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坦克誕生於一戰,二戰中發展成為陸軍主要攻擊手段,被譽為"陸戰之王";二戰後,坦克發展進入一個黃金期,從上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末,國際坦克先後發展了三代,幾乎是十年出一代。當戰後第三代坦克技術成熟後,坦克的發展步入到了一個緩慢期,尤其是海灣戰爭後,空地一體打擊模式動搖了坦克誕生以來作為陸地之王的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坦克無用論在西方國家學術界展開大討論;同樣是戰後發展了三代的戰鬥機領域,美國提出是四代機"4S"指標基本上成為四代機發展的普遍概念,並付諸於實際實施。坦克則不同,截止今日也就俄羅斯提出了T-14四代坦克發展,在學術界對於四代坦克的認知還處於一個模糊的境地,權且不管俄羅斯T-14阿瑪塔坦克是否屬於第四代坦克,根據國內學術界相關專家的公開研究方向來謹慎揣測一下未來坦克的發展趨勢。
T-14阿瑪塔坦克果真是首款第四代坦克?
俄羅斯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最早出現在2015年的紅場閱兵,是俄羅斯推進武裝力量現代化建設程序的產物;其設計背景充分吸取了俄羅斯裝甲部隊在車臣戰爭中的血的教訓,尤其是1994年的格羅茲尼戰役中,俄軍的200輛參戰坦克近70%被毀,這一教訓對於俄羅斯後續坦克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因而俄羅斯在坦克設計中更加註重人員的生存能力,成為新型T-14坦克設計最大的特點。
有諸多訊息顯示,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的設計和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克有一定的類似聯絡,其從外形設計到內部成員隔倉化設計都是圍繞提高坦克成員的戰場生存能力而推進的,T-14採用傳統坦克佈局,成員艙位於坦克前部,使用隔倉化設計將車載燃料和彈藥室隔離開,即使炮塔或者彈藥艙被直接命中,也能最大限度的減輕彈藥爆炸對於車組人員的傷害。
另外,T-14阿瑪塔主戰坦克最具現代化的設計元素是首次將全自動無人炮塔付諸於實際運用中,也是世界上首款投入實際運用的無人炮塔主戰坦克 ;該型坦克配有全新的遙控戰鬥模組、專用遙控武器站、專用增加高防護的彈藥室和新型自動裝彈機,在炮塔使用上實現了自動化控制。最主要的是使得傳統坦克炮塔與成員艙隔離開,結合乘員艙、彈藥室以及車載油箱之間使用的隔倉化設計,將坦克車組人員的生存性提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T-14阿瑪塔主戰坦克車載電子系統相較此前的三代坦克也有了較大的提升,首次在車載控制系統小紅實現了一定的遙控能力,通過車載熱成像,電視和鐳射感測器等將相關戰場資訊整合到車內液晶顯示屏上;為車組成員提供全方位的戰場資訊。阿瑪塔主戰坦克還是俄羅斯首款裝備快速目標探測和跟蹤光纖視訊系統的裝甲車輛,實現快速傳輸目標座標甚至視訊訊號,使得操作自動化水平更高。
阿瑪塔坦克的無人炮塔設計
此外,阿瑪塔主戰坦克還配備了車載相控陣雷達,可以通過射擊彈丸的飛行軌跡來計算出地方坦克具體位置,該系統還可以不受遮擋普通光學瞄準具的多光譜氣溶膠遮擋物的影響,實現探測使用的可靠性;據悉該系統可同時跟蹤65個目標,包括25個空中目標和40個地面動態目標;所有的車載電子系統都採用了獨特的數字和IT解決方案,大幅提升坦克的資訊化水平。
俄羅斯T-14阿瑪塔主戰坦克設計思路突出坦克車組成員的戰場生存性,因而前所未有的使用無人炮塔技術和隔倉化設計理念,並在車載資訊化水平上最大限度的實現數字化和全自動化,相比傳統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有了質的飛越,但從其戰鬥全重、發動機等角度來看,T-14還停留在三代坦克的發展技術延伸上,並沒有實質性的突破。故而,有關其是否可以定位為世界上首款第四代主戰坦克還有待商榷,早在10年前,日本推出10式主戰坦克時就曾高調宣稱10式坦克是四代坦克,實際上也僅僅是日本自己的第四代坦克。
