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戰是一種非常廉價,同時殺傷力又極大的武器。不過因為這種戰術的不人道,所以一直被世界各國所排斥。相信我們對於細菌戰的第一印象,就是當初日本的731部隊,這支部隊到處抓捕中國老百姓,用他們做活體實驗,其中甚至有毒氣試驗、凍傷試驗、活體解剖等等。對於這些試驗的細節實在不便描述,只是有731部隊的人員留下的一個句子可以看出一二:
“鮮血流如注,活體解剖軀盡空,五臟秤上動。”
其實,除了日本使用過喪盡天良的細菌戰以外,在朝鮮戰場上,美國人也曾對志願軍投下過細菌彈。這直接導致了67軍軍長李湘陣亡,他也是抗美援朝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
1952年1月27日夜,志願軍第42軍的陣地上空,突然出現了大量美軍飛機。負責偵查的戰士發現情況後,立刻讓駐守在附近的志願軍儘快隱蔽。沒多久,美軍飛機就投下了許多炸彈,但令人奇怪的是,這些炸彈落地後都沒爆炸。剛開始前去檢視的志願軍以為這都是啞彈,所以就沒過多理會。
一天後,42軍第375團的一名叫做李廣福的戰士,發現陣地周圍出現了很多蒼蠅、螞蟻等昆蟲。他覺得非常奇怪,因為朝鮮的冬天非常冷,按理來說不該有蟲子出現才對。
於是,李廣福給上級說出了這一奇怪現象,上級對此很重視,派出了不少戰士對周邊繼續偵查。結果375團的其他戰士發現,陣地周圍果然出現了大量昆蟲,最多的一個地方蟲子已經黑壓壓的一片,跟旁邊的白雪對比起來非常明顯。
這時候志願軍高層已經明白,美軍這是看自己戰事不利,開始用細菌彈了。
1952年3月,美軍已經將細菌彈的投放範圍擴大到中國本土,在撫順、安東等地區相繼發現抗寒性極強的蒼蠅、蜘蛛等昆蟲。不久後,鼠疫、霍亂、傷寒等疾病開始在志願軍後方,以及多個縣市地區爆發,無數人因為昆蟲叮咬患病。
時任42軍軍長的吳瑞林,立刻著手安排防疫工作。他讓戰士們將看到的昆蟲全部掃在一起就地焚燒,同時還把全部毒蟲的標本送往後方司令部。司令部為此成立了志願軍防疫委員會,並向全軍傳送了42軍提交的報告。
不僅如此,因為細菌戰是一種不人道的作戰方式,所以不少美國人也對此深惡痛絕。吳瑞林特地在前線陣地上架起一個高音喇叭,每天都用英文向對面喊話,揭露美軍發動細菌戰的暴行。
當初在第9兵團政治部工作過的劉祿曾還說過:
“我告訴美軍俘虜,這都是你們國家搞下來的細菌彈。他還不相信,抓起一個小螞蟻就吃了,結果拉肚子拉了三天三夜,我們就把他送去醫院救活了。然後這個俘虜氣得不行,天天說著永遠不相信美帝國主義。”
1952年3月18日,中南海西花廳的燈整整亮了一宿,這代表周總理又是一晚上沒睡覺,這種日子在近2個月來已經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
第二天,周總理釋出了《關於反細菌戰》的指示,很快,當時國內的340萬支鼠疫疫苗和9000磅消毒劑就被緊急送往前線。同時周總理還繼續下令,全國加班加點,再趕製1000萬份鼠疫疫苗。而人民解放軍防化兵學校,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建立的。
有了後方的支援,前線志願軍戰士們開始逐一進行疫苗接種工作,接種率達到了百分之百。不僅如此,我們還給450萬朝鮮平民接種了疫苗,就連那些美軍戰俘也給打了。全軍上下成立了各種防疫隊98個,偵查哨和監視哨6000多個,有效遏制了戰場上的病菌傳播。由於把水燒開可以殺滅細菌,所以中國人喜歡喝開水的習慣也是在這一時期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