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個個手握鋼槍,注視前方,彷彿隨時準備躍然而起,然而他們已被凍成冰雕,再也沒辦法站起來了。 ——李士瑜
前言七十年前,在漫天白雪的雜樹叢裡,一支美軍正小心翼翼地前行著。突然排頭指揮官的一聲大喊,眾士兵打起精神準備作戰。時間過去許久,卻未聽到對面放出一槍一炮。等回過神來再定睛一看,遠遠望去只瞧見對面數百名士兵臥在雪中,槍指前方,卻一動不動...
此場景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長津湖戰役的某一處作戰中。長津湖一戰,我軍被凍死、凍傷的人數比戰鬥傷亡的人數還要多。然而冰雪可以冰凍我們的軀體,卻無法冰凍我們的熱血,這一處作戰的連隊之後也被譽為代表軍人精神豐碑的“冰雕連”。
長津湖戰役自仁川登陸後,美軍採取南北雙面夾擊朝鮮人民軍的戰略,越過38線,迅速佔領了平壤,使人民軍主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雖然擁有著充足過冬物資,但美軍在這溫度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依舊難以忍受。他們蜷縮在鵝絨被中,幻想著長官麥克阿瑟答應他們在聖誕夜前,保證讓他們回去和家人共度晚餐的承諾。為此,大家的臉色還不算難看。
然而,他們殊不知在老虎門前拔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1950年11月初,中國人民志願軍急調第9兵團入朝,擔負東線作戰任務。這次作戰初步以分割美聯合軍隊伍,包圍每一部分將其圍殲的戰法進行。
11月27日夜,美軍第1師和美步兵第7師共十萬大軍綿延50公里向前進軍。正當走在兩山之間的一條小路,突然兩山傳來無數吶喊聲,中國志願軍將毫無準備的美軍分割成了5個部分。至此,雙方軍隊展開了為期近一個月的激烈戰鬥,最終美軍殘部利用海路逃跑,朝鮮東北部的美聯合軍也被全部驅逐。
經此一役,雙方人員都損失慘重。在長津湖一戰,志願軍戰鬥傷亡19202人,凍傷28954人,凍死4000餘人。美軍傷亡約1萬8千人,凍傷七千餘人,凍死數百。
從凍傷凍死的資料中不難發現,當時的氣候環境有多麼惡劣,但兩軍就天氣狀況的傷亡人數差距也未免太大了吧,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志願軍的禦寒情況l 輕裝上陣
很多人都認為這一戰凍死凍傷那麼多人更多是因為衣服問題。網上曾有這樣一個說法:因為戰況緊急,當時從江蘇、安徽、浙江這些南方地區調入的志願軍沒時間更換厚衣服,因此穿著單衣就殺入了朝鮮。而火車經過瀋陽時,瀋陽部隊緊急調集過冬物資往火車上扔,但其數量根本不足,所以才導致了之後大批次的凍傷。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第9兵團是領到了冬裝,並不是全部都以單衣進軍。而東北軍區也確實把所有庫存的棉衣都拿出來提供給了第9兵團。在第9兵團進入朝鮮後,後勤部也源源不斷在為第9兵團輸送棉衣等物資。這樣來看,棉服供給應該是跟上了的,為何還有大批次的凍傷情況呢?