中國學術界提出的發展思路
其實,有關下一代坦克發展走向早在海灣戰爭結束後在西方國家學術界進行"坦克無用論"大討論時就已經進行過相關的探討,美國陸軍還曾計劃打造一支有輕量化裝甲部隊構成的數字化作戰部隊,該計劃最顯眼的就是研製輕量化主戰坦克和裝甲車族,便於快速進行全球作戰部署,最終該計劃只停留在字面上,因諸多新技術問題而下馬。
但從美國的數字化部隊發展探索實踐來看,未來坦克的發展絕不會是由戰後一代到三代坦克火炮口徑越來越大,坦克戰鬥全重越來越重的發展思路,輕量化坦克或許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在國內有關輕量化坦克的發展一直被開花較晚的99系列主戰坦克升級所掩蓋,直至15式輕量化主戰坦克的誕生,這個概念短時間內掀起一陣討論狂潮,國內許多表述將15式主戰坦克的發展定位為引領國際坦克發展潮流,這或許充分說明了國內學術界對於未來坦克發展的一個主流認知定位,即輕量化。
彙總當前國內學術界有關中國產下一代坦克發展思路,主要集中在火炮口徑小型化、戰鬥全重小型化、新防護技術和超資訊化幾個方面。縱觀全球,坦克的火炮口徑由早期的75mm,拓展到100mm,再到今天歐美主流120mm,中俄主流125mm,火炮的口徑是越來越大,甚至還有人提出140mm和152mm口徑的設想。對於坦克設計來說,火炮口徑的不斷增大,意味著火炮體積的不斷增加,火炮體積的增加直接影響到車內空間的科學運用;未來坦克火炮口徑的減小,最直接的紅利就是增大車內空間,使得坦克內部可以更加合理、科學的設計資訊化裝置,從品質和數量兩個方面實現同步拓展。
15式輕型坦克不僅僅在重量上輕量化,口徑也選用了新型105mm口徑火炮
隨著坦克戰鬥全重的增加為了保證機動性,只能將發動機的功率不斷放大,直至當前國際主流的1500馬力發動,發動機大功率放大並不是越大越好,功率越大坦克的喘振現象越突出,同時功率增加導致油耗增大,為了保證作戰行程,坦克的體積隨之也越來越大,陷入一個此消彼長的技術旋渦中。因此想要實現坦克尺寸小型化,提升戰場通過能力和投送能力,坦克的尺寸限制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降低功率,從而附帶降低坦克的載油量和發動機的尺寸;結合新防護技術提升坦克的防護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坦克戰鬥全重,達到重量與尺寸同步降低的目的。
當前現役的主流主戰坦克戰鬥全重普遍超過60噸,部分型號達到了驚人的70噸,陸地機動已經達到大多數國家橋樑最大承載重量極限;同時對於空運坦克也帶來極大的困難,一架戰略運輸機一般只能攜帶一輛主戰坦克,而且要進行空投作戰的話,當前的技術水平限制在30以下,根本沒有哪個國傢俱備空投主戰坦克的能力,也就是說,未來要實現坦克空中投送,首要解決的就是尺寸和重量問題。故而,這一發展思路或許會出現在未來坦克上,美軍也在研製輕型坦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前不久,央視在節目中披露出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四代坦克發展思路,那就是全電坦克概念。這一概念是由中國中科院院士坦克專家臧克茂院士提出,該坦克概念構想,中國下一代坦克採用全電技術,包括坦克履帶是由電力驅動,大口徑主炮也被電炮取代(很可能是指電磁炮);另外坦克防護裝甲也實現電裝甲原理,在防護等級相同的情況下,厚度和重量大大低於傳統裝甲,可以有效的減輕坦克的戰鬥全重。
