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宣告,所有資料及圖片均來自公開網路,所有分析均為個人觀點,不存在洩密問題。

又到看帥哥的時間了,這篇我們把目光從帥氣的面龐往下移,看槍。

依據是輕兵器放出的幾張高精度大圖(目前寫新步槍的文章大多用到這幾張圖),再加上一些現場圖。《輕兵器》雜誌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主管、中國兵器工業第208研究所(兵器裝備研究所)主辦的,也就是新槍的研製單位,權威性無可置疑 - 當然圖上這把實際上還是樣槍,在一些細節地方和最後的受閱用槍還有些許差別。因為精度足夠高,角度也正,準確度至少能有90%吧。

真是由衷地讚歎,中國終於也有這麼漂亮的步槍了。從槍身編號看該槍的型號應該叫QBZ-19式,不過官方還沒公佈,還是先稱作新步槍吧。我們從槍口開始品鑑一下這支藝術品。

槍口

新步槍的膛口裝置和95式比較接近(也很像HK416的),都是帶4條縱向加強筋的喇叭型消焰器,抑制槍口焰和揚塵的效果比M-16的鳥籠型要好。新槍的槍管比較短,槍口焰會相當大,所以看似普通的消焰器效率必須提高。

95式的消焰器為精鑄成型,但鑄件品質不算好,加強筋比較容易被碰壞。新步槍的消焰器顯得更厚實,後面的4個細環變成了3個粗環,上面的圓形凹坑用於固定消音器。前端加入了鋸齒成為攻擊頭,緊急時可以進行格鬥或者破窗拆門,這也說明它的強度很高。

在槍管後方有刺刀座,依靠T型突筍和QNL95式多用途刺刀手柄上的T形槽咬合,這和95式/03式的設計相同,只是新槍短突型的刺刀座距離槍口距離很近,刺刀可能得特製。

新步槍的導氣管伸出到護木之外,氣體調節器呈三角體,也非常厚實,頂端有一個金屬圓環,把子彈頭插入就可以旋轉調節,有1、2、0三個位置,分別對應正常使用的小孔、惡劣環境的大孔和發射槍榴彈的閉氣狀態。95-1式的設計類似,但是圓環貼近槍身,操作起來沒新槍便捷。

護木

新步槍的護木為聚合物材質,這也是國內第一款採用浮動槍管設計的突擊步槍,和G36、HK416類似。

嚴格來說導氣式步槍因為導氣管和槍管是硬連線的,不能算栓動狙擊步槍那樣真正的浮動槍管,而應該稱為浮動護木 - 就是護木以及上面加裝的附件和槍管沒有任何物理接觸,護木的負載受力或者熱脹冷縮都不影響槍管的射擊精度。

在護木和槍管之間可以看到還有一個厚厚的夾層,這可能是M4上的那種隔熱層,減小槍管過熱對握持護木的影響。護木上方每側有2條散熱槽,底部還有5對散熱孔。

> 連槍管都浮動了,今後應該再也看不到槍口掛磚頭的景象了吧。

在護木的造型上有三處安全設定,即下圖用藍色線段標註的位置。護木前端下延突出,可以擋住握持的手繼續前伸誤觸到滾燙的槍管。護木後段上下兩個斜面端部也有加厚的凸起,增強握持感,避免手指滑到後面被隨動拉機柄打到。這樣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有效保護射手的安全。

上世紀90年代設計95式時國內還沒有標準化導軌介面系統的概念,因此95式和03式要加掛槍榴彈發射器甚至是一支戰術手電筒都顯得既繁瑣又累贅,戰術附件擴充套件性飽受詬病。

新步槍在護木和機匣頂部裝有全長的固定皮軌,護木兩側和底部則預留了3處安裝位置,可以通過2顆螺絲再安裝一小段皮軌,用於搭載戰術手電、紅點瞄準具、垂直手柄等各類附件。

對這樣的安排有不少軍迷還覺得不滿意,認為保守了,只有像M4 MWS和HK416那樣在護木四面裝滿全長皮軌才夠現代化,甚至應該配備更先進的M-LOK介面系統。

> 大家期待的是這樣

但是不得不說,大家平時在槍械雜誌、視訊裡見到的那些通透的全長M-LOK看著很炫,卻都是民用系統,參加民間比賽或者打一場半小時的戰術可以,高強度的軍事行動是不夠格的:單是隔熱防護就無法做到持續射擊後仍然可以握持護木或者提槍做戰術動作;洞開的四周也會讓槍管受到過多外界的影響。靶場和戰場的區別是很大的!

