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打響。戰役過程中,志願軍第5軍134團3營8連在連長李保成的率領下,堅守在上甘嶺597.9高地,斷水斷糧14天,8連依舊將戰旗樹立在597.9高地上。戰旗傷痕累累,破爛不堪,佈滿381個彈孔,而它見證了一場偉大的戰爭,見證了一場不朽的歷史傳奇。

這場戰役就是上甘嶺戰役,火力極其懸殊的一次戰爭,美軍派出超於志願軍20倍火力,炮火連天,土石被炸松兩米以上,地上修建的工事全部損毀,美軍基本將陣地夷為平地,為什麼還是沒有攻下上甘嶺?

上甘嶺戰役背景

1952年10月,當時蘇聯對中國援助早已到達,中國志願軍有足夠能力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當時的朝鮮戰場也處於陣地相持階段,種種跡象都似乎都在暗示,中國志願軍掌握了大部分地面作戰主動權,這對於美軍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美軍指揮對此進行密切關注,而長期大規模軍需投入,使得美國民眾紛紛抱怨。二戰也才剛剛結束不久,不論美國還是中國民眾,都一直被戰爭的硝煙所籠罩,對和平生活很是嚮往,迫於國內外和平壓力,美國向中國隱秘傳達了和平談判的意願,但美國害怕國內外的和平壓力導致在談判桌上處於不利地位。這時,駐韓聯合國軍司令範弗裡特提出進行小規模戰鬥,挽回美軍的被動地位,扭轉局面。

遠東美軍司令克拉克決定採用此建議,為了避免被動局勢繼續發展,範弗裡特建議採納第9軍團代號為"攤牌行動"計劃。為了改善金化城以北局勢,建議將作戰地點設在此處,恰好在該城以北地區第九軍與中國志願軍都設有工事,並且兩軍工事相距不遠,但在這段短距離東北面有一座高地,哪裡志願軍對美軍威脅較大,如果美軍能將其引出山頭,他們不得不退向更遠距離的工事進行防禦。再加上美軍軍備十分先進充足,美軍對此次小規模奪回主導權的戰鬥十分樂觀。

上甘嶺戰役過程

這場戰鬥終於在1952年10月14日打響,美軍以40架飛機、320多門大口徑火炮,27輛坦克的強悍火力,攻打在五聖山前沿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第135團兩個連防守的陣地,炮攻十分密集,平均每秒鐘六發炮彈落地,炮彈一個接一個,陣地上泥土紛飛,陸地表面工事全部被毀,躲在地下坑道的志願軍戰士能清晰感受到大地被炮轟的強烈震動,就像漂浮在狂風暴雨海面的一艘無助船隻。炮彈轟炸的餘震熱浪衝擊著坑道,即使有上層泥土單薄保護,仍有戰士被震傷,震死,志願軍戰士毫無招架之力。

陸地工事被毀,志願軍第135團根本無法與指揮所取得聯絡,也得不到指揮部派兵支援,眼看美軍轟炸越來越猛烈,電話班副班長牛保才冒著生命危險去檢查電話線,電話線哪能經得起炮火一次又一次摧毀,最終身負重傷的牛保才用身體連線電線才得到短短三分鐘的通話時間。美軍炮彈火力密度前所罕見,已經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高水平,而美軍著名的“範弗裡特彈藥量”就是在這場戰鬥中產生的。

接到上級指揮,第135團7連2排排長孫佔元親自率領突擊排進行反擊。老兵回憶:“敵人在把他腿打斷情況下,他仍不下火線。他自己端著機槍來掩護戰士繼續戰鬥,最後抱著手雷,滾到敵群,和敵人同歸於盡。”就憑著志願軍不怕死的精神,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第一天進攻中什麼也沒得到,傷亡已達到600多人以上,志願軍傷亡也達到500多人,表面陣地全部被毀,彈藥基本全部耗盡。

15日,美軍又增派兩個團四個營兵力,對上甘嶺附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兩個陣地輪番進攻,火力全開,陣地幾度差點失守。如果陣地失守,後方200多公里陣地將無法防禦。戰士們堅決貫徹“堅守陣地,寸土必爭”原則,團結作戰,頑強抗爭,陣地失而復得。

16日至20日,美軍多次向上甘嶺增援,韓軍也加入戰鬥。19日凌晨,通訊員黃繼光主動請求擔任爆破任務,美軍攻勢不減,多處負傷,彈藥耗盡的黃繼光用身體擋住了敵軍的射擊孔,光榮犧牲。從14日開戰到20日,短短7天時間,美軍佔領表面陣地,上甘嶺高地承受了人類戰爭史上空前密集的炮彈攻擊。短短几天,志願軍傷亡近4000人,美軍傷亡也有2000多人。

