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這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造成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也是關係人類命運的大決戰。這場由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納粹分子發動的戰爭席捲全球,世界當時人口總數的80%的20億人口受到波及。那為何美國總統杜魯門要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呢?

1946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由蒂貝斯上校駕駛的一架B-29型轟炸機飛向了廣島上空,投下了一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頃刻間發出了令人眩暈的強烈白色光芒,廣島市區上空隨即發生震耳欲聾的大爆炸,整個城市瞬間升起了蘑菇狀的煙雲,接著幾百根火柱把廣島市變成了火海。

8月9日,美軍向長崎投下了名為“胖子”的原子彈。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投下的原子彈不光毀壞了市區的建築,當日就有7.815萬人死亡,而廣島全市只有24.5萬人口,一下就死掉了三分之一。長崎約有60%的建築物被毀,傷亡8.6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37%。美國想日本投下2顆原子彈是有2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美國為了縮短第二次世界大戰,減少傷亡。5月8日,二戰罪魁禍首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督促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卻置之不理,拒不投降。

因此杜魯門決定在1946年秋季向日本本土發動進攻,以徹底剷除日本法西斯。想要攻佔日本本土不是說說就可以的。這其中的困難何其艱辛,畢竟在4月6日,美日兩軍已經在沖繩島展開了一場持續3個月的戰役。

雖然美軍用1500艘戰艦、2000架飛機、40萬大軍團團包圍了沖繩島,制海權和制空權也牢牢掌控在手中,可是日本守軍面對毫無任何希望的戰爭還能夠拼盡全力,無人投降。最終美軍傷亡人員超過7萬人,日軍有超過12萬人士兵和平民戰死或被俘。

這次戰役美軍看似美軍勝利了,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役中傷亡最大的戰役。甚至都沒有舉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沖繩戰役的血腥陰影,讓美軍深深的明白,在強行登陸日本本土,絕對會面對日軍瘋狂的抵抗,傷亡自是不可估量。

當時日本頒發了《國民抗戰必攜》,要求所有的日本國民抱定本土決戰的決心,為保衛本土而戰。輸掉了太平洋戰爭的日軍將領,竟提出了“舉國玉碎”的決戰計劃。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估計,日本國內還有300多萬軍隊,9000多架飛機,加上一億國民的誓死抵抗,如果強行登陸,就算是勝利了,美軍至少要犧牲100萬人,這個代價太大了,促使了杜魯門使用原子彈來儘快結束戰爭。因為原子彈所要殺死的生命,要比它所能挽救的生命少得多。

另外一個原因是根據所査閱的資料證明,在原子彈研究初期,美國就選擇了日本作為實驗物件。隨著原子彈研製成功,選擇人口集中,沒有遭到普通轟炸的城市,才能方便科學家觀測原子彈威力。還有美國迫於議會強大的壓力也不得不使用原子彈,因為研製這兩顆原子彈耗資巨大,花了20億美元,“曼哈頓工程”僱傭的人數曾一度達到12.9萬人之多。負責人也說不能讓它浪費了,要發揮出它的應有價值,給美國人一個交代。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核武器用於實戰,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效應,之後氫彈,中子彈的研製也相繼成功。核武器確實能壯大美國軍事實力,可是對於世界和平來說,就像是在身邊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美國使用原子彈不是必要的軍事手段,而是充分考慮了利益。真的希望世界能夠持續和平,共同發展,不要再有毀滅性的戰爭,這樣只能一損俱損。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為何在中途島大敗?山本犯了一個兵家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