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有一句話說的好,與其抗議一千次,不如讓轟炸機的翅膀扇動一次,最好還帶上空射彈道導彈。這句話其中所蘊含的真理不言而喻,在軍事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轟炸機依舊是目前人類製造的最快速運載量最大的戰略投送兵器。不管是在核戰爭中,還是常規戰爭中都有著不可小覷的力量。

而這次的大閱兵中,大家已經見到了中國軍事科技在各個方面開花結果,這都是這幾十年來依靠引進、自研以及微電子晶片技術長足發展帶來的綜合效應。但是唯一比較遺憾的是,我們的遠端戰略轟炸機依舊是使用的老式的轟6,即便是現在魔改為轟6K戰神,或者是最新的將航彈艙魔改為大油箱的遠端戰略版轟6N,都不能掩蓋轟6垂垂老矣的事實。

轟6是俄羅斯圖16轟炸機的改進型,而圖16只是一型中型轟炸機,機體的已經決定了無論如何魔改也無法當做真正的遠端轟炸機,甚至是戰略轟炸機使用。就算轟6N經過大油箱和加油裝置確實能飛到萬米航程,滿足了一定的戰略需求,但是其不具備隱身效能,是否能夠完成一系列的戰術突防任務呢?能否保證機載的導彈和各種裝置的順利投放呢?說簡單點還是要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才能出動,現在不能核常兼備打擊的轟炸機猶如瘸子,實戰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從速度上來說,轟6也只是亞音速,遠不如圖160這樣的高空超音速轟炸機,曾經也傳出引進"逆火"和"熊"的聲音,但是最後都不了了之。畢竟這種轟炸機是國之利器,一旦引起最終將受制於人,而在現在各種武器都進入20時代後,為何轟炸機一直悄無聲息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憋大招,我們的轟20正在蓄勢待發。早在2015年日本學者就認為中國正在研究一型遠端戰略轟炸機,2016年空軍司令馬曉光也披露了轟20的存在,那麼這款猶抱琵琶半遮面到底為什麼遲遲不出現呢?

大家應該還記得2018年5月8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釋出的而視訊中疑似轟20的戰鬥機,大家普遍判斷這架飛翼佈局的,類似於美國B-2的隱形轟炸機會是轟20的主要設計方向,而轟20的難點也集中體現在這裡:

1、超音速和隱身的矛盾

B-2是美國冷戰時期的產物,所以只是高亞音速戰機,雖然設計的時候主要是作為戰略突防,但是在美國多種核打擊手段之下,戰略核轟炸就顯得不那麼重要,B-2更大的作用反而在使用精確制導的常規武器進行戰術突防,在對方的防空網上撕出一個口子。而中國研製轟20起點必然不能是亞音速,一定是超音速隱身轟炸機,但是看看圖-160就知道,超音速很難採用B-2的隱身飛翼佈局設計,是要隱身還是要超音速這個矛盾如何解決,是轟20的難點之一。考慮到未來在衝破島鏈的時候需要對重要的軍事基地或目標進行戰術級別的精確打擊,個人認為隱身能力更為重要。

2、超臨界機翼問題

眾所周知現在民航很多飛機都在使用超臨界機翼,與普通翼型相比,超臨界翼型的特點是前緣鈍圓,上表面平坦,下表面在後緣處有反凹,且後緣較薄並向下彎曲,而B-2也是使用的這種構型,在閱兵中最新展示的攻擊2無人機也採用了超臨界機翼。

但是問題來了,作為飛翼佈局用超臨界機翼要比傳統大展弦比佈局難上太多了,目前是否克服這一氣動外形問題還未可知,但是既然當時能放出大概外觀,個人認為應該有初步的方案,但是也許還處於風洞測試的試錯階段。

3、發動機佈局和隱身問題

這可能是阻礙轟20出現的最大攔路虎,隱身問題既要考慮隱身材料,也要考慮發動機尾噴和進氣道的問題,同時也和發動機的設計息息相關,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從J20的隱身材料來看,相關技術是有的,但是大型轟炸機和重型戰機是不同,大航程、大載油量、以及載彈量導致機身面積和機內容積都無法和戰鬥機相比,隱身問題尤其是發動機相關問題,可能還需要有突破性的技能成果才能比較完美的實現。

因為核常兼備的轟炸機不同於其他裝備,更新換代慢,一個經典的構型往往會服役很長時間,這就要求轟20的設計要力求完美,要有打贏未來戰爭的能力,設計中不能急於求成,不能遇到問題想一些"歪點子"來解決,而是要力求能夠真正發揮隱身突防、遠端戰略轟炸的既定作用,否則單純為了搞出一個轟20反而得不償失。

所以還請大家耐心等待,相信慢工出細活,最後在精雕細琢之下出來的轟20,才能是真正取代轟6的國之利器。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南海門戶萬安灘孤懸大海深處,四周有越佔島礁,我們能守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