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塹壕清道夫——MP18/I衝鋒槍

圖:情景重現照片——西線,1918年10月。德軍第一野戰“路德維希親王”營的一名巴伐利亞暴風突擊隊士官正手持MP18/I衝鋒槍投入戰鬥。他頭戴大斑塊迷彩的M1916鋼盔和M1917皮製防毒面具;身著舊式M1910原野灰外套,領部帶著戰爭後期型編織軍銜標誌,袖部帶有一個黑色的長柄手榴彈袖章。

為塹壕而生

作為衝鋒槍的MP18/I如果推究到90年前的那場戰爭,衝鋒槍是作為機槍應用理論的外延發展出來的。對一戰時的衝鋒槍作些介紹,可以幫我們更好地明白機槍的戰術價值以及這種武器對步兵戰術的深刻影響。如果我們把筆鋒轉到一戰時期的衝鋒槍,那麼德國伯格曼(Bergmann)MP18應該最先得到關注。

伯格曼MP18是第一種被廣泛應用在戰爭中的衝鋒槍,該槍在戰爭最後幾個月才開始投入使用,主要裝備德國精銳部隊,作為有效的行動式塹壕肅清武器。伯格曼MP18在戰爭中表現出的巨大優勢直接影響了戰後著名的美國湯普森(Thompson)衝鋒槍以及其他諸多衝鋒槍的設計,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一些現代衝鋒槍上找到當年伯格曼MP18設計思想的痕跡。

MP18究竟是否算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衝鋒槍,今天仍然有許多人心存質疑。對這一地位直接構成挑戰的是大戰期間義大利人使用的那種造型古怪、重16磅(7.26公斤)的雙管輕機槍。如果單純從時間上考量,義大利人阿貝爾·列維利(Abiel Revelli)研製的這種自動武器的確應屬第一:早在1915年義大利精銳的山地部隊(Alpine troop)就已經配備了該槍。但是,雖然這種被稱作維拉-帕羅莎(Villar Perosa)的自動武器使用手槍子彈,但是該槍在戰術上和實用性上都不足以作為單兵手持式近距突擊和防禦武器。德軍在1917年10月曾在卡普利托(Caporetto)繳獲過少量維拉-帕羅莎,而且肯定對該槍作過研究,但根據伯格曼工廠設計師雨果·希麥司(Hugo Schmeisser)研製工作的結果來看,義大利維拉-帕羅莎並沒有在MP18衝鋒槍的誕生問題上產生什麼重要影響。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說,第一種真正意義衝鋒槍的桂冠還是應該屬於雨果·希麥司的MP18。這種衝鋒槍當年使用的自動原理和諸多特徵,在90年後的現代衝鋒槍上仍在繼續延用。MP18是為應對塹壕戰這一嶄新的戰術環境而誕生的,它是輕武器發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歷史上很少有武器是直接出於對未來使用需要的考慮而開發的。和其他任何武器一樣,MP18也是為了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德軍的眼前需要而出現的。

1916年的歐洲戰場已陷入了塹壕壁壘的膠著僵局。雙方的野戰築壘防線橫亙數百英里,從北海一直延伸到瑞士。雙方步兵如果想要達成突破,就不得不穿過分隔雙方防線的幾乎無可逾越的危險無人區,發動自殺式人海衝擊。為了打破這樣的可怕僵局,軍事界當時提出了兩種主要戰術理論。第一種是法國人提出的“行進火力說”,即讓進攻部隊在前進過程中進行密集射擊,讓防守一方的士兵“抬不起頭來”,進而達成突破。這種理論很快被證明是災難性的,因為當時裝備的自動步槍根本不適合執行這種進攻,德國人的遠端支援火炮和機槍火力會徹底粉碎協約國的攻勢。

暴風突擊隊

圖:來自德軍第13步兵團的暴風突擊隊員們,1917年5月。這些士兵們頭戴M1916式鋼盔,提著或彆著M1915長柄手榴彈(其圓柱形金屬頭部帶有扁平的皮帶鉤,可以方便地掛在皮帶上攜帶。M1915長柄手榴彈末端帶有螺紋口保險蓋,其中裝有拉火繩,配用5.5秒延時引信),胸前掛著存放防毒面具的金屬罐,手持毛瑟Gew 98步槍——實際作戰中士兵們更喜愛較短的Kar 98a步槍,有時他們還要攜帶長柄剪線鉗,以通過對方的鐵絲網。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士兵們手裡的Gew 98使用的是特製的20發大彈夾,這種配置的Gew 98在歷史照片中相當罕見。實際使用中,配有20發彈夾的Gew 98並不太成功,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點就是必須使用很大的力氣才能在滿彈情況下閉鎖槍機。

