員應該是邢仁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