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24日在波茨坦會議上,繼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與斯大林會面...當得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沙漠試驗場爆炸成功後,杜魯門總統將訊息悄悄的告訴斯大林,美國研製出來了一種新型武器,殺傷威力非常巨大...斯大林聽聞之後只是“哦”了一聲(另一種說法是,斯大林回答到:你應該用它去打擊日本人。),杜魯門總統的的話外音是:美國已經掌握了原子彈,在軍事上處於絕對優勢,同時也在警告斯大林不要在歐洲和遠東做的太過分,不要在波茨坦會議上和戰後世界格局上要價太高,這也是美國對世界進行的第一次“核威脅和核訛詐”!但斯大林並沒有理會杜魯門,而是回到蘇聯後立即命令加緊核武器的研究!
蘇軍攻克柏林,也預示著冷戰的開始。美國為何在1949年蘇聯爆炸第一顆原子彈之前,沒有消滅蘇聯的這個問題還是有必要分析一下,首先是:蘇聯的軍事力量在二戰結束時軍事力量處於第一次巔峰狀態,全軍兵力總員額超過了550萬人,後備力量也超過了500萬人、各型坦克超過了3萬輛、包括火箭炮、迫擊炮在內的各種口徑的大炮超過了10萬門、作戰飛機也有上萬架之多,兵力部署在歐洲有400萬人,遠東有150萬人(對日作戰)這樣強大的軍事力量緊靠原子彈是消滅不過來的,搞不好在歐洲的這些蘇聯軍隊有可能閃擊已經滿目瘡痍西歐!而當時的西歐根本沒法抵擋,只能是投降,政府首腦再一次流亡海外。
那時間的世界級領袖都是抽菸的,約瑟夫和溫斯頓都是老煙槍。
第二個原因是:蘇聯領土太大了,有2200萬平方公里,而美國當時原子彈數量太少,到1950年才有229枚,並且都是原子彈核當量太低,就這麼一點原子彈消滅蘇聯大城市都不夠,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而且當時也沒有洲際導彈,只有戰略轟炸機,可問題是蘇聯當時的空中力量很強大,防空網的密度也很高,轟炸機執行任務太危險,削弱了打擊蘇聯大城市的能力...若是蘇聯拼死一搏對於歐洲來說就是更大的浩劫。
著名的永恆經典照“勝利之吻”。
第三點:二戰結束後總算迎來了和平,這個時候美國政府再去打仗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包括歐洲在內人們已經極其厭戰了,誰挑起戰爭誰就要下臺,1950年開始的“東北亞戰爭”還沒結束,杜魯門總統第二次競選就失敗了,而艾森豪威爾的競選口號之一就是要結束戰爭...可見當時美國人對於戰爭的討厭程度!
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代號叫做:南瓜������������1949年8月29日爆炸成功,從此蘇聯有了對抗美國的底氣,也使得冷戰持續了40年之久。
通過上面的分析,美國在1945年~1950年這個期間肯定有核打擊蘇聯的計劃,但是種種原因的限制未敢實施,而蘇聯也在這個時間內加緊研製出來核武器,從國際政治和地緣政治角度上來說,蘇聯研製出來核武器也確實保衛了世界的和平!因為有了“核恐怖平衡”的相互遏制世界才有了戰後70多年的整體和平與全面發展。
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的展廳,裡面有“依諾.阿蓋依號核轟炸機、“小男孩”和“胖子”的模型,在原子彈的模型介紹展板上有這麼一段話:波茨坦會議期間,杜魯門總統婉轉的告訴斯大林大元帥,美國掌握了原子彈,但斯大林大元帥好像不知道總統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