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地面部隊裝備發展緩慢,除研製和採購費不足,也是感到自己在亞洲大陸上除蘇軍外已無對手。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同美、英、蘇、德等國相比裝備日益陳舊,火炮至少落後20年,坦克也落後10年以上。
以“陸戰之王”坦克的水平來看,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引進英、法坦克進行研究,1929年才生產出第一種國產八九式輕型坦克。1934年日本研製成九五式輕型坦克,共生產1250輛,是侵華和入侵馬來亞的主力之一。該型坦克重量7.4噸,裝配1門37毫米炮,裝甲僅為6至12毫米,雖輕便靈活卻有火力弱和防護力太差的弱點,1939年在諾門坎之戰中不堪蘇軍坦克一擊。
1937年日軍又推出一款主力坦克“九七式”輕型坦克,在諾門坎之戰後生產1500輛,成為裝甲兵的主力。日軍將九七式與九五式搭配稱之為中型坦克,其實按歐美的標準它只能算輕型。該型車重15噸,裝甲6至3毫米,早期型裝配57毫米短管炮,後期改為裝配47毫米反坦克炮。
為有效進行登陸作戰,日軍於1942年還製成“特2式內火艇”其實是重10噸的水陸坦克,其炮塔裝37毫米口徑炮。該車裝甲僅6毫米,被美軍輕蔑地稱為“一捅就開的鐵皮罐頭”。1943年日本吸取德國技術,研製出重18噸、裝配75毫米炮的“四式戰車”,卻未組織批次生產。
美國軍工業雖以發展海、空裝備為主,陸軍裝備的投入也很充足。太平洋戰爭開始時美國未準備大規模陸戰,只裝備了460輛配備37毫米口徑炮、重13噸的M2輕型坦克。戰時美國參考歐洲戰場經驗,於1942年研製出M-4“謝爾曼”坦克。這種坦克重33噸,裝配76毫米口徑反坦克炮,火力不及蘇、德的中型坦克,對付日本坦克卻綽綽有餘。
它採用亨利一福特倡導的生產線原理,能大批次生產並降低成本,機械可靠性又是各國坦克中最好的。戰爭末期美國研製成41噸重、裝配90毫米口徑炮的M-26坦克,效能優異卻未趕上多少作戰機會。
美日步兵武器方面的差距,在戰時也不斷拉大。日軍長期裝備明治三八式步槍、大正十一年式機槍(中國人稱“歪把子”),因看到其6.5毫米口徑子彈殺傷力差,1940年開始生產77毫米口徑的九九式步槍和九六式輕機槍。不過工業材料不足產量較少,“三八大蓋”還是標準裝備。日軍對沖鋒槍長期不重視,認為其射擊不準又浪費彈藥,堅持“百發百中勝過百發一中”的原則。透過對美實戰日軍才感受到自動火器差,1943年研製出“百式”衝鋒槍,也未能大批次生產。
戰前的美國因和平主義思想嚴重,未給陸軍換裝新裝備,如士兵用槍主要是1903年式步槍。戰爭開始後,美國作為世界上頭號槍械大國立即組織大量生產1936年便定型的MI伽蘭德半自動步槍,產量達500萬支。該槍的缺點是重量大(43公斤),精度和射速卻在當時世界步槍中堪稱第一。為保障步兵之外的人有輕便用槍,美國還生產了M1卡賓槍(重27公斤)600萬支。美軍裝備的衝鋒槍主要為“湯姆遜”和M3A1,分別生產了140萬支和60萬支。全部裝備自動、半自動槍械的美國兵實施近戰時,子彈投射量大大高於靠手拉槍栓的日本兵。
美軍裝備的優勢,還體現在通訊裝置方面。1942年以後摩托羅拉步話機作為“步兵通訊器”普及到了班排,良好狀態下無線通話能力可以達到4公里。步話機的普及,使美軍步槍、機槍、支援火炮、坦克、艦炮乃至飛機都成為一個協調的作戰整體。日軍只是聯隊(團)或加強大隊有無線電臺,基層作戰單位就只能靠徒步傳遞命令或“通訊基本靠吼”,組織指揮水平與美軍根本無法相比。
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陸軍基本作戰單位為師,日本為師團。日本師團有多種編制,按戰時最基本的日本師團與美國步兵師對比,也可看出裝備差距巨大。
如上圖的表格所示,只表現出了雙方裝備數量的差距,而實際上,質量差距也很大。日軍師團主要裝備36門75毫米口徑山炮與12門75毫米口徑野炮,美軍師屬火炮為12門155毫米口徑榴彈炮和36門105毫米口徑榴彈炮。美軍坦克多為中型坦克,日軍裝備的均為輕型坦克。以火力投射力計算,一個美軍步兵師超過十個日軍甲種師團。美軍行動又系全部機械化,日軍主要靠徒步和騾馬。
在戰爭期間,美軍共組建了81個步兵師和16個裝甲師,對日戰場卻主要是面積不大的島嶼爭奪戰,沒有大規模的陸戰場,因而美國陸軍主力投入歐洲,在太平洋戰區只保持20至30個師,並有4個師的海軍陸戰隊。此外,英聯邦軍(包括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印度)也投入了30個師以上的部隊參加緬甸和南太平洋地區的作戰。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有51個師團,多數用於中國戰場和關東軍,此外還儲備了56個師團的裝備。戰爭期間日本損耗的陸軍裝備與生產量基本相當,而1945年春最後的大動員時陸軍師團擴大到169個,導致大量新部隊武器嚴重不足,多數炮兵沒有炮,步兵也往往是幾個人才有一支槍。
看到本國資源和工業能力的弱點,日本軍部曾喪心病狂地想出一些如細菌武器、化學武器等廉價的制勝奇器。不過日軍終究沒有敢對美國使用生化武器,是害怕遭受對手同類武器更可怕的報復。
武
器作為戰爭的重要因素,是一個國家工業和科技水平的結品。日本曾依仗明治維新後的工業進步欺凌貧弱的亞洲國家,然而它挑戰美國則屬不自量力,“乞丐與龍王比寶”,縱然僥倖獲得初勝也終歸會大敗。
附錄:日本陸軍師團、旅團編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陸軍編制比較混亂。中日戰爭初期,1個日軍師團下轄2個旅團、4個步兵聯隊(團)、1個炮兵聯隊、1個騎兵聯隊,兵力在2萬人以上。1938年以後日軍按多數國家通行的三三制編制組建“三聯制”師團,直轄3個步兵聯隊、1個地兵聯隊和直屬工兵、輜重、通訊、裝備、衛生和獸醫隊各1個,兵力1.4萬人左右。旅團則作為獨立部隊,不歸各師團管轄,下轄5至6個大隊(營),兵力從4000人至8000人。戰爭後期,日軍因裝備不足又組建簡編師因,下轄2個旅團而不轄聯隊,每旅團轄5個大隊,全師團12萬人,火炮等重武器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