美軍目前採用四面皮軌是因為這十幾年他們基本的作戰模式就是特種作戰+城市巷戰,單兵需要更多附件支援。而我軍配備的新式制式步槍主要用於常規高強度野戰,單兵在良好的作戰體系支援下配備光學瞄準具和一兩件附件已經足夠用了。不可能上百萬兵員人人都是特種兵,過多的附件既增加槍重也是沉重的經濟負擔,不符合中國的國情軍情。

> 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軍通常也只在M4上安裝一部ACOG瞄準鏡、一具AN/PEQ-15鐳射瞄準指示器和一個垂直握把

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次特種兵方隊的短突在護木下方配備了垂直握把,而有諜照流出新步槍還有一個精確射擊型號,它的八邊形護木側面就採用了M-LOK介面。基於模組化設計的新步槍完全可以通過更換護木元件實現更大的擴充套件性。

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新型垂直握把,除了常見的握把和腳架功能,它的頂部還集成了單兵系統控制模組。起初大家都以為這是一部紅外鐳射瞄準指示器,央視採訪中放到這裡時戰士的解說也忽然中斷了,沒介紹下去。

但從央視視訊中可以看到在模組正前方有一個尺寸很大的“PTT”按鈕,而沒有任何光學視窗,PTT就是“Push To Talk”通話按鈕,用於單工通訊系統的接收和傳送切換。這個控制模組的功能類似於法國FÉLIN未來士兵系統中FAMAS G2步槍上的那個固定手柄,上面有遊戲機控制手柄一樣的單兵系統操作按鈕。唯一不解的是為什麼要把這PTT三個字做得這麼大,還塗成大紅色,有點過於醒目了。

垂直握把在西方無論是軍隊還是民間都有非常廣泛裝備,但把通訊控制系統安裝在這裡還是非常罕見的。這個位置在槍管之下又貼近槍身,連線牢固不易損壞;重心低,可以幫助抑制槍口跳動;握持的左手食指和大拇指可以同時操作多個功能按鈕,戰鬥機般的“手不離杆”啊,人機工效非常高。

新步槍的機匣可以看到相當濃厚的AR系影子,它也採用了上下分體式機匣設計,由前後兩枚銷釘固定。

按照AR的結構,拔下後面一枚銷釘即可把上機匣向上翻起進行保養,而且無需拆卸光學瞄準具。

而95式的設計則有點反智,固定瞄準鏡的燕尾槽(下圖橙圈)和槍身是一體結構,每次保養分解時必須拆下光瞄,保養完後需要重新校準瞄準鏡,相當麻煩。

新步槍採用了雙面快慢機,左右手都可以操作,0-2-1(保險-連發-單反)佈局,轉動角度90度,比AR系的180角反應速度快,也便於手小的人不離握把單手操作。唯一稍顯遺憾的就是快慢機推杆是光溜溜的,沒有任何增加摩擦力的表面處理,全槍其它細節都處理得非常精緻,包括握把上的紋理,唯獨快慢機有點簡陋。

新步槍和AR系的彈匣釋放裝置及拉機柄設定不同,因為導氣方式和彈匣結構都不同。新步槍的彈匣採用傳統的前掛後卡式固定,彈匣卡榫緊貼扳機護圈,在卡榫右側有一塊突起的撥片,扣扳機的食指往前一推就可以解脫,實現單手快速換彈匣(又一處優秀的人機工程設計)。拉機柄位於拋殼口下方,也是我軍習慣採用的隨動式拉機柄,品質輕,拉動和手動復位方便。拉機柄和拋殼口位置較高,說明沒有采用G36那樣的懸掛式槍機。

彈匣同時相容95式的標準彈匣和一種長得非常像馬蓋普PMAG的新型彈匣。這種彈匣主體為聚合物材質,彈匣底版和抱彈口是金屬的,帶有觀察槽,由託彈板上的紅點對應1、3、5三個餘彈標識,這也是中國製式步槍彈匣上首次採用餘彈顯示功能。

