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抗戰時期,八路軍在河北作戰的故事。
話說,1939年時,在河北中部領導作戰的軍分割槽司令員楊成武率領麾下的一分割槽的一、三團和三分割槽的二團接連在雁宿崖和黃土嶺兩次戰鬥中,擊敗日軍。特別是在黃土嶺戰鬥中一舉擊斃敵中將旅團長阿部規秀以下千人,取得大勝。
兩次戰鬥中,紀亭榭(1964年少將軍銜)、唐子安和曾雍雅(均為1955年少將軍銜)指戰員協力作戰,狠狠打擊領導敵人。戰鬥結束後不久,在保定的楊成武收到了敵人的一封來信。
楊成武將軍有記日記的習慣,晚年在他的回憶錄中,講述了這封信的內容。根據將軍的回憶,信是由敵人駐張家口的警備司令小柴寄出的,經由八路軍的五回嶺情報站接收。這封信除了寒暄問候外,小柴表達了“我們與閣下同屬人類一分子,本無私仇,作戰只為吃飯”的觀點,還對楊成武麾下的英勇善戰表達了敬佩。此外,這信中還詢問了楊成武能否告知自己在兩次戰鬥中被俘虜的日軍士兵的具體資訊,並用試探的口氣詢問,能否將戰場上戰死的日本士兵埋葬。
曾雍雅將軍
楊成武回憶說,讀完來信後,在場的諸位八路軍都笑了。日本一個司令官提出打仗就為了混飯吃的觀點著實可笑。此外,八路軍不像日軍,對於日本戰俘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來給予優待。而那些戰場上被擊斃的日軍也會得到埋葬。
唐子安將軍
換句話說,小柴的這封信純粹多此一舉,即便他不提出埋葬倭寇屍體的要求,八路軍也會盡力那麼做。楊成武遂覆信一封,駁斥了對方認為的打仗是為了吃飯的觀點,同時表示自己會優待戰俘,而且已經將戰死日本兵的屍體埋葬。
這些內容見於楊成武將軍的回憶錄,是當年他在河北領導抗戰歲月的真實寫照。當時的日本軍隊以被俘虜為恥辱,這些士兵回到原來部隊後被毆打、歧視甚至存在被殺死的情況。當時的抗戰進入到了相持階段,八路軍優待敵人俘虜,而敵人卻會虐待自己的士兵,這個中差別讓人唏噓。
楊成武將軍回憶,當時日軍的一些基層士兵和軍官也有厭戰情緒,有的心裡壓力還很大。當時有一個日軍特務官長某次喝醉了酒,居然拍著桌子大喊,赤軍(指八路軍)不殺戰俘,給飯吃還給煙抽,我佩服他們。而桑木(日軍軍官名),卻要殺自己士兵,是註定要失敗的。
這個故事,足見在當時的一些河北日軍對八路軍的人道主義精神是很佩服的,他們也在心裡認為這場非正義的戰爭不會勝利。
而這類故事在電影《太行山上》中也有反應,當時厭戰的被俘的日本士兵被阿部規秀逼迫跳進火中自殺。這類情節並非作者杜撰,而是確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