目前,現代主流坦克炮的發射初速約為2000米/秒,射程介於2000米-4000米之間,而電炮的發射初速理論上可以達到8-9千米/秒,射程可達到8-10公里;這對於坦克發展來說,可謂是跨時代發展,使得坦克的打擊範圍衍生到大部分現役主流反坦克導彈的射程之外,極大的壓縮了反坦克武器的打擊效能,當前確立的空中優勢或將就此終結。
按照央視的說法,中國正在研製全電型主戰坦克,如果訊息屬實,那麼中國下一代坦克將是毫無爭議的第四代坦克。從公開的全電坦克設計構想來看,有關輕量化的概念也適用於全電坦克概念,突出的是技術的跨越發展。
全電坦克概念技術發展瓶頸
從全電坦克發展概念來看,其技術實質就是新穎的全電動力系統。因為從火炮、坦克裝甲到驅動方式,全部都是由電力來推動的,沒有一個可靠的全電動力模組,後續的技術發展將無從談起,也就是說突破坦克動力模組將是最先解決的先決條件。
中國在艦船全電推進方面研究取得巨大突破,負責研究的馬偉明團隊還曾提出全能艦的概念,雖然燃氣輪機實現了在艦船和坦克上的同步使用,但新興的全電推進動力只有英國人在艦船上試用,結果並不怎麼樂觀;中國產全電推進電力系統發展汲取了歐美髮展的經驗教訓,在可靠性上得到提升,但想要移植到坦克上,儘管理論上具有可行性,但實際操作中無論尺寸縮小,功率設定等一系列問題都是攔路虎,至少目前看起來並不樂觀。
中國產艦載電磁炮海試
個人推測,全電坦克概念中所提到的電炮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指電磁炮,就目前公開的國內電磁炮發展現狀,也就是年初出海適航試驗的艦載電磁炮,從外部尺寸來看,火炮的尺寸安裝在坦克上還是有些太大了,重量也是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後續要在坦克上使用還需進一步小型化設計。
所謂的電裝甲防護原理就是,當反裝甲武器擊中裝甲後,主裝甲將爆炸產生的射流阻擋,射流在電裝甲內部的磁場作用下形成環狀的金屬流,最終分散射流達到保護坦克的目的。這種新型裝甲技術還處於理論階段,實施付諸實施還需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央視披露的電裝甲原理圖
總而言之,全電坦克概念想要從理論最終轉變成現實,所有的技術問題都集中在"電"上面,只有完全解決了電的問題,後續的電炮、電裝甲、電驅動才可能成為現實;坦克全身上下都是電,那麼對於全電動力模組的電力輸出功率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沒有足夠的電力支撐,坦克看似高大上的效能指標將無從談起。
總結補充一下
當前,有關第四代坦克的發展概念在學術界並沒有一個普遍的認知,還處於理論探索和探討研究階段,有不少人提出坦克隱形發展,但對於坦克的隱形發展技術並沒有飛行器領域那麼直觀,即針對雷達電磁波波段進行遮蔽即可實現;坦克的隱身更多的傾向於光學、熱成像等領域,看似簡單,但實際實施太難,畢竟坦克的作戰範圍大多都在單兵光學儀器的可視範圍內。
波蘭推出的PL-01型隱形坦克樣車
俄羅斯將其T-14阿瑪塔坦克定位為世界上第一種四代主戰坦克,但外界似乎並不怎麼認同,其技術創新相較三代坦克有一定的提升,但並沒有給坦克帶來的質的飛越,至少在火力、機動、防護三大核心領域帶來的效應並不明顯;外界如此看待也在情理之中,故而,阿瑪塔主戰坦克更確切的說是最接近第四代坦克的一個發展型號,算是對下一代坦克發展思路的一種實踐探索。
但從國內外學術界的設想中可以看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下一代坦克輕量化發展趨勢。坦克的戰鬥全重發展已經走到了一個極限,未來輕量化是一個趨勢,如此坦克的機動性將得到大幅提升;臧克茂院士提出的全電坦克與輕量化坦克發展趨勢並不矛盾,且從技術角度來看,全電坦克提升將是質的跨越。
未來果真實現全電坦克,中國在坦克領域發展將真正引領國際發展潮流。而且全電坦克的出現或許將顛覆當前的陸戰模式,坦克作為陸戰之王將有很大概率重拾其昔日的輝煌,最主要的是將動搖空地一體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