在拋殼口後側有一塊凸起的導殼板,使彈出的彈殼偏轉飛向右前方,避免滾燙的彈殼接觸射手臉部或者身體。導殼板也幾乎是現代步槍的標配了,一個小凸起解決彈殼燙人的大煩惱,但是我軍過去的步槍上一直沒有設定,新步槍終於開始重視這一問題。

再來看機匣的左側,在彈匣上方有一個長方體的凸起,位置、大小都和AR系幾乎一模一樣,這是用於在閉鎖狀態時容納迴轉式槍機偏心銷的空間結構。

不過AR系機匣的槍機部分是圓形的,而中國產新步槍卻是8邊型,一直延申到槍托都是這個形狀。我的理解這樣可以增大槍機元件四周的空間,容納更多火藥殘渣或者外界雜質,加大散熱能力,還能增強機匣強度。而且新步槍的機匣明顯更緊湊,尤其是下機匣的高度比AR的小很多,顯著降低了全槍的火線高度。軍迷們一直詬病95式的火線過高,現在新步槍的解決方案可謂耳目一新。

新步槍主要依靠光學瞄準具進行瞄準,可放倒的機械瞄準具將作為備份,堅固的上機匣蓋提供了很長的瞄準基線。參閱官兵手中的新步槍至少配備了兩種瞄準具。一種是白光瞄準具,據說是丹東迅鐳科技的產品,3倍放大倍率,在頂部旋鈕外圍了一圈光纖導光管,收集環境光投射在分劃上,使標線亮度和視野匹配;低亮度環境則依靠氚光管照明,功能接近於美國現役的ACOG瞄準鏡。

另一種則是特戰部隊配備的武漢高德紅外產IR5118輕型紅外瞄準鏡,根據展會介紹,它可以通過wifi傳輸視訊影象,支援拐彎射擊,作用距離300米,通過垂直握把上的控制模組或者鏡身上的單滾輪操作。

在技術兵種方隊的新式衝鋒槍上還出現了全息光學瞄準鏡,也就是說這次手持新式步槍的參閱官兵全員配備了光學瞄準鏡,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新變化。

新步槍恢復了正統的有託設計,抵肩部位和槍管後座方向位於同一條軸線上,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因為要容納復進簧,槍托不可向兩側摺疊,採用伸縮式設計,大尺寸的釋放按鈕位於下方,按壓方便。

採用伸縮槍托不僅僅是為了縮短全槍的攜行長度,更可以適應不同射手的臂長,以調整到最舒適的扳機摳動距離。槍托整體寬大厚實,底板上有橡膠襯墊緩衝後座力。聚合物的材質貼腮舒適,無論寒區還是熱帶地區使用起來都比金屬槍托要強很多。

看看新步槍的表面處理細節,和過去的粗糙的中國產槍械相比有質的飛躍,造型簡潔現代,線條流暢硬朗,採用了新材質和新工藝,做工精湛細膩。

下圖中綠色為新步槍採用複合材料的部位,比例相當大,有效減輕了重量,增加了強度。

小結

在十一之前,廣大軍迷對於新步槍並不是十分期待,因為保密工作非常到位,大家以為新槍會是這樣的 - 遠看像SCAR,近看是AK:

而最終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新步槍完全出乎意料,充滿了驚喜。很多軍迷也馬上開足馬力給新槍找爹,還真找到不少,SCAR的模組化概念、HK416的消焰器、G36的浮動槍管、M16的護木外型、AR系的槍機結構、M4的伸縮槍托,以及皮軌、M-LOK、PMAG彈匣、ACOG瞄準鏡等等,彷彿是現代先進步槍的合集。

有人說這是到處抄襲,我說長得像就對了。這些技術、設計似曾相識,因為它們都是現代步槍發展的趨勢和精華,沒有理由為了強調特色就拒絕先進。過去我們的輕武器總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而這支博採眾長的新步槍真是拿著放大鏡也難以找出一個糟點,這樣的設計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這也意味著新一代的中國輕武器設計師已經走出了設計、生產、使用脫節,閉門造車,讓人適應槍而不是槍適應人的怪圈,不再一味追求極致指標而忽略人機工效,趕上了世界潮流。新步槍概括起來有這幾個特點:

模組化 - 標準步槍、短突擊步槍、精確射擊步槍構成的槍族通過更換槍管和槍機元件就能改變構型(甚至口徑);標準化導軌介面終於和世界接軌,可以根據任務靈活搭配附件。

人性化 - 上下機匣分離、瞄準鏡免拆卸、雙面快慢機、彈匣卡筍撥片、拋殼口導殼板、垂直握把控制組件、護木凸起、餘彈顯示等強化人機工效的設計貫穿全槍,處處為戰士的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著想。

資訊化 - 新步槍不再只是戰士手中的一支武器,通過先進觀瞄裝置、垂直握把控制組件、頭盔夜視鏡、單兵資訊終端、單兵電臺等資訊化裝置的無線互聯,步槍也具備了獲取戰場資訊、指示目標、控制通訊的功能,融入到單兵作戰系統當中,成為戰場網路的一個資訊節點。

最後這一點尤其難能可貴,在世界現役步槍中都是走在最前列的,沒有花裡胡哨的外觀和宣傳,只有實用化和實戰化的系統整合。

現在唯一還不太清楚的是新步槍配套的彈藥,據說也是全新的,當然還是5.8毫米口徑,因為彈匣通用。而目前美國和俄羅斯都已經開始轉型研製新一代大口徑子彈,美國是6.8毫米,俄羅斯是6.7毫米,將搭配新槍以及聚合物彈殼、埋頭彈等新概念技術,以擊穿防護等級最高的防彈衣為目標。我們的5.8毫米新步槍會不會剛服役就落伍了呢?

> 俄羅斯6.7毫米OTs-124機槍樣槍,槍托已向右摺疊

追蹤世界先進技術的發展,我們要居安思危,不過這樣的威脅尚且遙遠。美俄的大口徑子彈第一階段都只准備用於機槍,目前在技術上、資金上都還有很多困難,前景不明朗。以新步槍的模組化設計,更換槍管和槍機元件也可以適應彈藥的重大改進,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新評論
  • 1 #

    空軍:看有新飛機!海軍:航母!075!火箭軍: DF41!陸軍:哇,換新槍了!

  • 2 #

    彈匣座往下拉長些與扳機護圈齊平就好看了,可惜我們彈匣上邊不象M16彈匣是平直的,沒有又長又深的彈匣座,總看著就象彈匣插在一根細棍上,好單薄的感覺。

  • 3 #

    還是喜歡無託,相關技術改一下95就好了

  • 4 #

    新衝鋒槍居然還是燕尾槽啊...彈匣像是五點八的五十發四排供彈彈匣啊...機瞄和伸縮託的結構和工藝很像零六沖的長家貨啊...

  • 5 #

    老美的步槍好看我覺得和那個槍身彈夾位置多出一截有關係,我們的步槍都沒有那一截

  • 6 #

    大哥,圖片不要亂找。

  • 7 #

    新步槍真漂亮,看了就舒服,效能想必不會差,中國軍工好樣的,祖國萬歲。

  • 8 #

    標準型槍管短了,美帝都考慮換6.8了

  • 9 #

    很喜歡81那樣的摺疊託 或者m4那樣可調式

  • 10 #

    我只想要戰術手電和瞄準鏡,夜視儀。

  • 11 #

    19式怎麼象人家南韓陸軍的制式槍啊?

  • 12 #

    新槍在高原高寒怎麼樣,比印度槍好嗎?

  • 13 #

    彈夾再改進些就好看了

  • 14 #

    我也是喜歡95式步槍

  • 15 #

    新槍設計一切用於實戰,注重人性化、資訊化,科技含量緊追國際潮流,太好了。至於顏值嘛,武器首先是用於嚴酷戰爭環境消滅敵人,保護士兵,弄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不切實際。

  • 16 #

    還是我們新步槍,95-1步槍好,時尚漂亮,侵透力強。

  • 17 #

    局座:對於武器裝備,顏值即戰鬥力!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為了發現中國殲-20,印度空軍要升級蘇-30戰鬥機!核心是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