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最新訊息:美海軍“羅斯福”號航母繼續在南海活動,2月9日美軍“西奧多·羅斯福”號與“尼米茲”號演習後,“羅斯福”號繼續在南海活動。大年初一(2月12日),衛星在南海西南部捕獲美海軍“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最新位置。

衛星在南海西南部捕獲美海軍“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最新位置

2018年2月16日(就是我們的大年初一),據《南華早報》報道,當日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已現身南海進行所謂的“巡邏”;2019年2月3日(大年初一是5日),“斯坦尼斯”號與泰國海軍在進行“金色眼鏡蛇”聯合演習,此時在南海補缺的是“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2020年1月25日是咱們春節長假的大年初一,這天,美國海軍官微釋出照片並配文字稱,“羅斯福”號(CVN-71)航母打擊群攜6000名水兵,正奔赴亞太海域,從而提供海上安全,並與盟友和夥伴國家協同行動。大年初一,中國人都忙著過年,美國人也一如既往地給我們“拜年”,美國海軍派航母戰鬥群在南海活動,無非就是要向中國發出“直接訊號”,試圖證明美國在本地區依然有影響力。

“斯坦尼斯”號航母的兩名機組成員在一架EA-18G“咆哮者”前合影

在南海的“斯坦尼斯”號,一架EA-18G“咆哮者”正在彈射起飛

美國具有當今世界各國海軍中最大的航母艦隊,最豐富的使用經驗,對中國海軍艦載空中力量的建設有借鑑作用

由於在冷戰中後期美國大規模投資精確打擊和資訊科技,使得美國軍隊在冷戰後獲得了無可匹敵的軍事優勢,並且在伊拉克、科索沃、阿富汗等幾場大型戰爭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此刺激下,一些地區大國為了自身的安全和戰略利益,也開始奮起直追,努力填補技術鴻溝,開發自己的遠端感測器和武器系統。目前,中國和俄羅斯都已經部署了成熟完善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綜合體,甚至還有航母戰鬥群和隱身飛機等尖端裝備,能夠減緩或阻止美國軍隊的干預行動。這是幾十年來,美國的遠距離海外軍力投送能力第一次無法得到保證。

在盟國或前沿地帶部署大量地面部隊似乎最有利於阻止入侵,但這要佔用很大的陸地面積,東道國未必同意,而且地面部隊缺乏遠端打擊能力;空軍倒是長途奔襲的行家,反應也很迅速,但機場容易受到攻擊,且機場數量也有限;而海軍則有其獨特的優勢,可以補充地面部隊和空軍的不足。一旦出現危機的徵兆,海軍可以及時部署到潛在衝突地區的國際水域(不存在東道國反對的問題),持續活動很長時間,而且部隊的規模也可以靈活調整,以適應形勢的發展。在某些情況下,海軍可能還是早期威懾安全保證行動的主要力量,特別是航空母艦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戰區附近缺乏航空基地或航空基地受限制時,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聯隊仍然可以進入作戰區域執行任務,甚至強行進入前沿作戰,替代空軍戰術航空兵的作用。這就為美國決策高層提供了各種選擇,以支援國家透過武力實現政治、軍事等重大戰略目標。這意味著航母艦載機聯隊至少在戰爭初期,將大量執行原本由陸基航空兵擔負的任務,包括攻勢防空作戰(為空軍的遠端轟炸機提供護航支援)、反水面戰、反潛戰以及情報、監視和偵察等。在戰鬥的第一天,海軍的其他水面戰鬥艦艇和潛艇很可能會很快耗盡他們自身攜帶的導彈等武器彈藥,但航母卻仍然可以在安全距離外持續提供空中支援和力量存在,直到聯合部隊到達為止。

航母代表了二戰以來海上最為有力的機動打擊力量。以航母為核心的海上機動打擊編隊,可以有效的爭奪制海權

非常著名的“卡爾·文森”號航母照片,甲板上擺滿的戰鬥機就是武力的象徵。注意甲板上停放的F-14“雄貓”