第二種應對塹壕戰的步兵戰術理論提出,在發動大規模正面進攻之前,先用裝備強大火力的特殊突擊部隊進行高密集的小規模突擊。這種突擊部隊會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以最大速度向前突擊,並迅速擴大突破點,把抵抗地域的守軍分隔和孤立起來;突擊部隊會盡一切可能突入敵人防線後方——當然這是理想情況——直達敵人炮兵陣地的深度,普通的步兵則負責跟進,肅清殘敵並鞏固已有戰果。這種滲透戰術最初是1917年9月由東線德國奧斯卡·馮·胡迪爾(Oskar von Hutier)將軍提出的,但實際上早在1915年法國上校拉法格(Laffargue)就在自己的著述中探討過類似的戰術,德國人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發展,特別是在1918年春那次浩大的“米切爾攻勢”(Michael Offensive)中,德國人更是多次應用了這種戰術。

衝鋒部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5月在卡爾索(Calsow)組建的突擊營(Sturmabteilung)——這是一支特種作戰工程/炮兵突擊部隊。1915年8月8日,德國第5集團軍教導隊指揮官威利·羅爾(Willi Roehr)上校被任命為這支部隊的指揮官,他把這支部隊劃分成許多密切協同的小組,為他們裝備比一般步兵部隊更多的手榴彈、機槍,並用輕型野戰炮、塹壕迫擊炮和噴火器為其提供支援,他訓練這些士兵,讓他們學習利用一系列短促衝鋒的方式來發起進攻,士兵們從一個彈坑到另一個彈坑,利用地形地物作為掩護和隱蔽,藉助炮火支援,向前衝鋒。羅爾的合作者、第3警備先鋒營噴火兵指揮官赫爾曼·萊德曼少校(Hermann Reddemann)為這種特殊的突擊部隊賦予了更多的哲學色彩:他把羅爾組織的突擊部隊命名為暴風突擊隊(Stosstruppen)或衝擊部隊。

羅爾在色當附近的貝維利(Beuville)創辦的訓練學校是德軍最早建立的指導步兵實施突擊戰術的訓練機構。這所學校裡,突擊步兵會在高度模擬的戰場環境中接受模擬實戰訓練:他們把步槍背在背上,以便騰出手來投擲手榴彈和使用剪線鉗,在己方的火力掩護下快速穿越鐵絲網等障礙物。魯登道夫將軍認為塹壕戰環境下,士兵手中步槍的地位已經削弱,手榴彈成為更好的武器——無獨有偶,當時英軍中也有這樣的觀點;這種有利於動搖步槍亙古以來的霸主地位的論調客觀上對MP18的出現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1915年秋,羅爾組建的衝鋒部隊開始作為訓練骨幹,為第5集團軍每個步兵師培訓新組建的突擊連。按照當時的計劃,每個步兵師都將配備一個突擊連(Sturmkompanie),每個集團軍則配有一個突擊營(Sturmbataillon);到1917年初,德軍已經組建了17個突擊營。從1916年8月起,頗具遠見的埃裡希·魯登道夫將軍(Erich Ludendorff)擔任德軍總參謀長,他非常清楚地明白德國在人力和物資上絕對無法和協約國相比,德國無論在進攻和防禦中都必須強調兵力運用的有效性,以更好地利用現有的兵力;為此魯登道夫堅決支援把新的突擊戰術普遍應用到所有德軍部隊。

圖:為了振作日漸疲弊的後方,德國極力宣傳暴風突擊隊士兵那種騎士般的神聖感。這幅著名的戰爭公債宣傳畫由當時德國畫家弗裡茨·厄勒爾(Fritz Erler)繪製,畫面主體是一名年輕的暴風突擊隊士兵形象,上面的文字是“請助我們勝利”。請注意這名士兵用帆布袋攜帶的長柄手榴彈,手榴彈的保險蓋已經擰開,拉火繩直接垂在外面。

趁著夜幕、煙霧的掩護,早期的暴風突擊隊會爬出塹壕,他們裝備著手榴彈、匕首和手槍,悄悄滲透到敵軍堅固設防陣地的結合部,切斷那裡的電話線路和破壞鐵絲網障礙,這樣,當地的守軍就無法向友軍報告自己的情況,也無法請求炮火支援。此後突擊部隊會用密集的手榴彈和猛烈的近距火力覆蓋敵人的機槍火力點和指揮隱蔽部,協同大批常規步兵部隊發動正面進攻。通常這類近距火力都是由配備MG08/15、邁德森M1914和繳獲的英國劉易斯機槍等提供的。

這樣的突擊戰術在實戰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然而突擊部隊的指揮官們卻仍然要求上級為其裝備一種能夠方便單兵攜帶的新型機槍,他們需要一種簡單、耐用、可靠,並且能夠在中近距離有效殺傷敵人的自動武器。