根據《抗美援朝戰爭後勤經驗總結資料選編:軍需類》一書中的記載,第9兵團的棉服物資存在未及時發放到一線部隊的情況。也就是說,雖然棉服供給時跟上了,但戰況緊急,有些一線部隊並沒有拿到棉服。
這是否是根源呢?我們來分別看一下第9兵團三軍的棉服裝備情況。
20軍
根據當時的兵團物資分發記載,在長津湖戰役之前,第9兵團的20軍就從瀋陽運走了35090件棉服,6400雙棉手套和27178雙棉鞋以及31000頂棉帽。雖然這些配額不足以分發20軍的5萬人,但20軍入朝後,後勤部不斷輸送冬裝,基本在長津湖戰役前冬衣配給已經到了不缺的狀態。
27軍
首先給27軍派發的冬裝物資從賬面上來看應該是不少的,根據《第九兵團冬裝分發情況》的資料來看,第9兵團27軍棉大衣獲得了近4萬件,棉帽5萬多頂,棉皮鞋棉背心都充足配齊。其次,27軍入朝後,後勤部也在不斷輸送冬裝物資。最後,27軍入朝到長津湖戰役開始這小十天的一段時間內,應該有充足時間給志願軍發放冬衣。
26軍
相較其他兩軍凍傷情況,26軍相對要好很多,就棉衣來說,缺口應該不大。
總的來說,至少在這些記錄上來看,棉衣的配給數量應該是比較足夠的,但這其中也存在兩個問題。第一,迫於戰時緊急和運力的問題,確實有未發放到一線的情況存在。第二,雖然棉衣棉服是足夠了,但有記載寫到棉帽、棉鞋這些物資並未得到足數的補充。很多兵團拆被子來做襪子、手套和耳罩來禦寒。
長津湖人煙稀少,冬天啥都沒有,再加上糧食運輸又成問題,各個部隊平均斷糧時間都是兩天以上。人除了衣物上的禦寒,食物的熱量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志願軍那會別說熱量了,連吃飽都成問題。
說一個數據,你就知道全軍有多少人在捱餓了。根據後勤部的計算,按照十一個軍來看,僅糧食供應就需要一千五百臺車才能讓全軍吃上飯。這還不算彈藥補給和其他物資補給。但在當時入朝汽車不過七百多臺,再加上敵軍的飛機轟炸的汽車損毀,最終的運輸車就更少了。
另外,就算糧食到位,志願軍也難以生火做飯。在當時,我軍空中力量比美軍薄弱得多,每天美軍的飛機就在天空偵查、盤旋。若我軍生火,那無疑是暴露自己的位置,引來美軍飛機的狂轟亂炸。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軍萬不敢生火取暖,更不敢生火做飯,只能一口雪一口食物來果腹。
l 缺乏禦寒防凍經驗
前文我們有提到,入朝的第9兵團絕大部分都是南方人。這導致他們沒有在高寒地區生活的經驗,並且在匆忙的入朝途中,也沒有做充分的防寒教育。這一點也將加劇了凍傷的情況。
比如,在北方生活的人都知道,當你在已經在冰天雪地中被凍了很久,那回到暖和的地方是不能直接去烤火的,而要先讓體溫慢慢恢復才能接近這樣的高溫。然而,很多士兵因為太冷了,直接去烤火,很容易加劇凍傷的情況。
相比之下,美軍的物資就好很多了。他們身著羊毛衣、絨手套、防寒防水的軍靴,睡著鵝絨睡袋,烤著火,吃著最好的軍用罐頭。就這樣配備的物資,美軍還是凍死數百,凍傷七千。由此可以想象,我國志願軍打得有多麼艱辛了。
冰雕連我軍即便面對這樣的極端情況,依然奮勇作戰,便出現了我們開頭講述的那一幕。
我軍由三個連129人組成的小隊在戰區埋伏了數天,大家都穿著單薄的棉服、啃著被凍硬了的食物,趴在雪裡時刻準備著敵軍來犯。
然而天氣太冷了,大家慢慢已經感受不到手腳的存在,但誰都不敢動,誰也都不敢睡,只能保持警惕地睜著眼看著對面。一是因為怕睡著耽誤戰機,二是怕一閉眼就再也起不來了。
直到敵軍終於來了,大家卻保持著時刻作戰的樣子一動不動。
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在電報中寫道:“戰鬥打響後,該連無一人站起,到打掃戰場時發現,全連幹部、戰士呈戰鬥隊形全部凍死在陣地上,細查屍體無任何傷痕與血跡。”
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有這樣一個場景,美聯合軍從凍住的志願軍身上發現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我愛我的親人和我的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看完信的美聯合軍把信放了回去,意味深長地看了所有被凍死的志願軍。面對這樣的敵人,美陸戰一師師長奧利弗史密斯卻不知道說些什麼,只是心中感到麥克阿瑟應該慶幸,我們沒有越過鴨綠江,然後端正的敬了一個軍禮。
倖存老兵周全弟在異常寒冷的長津湖戰役中,有一位斷臂斷腿的親歷者,他就是倖存老兵周全弟。
七十年前,周全弟身著單薄棉衣在雪地裡埋伏敵軍了三天三夜,等衝鋒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已經被凍得無法動彈了。為了保住性命,醫生不得不把他凍死凍壞的手腳切除,那時的他才16歲。
周全弟
七十年後,這位老兵用鏗鏘有力的聲音說道:“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26軍77師231團 一營二連戰士 周全弟 向祖國報到!”然後用斷臂敬了個軍禮。
結語長津湖一戰,第9兵團在條件極為困難的狀態下依然出色完成了作戰任務。拿下了三八線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打的美聯合軍節節敗退,一舉扭轉了朝鮮戰爭的大局,成為這場戰爭的拐點。雖然我軍裝備不如人,但我軍擁有旁人沒有的鋼鐵意志和無畏精神,讓我們致敬這些最可愛的人,致敬一直守護我們的中國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