那麼在大國高階衝突中,美國海軍(特別是航空母艦)將面臨哪些威脅呢?主要來自飛機、導彈和水下攻擊。以西太平洋戰區為例,在距離中國大陸1600~2000海里(1海里=1.852千米)的區域(也就是關島附近海域),美國海軍艦艇和基地將主要受到中遠端彈道導彈和轟炸機的威脅。“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在使用常規彈頭的情況下最大射程可以達到約2400海里,很大程度上就是針對關島等大型軍事基地而研製的(關島上最主要的基地有阿普拉海軍基地和安德森戰略空軍基地。阿普拉港是美海軍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潛艇基地,並能保障一個航母編隊所需的裝備),同時也能打擊海上大型機動艦船,相當於“東風”-21D的升級版。轟-6K中程轟炸機由於換裝了新型發動機,作戰半徑約為1620海里,一般可以攜帶4枚K/AKD-20巡航導彈(“長劍”-10的空射型)或4枚“鷹擊”-12反艦導彈,火力覆蓋第二島鏈附近海域綽綽有餘。更先進的轟-6N作戰半徑延伸到約2160海里,而且還可以空中加油,重型導彈載彈量增加到6枚,甚至還可能掛載空射反艦彈道導彈,打擊能力相當可觀,已經可以威脅到澳大利亞北部區域,只需出動10~12架,就能發射60~72枚突防能力很強的超聲速遠端反艦導彈,而這正是蘇軍當年測算要消滅一艘美國航空母艦所需的導彈數量。如果火箭軍部隊的“東風”-26導彈和航空兵部隊的轟-6轟炸機聯合發動遠端精確打擊,最多可以一次性發射數十枚中程彈道導彈和數百枚遠端巡航導彈,這足以對美軍在第二島鏈上的唯一核心基地——關島基地造成毀滅性破壞。這意味著戰時美軍的戰役進攻力量很可能會被摧毀或重創,那麼美國大規模軍事幹涉臺海危機的可能性就基本不存在了。更嚴重的是,中國的轟-20隱身轟炸機已呼之欲出,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列裝部隊。

以“東風”-21D為首的區域拒止反介入兵器的大規模服役,使得岸防兵力可以對海上機動目標進行集火打擊

在距離中國大陸800~1000海里的區域,美國海軍艦艇主要受到中近程彈道導彈、遠端巡航導彈和多用途重型戰鬥機的威脅,包括“東風”-21D、“長劍”-100、殲-16、殲轟-7A和殲-20等。“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作為一種全新的遠端反艦武器,經常被媒體稱為“海戰遊戲規則改變者”。但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閱兵式上,我國又展示了一款“長劍”-100全程超聲速戰略巡航導彈,據稱也能打擊機動目標,其最大射程和突防能力不在“東風”-21D之下。這種導彈是一個極可怕的遠端殺手,它把遠射程、高精度、高突防能力完美地整合在一起,足以掃蕩第二島鏈以內的各類戰役、戰略目標,而且相比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在打擊靈活性和自由度上要明顯更大得多。“長劍”-100巡航導彈和“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配合使用,將形成極其強大的反介入作戰能力。而中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殲-16、殲轟-7A飛機和“鷹擊”-12、“鷹擊”-91等導彈的組合,最大打擊半徑也可超過800海里,也能對第二島鏈內的美軍航母戰鬥群構成巨大威脅。美國F-22雖然早於殲-20戰鬥機12年服役,但由於其主要是為了在歐洲中部地區作戰而設計的(F-22研製的時候冷戰還沒用結束),作戰半徑並不大,只有450海里左右,不太能適應十分廣闊的西太平洋戰場空間——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到北京約2210海里,到中國中部的德令哈彈道導彈發射場更是遠達2920海里,即使飛到臺海地區上空作戰,單程飛行F-22就需要3次空中加油。但殲-20卻避免了這些設計缺陷,擁有更大的外形尺寸,更大的內部載油量,從而達到更大的作戰航程,因此比F-22更加適合於在廣闊的西太平洋地區作戰。如果F-22在和殲-20的較量中敗下陣來,那麼美國海軍更低檔的F-35C、F/A-18E/F等艦載機就更沒有希望。一旦失去制空權,不論是美國海軍還是空軍,進攻作戰都將面臨極大風險和巨大損失,甚至根本不可行。