美軍陸地炮火進攻猛烈,志願軍陸地正面作戰明顯是不明智的選擇,隨後戰役第二階段轉入最艱難的坑道鬥爭。志願軍戰士隨時可以與反擊部隊裡應外合,攻擊美軍,這對美軍是一大威脅,對付坑道美軍想盡了辦法,採用炮擊吊射坑道口,煙燻火燒,施放毒氣等手段,試圖將志願軍趕出或封鎖在坑道內。轉入坑道的戰士克服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不斷給試圖封鎖坑道的美軍以沉重打擊,不斷收復失地。

10月30日夜,志願軍開始決定性反擊,戰鬥進入第三階段防禦鞏固階段。11月1日,聯合國軍依舊不減炮攻強度,當日發射炮彈12萬發,傷亡1500餘人,毫無收穫。志願軍不斷增援,死守陣地,用身軀,血肉阻擋敵軍進攻。失地收復,陣地死守,這場美軍計劃的“小規模戰鬥”最終在11月20日結束。

這場戰役是 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敵軍在一個多月時間內向兩個高地,只有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開炮190萬餘發,最多的一天30萬餘發。出動戰機3000多架次,投彈5000餘枚,炮彈殘骸堆積成山。我軍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土石被炸松2米多,陣地寸草不留,成為一片焦土。志願軍參戰人數達到4萬多人,傷亡1.15萬人,美軍6萬多人參戰,死傷超過我軍傷亡。上甘嶺戰役美軍投入軍備遠超志願軍,也做好充分戰略規劃,為何最後卻一直攻不下上甘嶺高地?

上甘嶺為什麼能守得住

面對敵軍有備而來,志願軍又是如何守住上甘嶺的呢?14日,美軍直接進攻,我軍直接就被打暈了頭,直接往前衝,電話線也被炸燬,沒辦法聯絡到前線,缺少了指揮,我軍損失慘重,陣地連連失守。戰士們明白麵對美軍火炮,不可能和他們硬剛,只能轉入坑道戰,隨著我軍坑道防禦逐漸完善,志願軍傷亡也逐漸減少。上甘嶺高地戰場狹窄,上山道路較陡,聯合國軍衝山頭只能用步兵,而我軍在山頭的兵力,火力裝備到位,山上作戰也是我軍最擅長的。作戰戰略部署的及時變更給美軍帶來不小損失。

隨著蘇聯對我軍兵力武器裝備的支援也已抵達,雖不及美軍裝備可觀,但在防禦上也是非常給力。志願軍絕對服從命令,堅決遵循拼盡全力守衛陣地的原則,用自己身軀,血肉堵住敵軍炮口。上甘嶺戰役中我軍湧現出許許多多英雄,他們不怕犧牲,只為保衛陣地。戰士們鋼鐵般意志,堅守陣地,與敵拼死精神給了支援志願軍戰士極大地鼓舞。

上甘嶺戰役打出了軍威國威

上甘嶺戰役中戰略部署的及時調整,給我軍抗擊美軍密集火力極大信心,使得我軍戰略戰術達到極大提升,為以後作戰提供更多經驗。同時,這次勝利守住陣地的戰役打出了國威軍威,在與美國進行談判中我軍腰桿子挺直了說話。之後的朝鮮戰爭中,美軍再也沒有向我軍發動營以上級別戰鬥,也基本穩定了朝鮮戰爭最後戰線。秦基偉將軍說到:“上甘嶺戰役不僅從軍事上打擊敵軍信心,也打出了我軍的指揮藝術,戰鬥作風以及團結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讓美國真正認識了中國人。”

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志願軍的殊死搏鬥,使上甘嶺成為一道不可攻破的防線,創造了奇蹟,打出了震撼世人的精神: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的奉獻精神,不屈不撓,團結一致的拼搏精神,英勇頑強,血戰到底的勝利精神。

飄揚在597.9高地主峰的這面戰旗,早已破爛不堪,留下的381個彈孔,是歷史的見證,是中華兒女為國奉獻的見證。戰旗早已褪色,永不褪色的是戰旗上彈孔痕跡,是不朽的精神。向上甘嶺戰役犧牲戰士致敬。

18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俄配合默契軟硬兼施,硬是將印度從美國懷裡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