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出敵不意,攻敵不備,是爭取作戰主動權,進而奪取戰役、戰鬥勝利的有效手段。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中,擔任高平戰役南線作戰任務的廣州軍區第42軍,在軍區前指的指揮下,從廣西龍州縣向越軍發起進攻。

部隊兵出佈局,途經東溪,沿著越南的4號公路,出敵不意地從側後直插高平市,打得越軍措手不及,使得越軍第一軍區第346師師部和高平省軍事指揮部極為驚恐。這一招,從整體上震撼了越軍在高平戰場的防禦體系,迫使其不得不倉惶調兵彌補漏洞。

因為在戰前,擔任高平省作戰任務的越軍第346師判斷:解放軍將集中兵力兵器從高平省北面的廣西那坡縣、靖西縣發起攻擊,因而將部隊主力部署於北部戰場,以河廣縣和茶靈縣為主要防禦方向。

越軍在這兩個方向及縱深的河安縣,分別部署了步兵第246團、第677團,以及炮兵第188團。42軍從南線以高平市為目標實施快速突擊,使得復和、重慶、河廣、扣屯、茶靈、廣淵等地越軍後方受到嚴重威脅,令其呈現了不同程度的動搖。從而創造了在越軍防禦體系中心開花、從裡向外發展進攻的有利條件。

切實掌握敵情,知其強點與弱點之所在,是達成出敵不意,攻敵不備的基本前提。過去,中國和越南是友好鄰邦,越軍是我們的友軍而非作戰物件,因而我們對越軍研究甚少,對其戰術特點並不十分清楚。部隊開到廣西邊境後,迫切要求熟悉敵人各方面的情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部隊透過現地勘察、組織觀察、派遣偵察、調查詢問、審訊俘虜和收集敵軍檔案等多種方法,獲得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和資料。經過對得來的情報和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基本上掌握了敵情和地形。

42軍指揮所瞭解到,從我國佈局關至越南石安縣城東溪有一條簡易公路,曾經通行過拖拉機;該方向守敵不多,東溪附近約有4個連,那蘭只有武裝公安和民軍七、八十人。根據這些情況,42軍決心使用快速穿插部隊從佈局出擊。

因此收到了出敵不意,攻敵不備的效果。如果對敵情、地形不甚了了,甚至被敵人的一些假象所迷惑,對敵情判斷錯誤,那不但談不上達成出敵不意,而且可能貽誤戰機,甚至吃虧。

爭速度搶時間,是達成出敵不意,攻敵不備的關鍵所在。此次作戰,124師快速穿插部隊乘126師突破順利,奪佔東溪的有利時機,以坦克為先導,搭乘步兵,晝夜兼程,邊打邊插。穿插時,步兵、炮兵、坦克兵、工兵等諸兵種混合編隊,互相支援,交替掩護。

部隊發揚了不怕流血、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不顧敵人的阻擊、伏擊和襲擾,前仆後繼,攻擊前進。當橋樑被炸,道路被淹,車輛無法前進時,步兵即由乘車改為徒步,繼續穿插。全體指戰員忍飢渴,排艱難,連續穿插三晝夜,攻擊前進80公里,以神速的動作突然出現在高平城下,完成了從南線合圍敵人的任務。

成功地運用聲東擊西戰術,是主力出敵不意地達成戰役穿插任務的重要原因。 戰前,124師部署在水口方向,並於春節前在水口東側的羅回地區進行了諸兵種協同的實兵實彈戰術演習。這就給越軍造成了我軍主力將從水口方向突破的錯覺,吸引敵人將其注意力放在水口方向,加強了該方向的設防。

作戰開始之後,124師與126師以及加強的坦克,卻突然從佈局出擊,經東溪上4號公路直插高平,這就完全出乎敵人意料之外。

1979年2月17日6時40分,42軍主力124師、126師在佈局關發起攻擊的同時,擔任助攻任務的125師猛攻水口,直逼復和,從正面牽制了越軍;配屬42軍作戰的43軍129師也在那花方向積極出擊,直逼靠茅山,向七溪發展進攻。

由於主攻部隊和助攻部隊互相配合,全線出擊,使越軍搞不清楚哪裡才是我軍的主攻方向。直到124師經東溪上了4號公路,向高平攻擊前進時,越軍346師才於18日匆忙調遣其預備隊851團2營、3營9連,特工20營和一個“冰雹”反坦克火箭連,到高平南側的博山地區倉促組織防禦。但是為時已晚,我軍奪取高平已成定局了。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9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被限制自由的情況下開創的經典理論-錢學森和他的工程控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