殲-20隱身戰機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有助於更好的肩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神聖使命

攜帶“長劍”-20巡航導彈的轟-6K編隊。解放軍在獲得轟-6K後,極大的提升了對海對地的遠端空中精確打擊能力

在距離中國大陸約500海里以內的區域(也就是第一島鏈以內海域),美國海軍艦艇、艦載機和基地將主要受到大量中近程彈道導彈(數以千計)、巡航導彈、岸艦導彈、中遠端防空導彈和戰術戰鬥機等武器裝備的威脅,包括“東風”-17、“東風”-16、“東風”-15B、“長劍”-10A、“鷹擊”-62、“鷹擊”-18、“鷹擊”-12、“鷹擊”-83、“紅旗”-9B、“紅旗”-16B、殲-10戰鬥機、殲-11B戰鬥機等。陸海空三軍和火箭軍的多種武器系統都將在戰區內發揮作用。密集的導彈攻擊很可能使美國大量的前沿基地都無法使用,將面臨基地不足的問題,嚴重影響美國海空軍作戰能力的發揮。從“東風”-15到“東風”-26,中國火箭軍構建了戰役梯次打擊火力體系,有效射程從幾百海里延伸到幾千海里,形成了全世界最先進、最強大的中近程常規導彈打擊能力,足以對第二島鏈以內的任何海空軍基地以及大型水面艦船構成致命威脅。這其中“東風”-17上的高超聲速滑翔彈頭技術將帶來彈道導彈打擊能力的一場革命。這種彈頭如果能夠移植到洲際導彈上,將使中國一夜之間獲得全球常規打擊能力,這意味著將來美國的軍艦、飛機無論從全球哪個基地出發,都逃不出我國的常規火力打擊範圍,這將從根本上動搖美國的軍事優勢。

外形鬼魅的“東風”-17高超聲速彈道導彈對於固定目標擁有很強的突防能力

“紅旗”-9B遠端地空導彈作為中國的第一種國產第三代防空導彈,讓中國具備了較強的區域防空能力

總之,距離中國大陸海岸線越近,美國海軍艦艇和其他部隊面對的打擊火力就越密集、越猛烈。就在2020年,臺灣學者蘇起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披露,美國國防部這幾年模擬美中作戰兵棋推演,一共做了18次,結果都是美國輸,失敗率百分之百。

至於水下威脅,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早在2015年就有一份評估報告,當時預測到2017年中國海軍將裝備約60艘常規潛艇和4~6艘攻擊型核潛艇,這已經是一支很強大的水下力量了,那麼這些潛艇對美國的航空母艦究竟有多大威脅呢?報告評估認為,在距交戰中心(如臺灣海峽)1000海里範圍內,如果中國把35%~50%的潛艇投入作戰,在1個7天的作戰週期內,在得到有關航母位置引導資訊的情況下,中國潛艇可獲得4.7次交戰機會,如果沒有外部資訊引導,那麼只有0.6次交戰機會。由此可見潛艇也是最嚴重的威脅之一,因為只要有1次交戰機會,潛艇發射的導彈和魚雷就有可能給航母造成嚴重毀傷(尤其是重型反艦魚雷,在水下爆炸,產生的破壞力比在空氣中爆炸的導彈大得多),即使不能擊沉,也能迫使其不得不退出戰鬥。當然報告中的評估是很粗略的,但仍然可以說明潛艇隱蔽而又強大的遠端作戰能力對航空母艦是個巨大威脅。

目前中國海軍要建設真正的“藍水海軍”,除了發展航空母艦等大型水面艦,戰鬥力的核心還是常規潛艇和核潛艇

中國潛艇部隊僅次於美、俄,居世界第3位,而攻擊潛艇的數量則要在俄羅斯之上

大國之間的軍事博弈其實就是工業能力的較量。美國海軍乃至整個美國軍隊,之所以現在會感受到被中國軍力趕超帶來的焦慮感和緊迫感,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的工業實力已經越來越向最高階和區域性世界領先快速挺進。

21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綠化狂魔?祖國有人駐守最南端華陽島變成了海上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