希麥司的傑作

幸運的是,當時德國蘇爾(Suhl)的西奧多·伯格曼(Theodor Bergmann)輕武器工廠已經在進行相關的研發工作,該專案的主管是雨果·希麥司。自1916年起,希麥司就一直試圖把自由槍機原理的伯格曼半自動手槍改進成為可靠的自動武器;這類新武器的戰術價值已經在塹壕環境中得到證明:一些士兵使用過改進型制式軍用手槍。他們給一些魯格P08和毛瑟M1896“掃帚柄”(Broom handle)半自動手槍裝上了肩託、加長的槍管和容量更大的彈夾(甚至是彈鼓),有時這些武器還被改進成具備半自動/全自動火力選擇功能。雖然這些臨時改進的武器在骯髒的塹壕環境中非常容易卡殼,但只要它們能夠工作,那麼士兵們就會擁有強大的戰鬥力。據說那種身管加長且配有32發螺旋彈鼓的“長身管型魯格”可以用半自動方式在不到10秒鐘的時間內打光32發子彈——要做到這樣需要連續扣動32次扳機!

圖:對於塹壕突擊隊員而言,除了MP18,魯格P08手槍也是可靠的夥伴。

為了提高魯格P08的火力持續性,德國還為它配備了32發螺旋形彈鼓。圖為德國Erfurt公司1917年製造的魯格P08手槍,從1908年投產直到1942年停產,經典的魯格手槍的核心特徵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圖:魯格P08配用的32發螺旋形彈鼓

圖:9毫米M1914式長身管魯格P08手槍及其槍套和附件,該槍配備了木製卡接式肩託——收存在槍套背面。德國塹壕突擊隊員曾把這種長身管P08作為塹壕近戰速射武器。

要開發這樣一種結構簡單、堅固耐用、輕巧便攜,且能夠在全自動射擊的同時保證良好的操作性和可靠性的“衝鋒手槍”(Machine Pistol是衝鋒槍在西方最初的稱謂,我們將其譯為衝鋒槍是意譯,從其原文字面上理解,這是一種既能全自動發射,又具備手槍行動式特點的自動武器),在當時的條件下並不容易,必須找到一種合理的自動工作原理。希邁司選擇了保留簡單可靠的自由槍機工作原理,並把整個槍機結構置於一個圓管狀的機匣中,防止外界塵土和泥水的干擾。雖然當時有些改進過的手槍能夠全自動射擊(比如毛瑟M712全自動型,就是中國人說的20響盒子炮或快慢機),但由於採用了威力較大的子彈和重量相對較輕的槍機,這類全自動手槍的射速極高——這既降低了射擊精度又耗費彈藥,而且對內部機件損耗也相當大,畢竟這類武器用的還是手槍的“坯子”。新的衝鋒槍設計必須避免這一問題,希麥司並沒有簡單地採用很重的槍機部件,而是非常巧妙地開發出“底火預擊發”(Advanced Primer ignition,API)技術。

所謂API技術,就是讓擊針在子彈已經完全入膛、但槍機還沒有到達最前方的時候擊發底火,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解決方案。槍機在復進簧的壓力驅動下向前運動,在底火被擊發瞬間,槍機仍然在繼續前行;這樣,子彈發射藥燃燒產生的能量必須先抵消槍機剩餘的前衝能量,才能使之停止並開始向後運動,這樣就能消耗掉許多後坐能量。如此一來,衝鋒槍就能獲得適中的射速,而不必採用複雜的射速調節裝置和更加沉重的槍機。

結果可想而知,樣槍在測試過程中表現非常非常好。1917年後期,德國陸軍正式列裝該槍。首批生產型被正式命名為Maschinenpistole 18(MP18),但有趣的是,這種明明是由雨果·希麥司設計的衝鋒槍卻被廣泛稱為“伯格曼”MP18衝鋒槍;而二戰時期被稱作“希邁司衝鋒槍”的厄瑪(Erma)MP38系列衝鋒槍,其真正的設計者卻是海因裡希·沃爾默(Heinrich Vollmer)。

圖:從這張MP18/I的剖檢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衝鋒槍異常簡單的內部結構。圖中可見,MP18/I的槍機被能夠轉動的阻鐵擋住,停留在機匣後部;射手扣下扳機後,阻鐵向下轉動釋放槍機,槍機在復進簧的彈力作用下向前運動,把一發待發彈從彈夾中推出並送入槍膛,隨後子彈會在槍機執行到最前端之前的一刻被擊發。

圖:丹麥麥德森(Madsen)M1916輕機槍,請注意該槍安裝的大型椎形槍口消焰器。發射8毫米毛瑟步槍彈的麥德森輕機槍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氣冷自動武器,德軍突擊部隊常常使用繳獲的該槍,麥德森良好的便攜性和火力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了未來使用手槍彈且更為輕便“塹壕清掃機”的產生。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國海軍退役最後一批F18C戰機,地勤終於能和維護噩夢說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