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叫法,相同的是,這一職位相當重要,他負責一個國家的軍事防衛力量建設,國家的強大與否,某種意義上往往取決於國防部的各項工作建設和國防部長對自己職務的深刻認識。
所以,這一重要職務一般都是由德高望重、能力突出的軍隊領導人擔任,國家成立之初,也都有選擇那些軍事能力很強的開國元勳來坐鎮,那麼,中國人民共和國自1954年設立國防部後,歷任國防部長的都有哪些開國將帥呢?
第一任:彭德懷元帥(1954年-1959年)。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彭德懷元帥馬上協助毛澤東等領導人投入到國防建設中,1954年設立國防部,自然選擇在國內外都有著崇高威望的彭大將軍來擔任國防部長。1959年廬山會議以後,彭德懷元帥被解除了這一重要職位,老帥飲恨掛甲屯。
第二任:林彪元帥(1959年-1971年)。
廬山會議後,元帥中排名第三的林彪接替第二元帥彭德懷,成為第二任國防部長,也是任職最長的一位國防部長,單論能力,林彪是足以勝任這一職務的,也就是這段時間,林彪身兼數職: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迎來了他政治生涯的巔峰,1971年,九一三事件發生,讓人唏噓。
第三任:葉劍英元帥(1975年-1978年)。
九一三事件後,國防部長的職能被相對削弱,之後幾年,這一位置是空缺的,一直到1975年,才由“呂端大事不糊塗”的葉劍英元帥繼續擔任,也就是這個時期,葉劍英元帥協助華國鋒力挽狂瀾,再一次使國家安定,展示了自己突出的能力。
第四任:徐向前元帥(1978年-1981年)。
低調內斂、軍中威望很高的徐帥是第四任國防部長,1978年接替葉劍英,以國務院副總理之職兼任國防部長,以年逾古稀的高齡繼續為國家的國防建設發揮自己餘熱,徐帥是十大元帥中擔任過國防部長的四位元帥之一,徐帥之後,再沒有開國元帥擔任這一職務。
第五任:耿飆(1981-1982)。
耿飆是一位沒有軍銜的將軍,上將的資歷和戰功,只是授銜時不在軍隊工作,故而沒能評上軍銜,但耿飆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軍事、經濟、外交都是一把好手,當時又以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常務委員、秘書長等職短暫兼任國防部長一職,是幾位開國元勳中任職最短的一位。
第六任:張愛萍上將(1982年-1988年)。
1982年11月,72歲的張愛萍上將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在此期間,他建議並組織領導了我軍機械化集團軍試點工作;親臨現場組織指揮潛地導彈和地球同步衛星發射;加強我軍的資訊化建設,對“銀河”巨型計算機、軍用漢字系列微機等資訊裝備的研製給予極大支援,為國防科技的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七任:秦基偉上將(1988年-1993年)。
秦基偉將軍參加過兩次授銜儀式,1955年首次授銜,被授予中將軍銜,是177名開國中將之一;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進行第二次大規模授銜儀式,秦基偉將軍時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後又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位高權重,被授予上將軍銜,一代傳奇戰將遠離了硝煙,繼續在國防事業這個“大戰場”上為新中國“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