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51年夏初,兩輛軍用吉普車上載著幾名表情嚴肅的軍人一路急速向北行駛。這幾名面帶嚴肅的軍人,其中就有負責指揮志願軍第3軍團的王近山,而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偉人的急召,讓他們幾人回國報告180師損失慘重一事。

一週後,偉人又單獨在中南海召見了60軍軍長韋傑,當時已值深夜,但因180師兵敗一事,偉人沒有絲毫睡意,見到韋傑後,看出韋傑的慚愧,對他說:先不講責任,咱們是調查研究,就先說下損失人數和當時的情況。為了儘快調查清楚事情的始末,就作戰過程與傷亡情況,偉人與韋傑談論到凌晨兩點。

在談話快結束的時候,偉人還特地對韋傑說,180師損失慘重一事,各級領導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能只推在一人頭上,應該就這件事吸取教訓,想辦法將這個損失降到最小。

對180師損失慘重一事,無論是韋傑還是彭老總等人,都一直耿耿於懷。尤其是軍長韋傑,這件事都成為了他的一個“心結”。

因為180師的損失是志願軍傷亡最嚴重的,是很多人都無法想象的,傷亡實在太大了,一萬人的部隊最後僅剩了四千人。

180師損失為何如此嚴重?那段塵封的歷史又是怎麼一回事?本期影片,就一起來了解下180師那段沉重的歷史。

韋傑原本是61軍的軍長,但因原60軍軍長患了胃病,無法指揮作戰,上級領導這才臨時決定將韋傑調往60軍擔任軍長。在這之前,韋傑還在軍校學習,命令來得比較突然,也是剛接手不久,所以對180師的作戰情況等了解得並不比王近山多。

但是時間緊迫,韋傑與王近山來不及與部隊磨合,只能邊打邊看了,因此從一開始,180師的這次出征就 蒙上了一層陰影。

1951年3月,組建志願軍第3兵團,並將韋傑調任60軍軍長一職,指揮部隊入朝作戰。

1951年4月,志願軍發動了第5次戰役。根據美軍的作戰特點,領導們商討出最終戰略方案,採取逐步後撤、節節阻擊的戰術方針,並下令各兵團在後撤時,應留一個師到一個軍的兵力,掩護主力轉移。

然而,在後撤時,第60軍下轄的180師在北漢江南岸,遭遇美軍部隊的割裂作戰,整個師處於三面環敵的不利局勢。再加之通訊手段落後等因素,整個180師與軍部失去聯絡。

彭老總得知戰況後,立即下令要第3兵團派第60軍的第181師和第179師前去救援,然而就在此時,第3兵團的司令部又突遭美軍戰鬥機轟炸,通訊聯絡被炸燬,與各軍隊失去聯絡,無法及時救援180師。

而此時第180師師長,臨陣猶豫,在突圍時不夠堅決,反而錯下了分散突圍的命令。由於救援不及時,指揮不當等多方面原因,造成180師被敵軍分割包圍,傷亡慘重,僅剩師長鄭其貴、副師長段龍章等4000餘人撤出突圍。

我們都知道彭老總愛兵如子,在總結本次戰役的大會上,讓提到180師損失7000人時,直接怒問韋傑:一個師損失整整七千人,你這個軍長怎麼當的,像什麼樣子。事後不久,上級將軍長韋傑撤職,而指揮失誤的第180師師長和副師長則受到軍法處置。

不久後,韋傑從朝鮮回國出任南京軍事學院高階函授系主任一職。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但第180師兵敗一事卻成了韋傑的“死結”。180師雖然歸屬於第60軍,但一場戰爭的失敗不能簡單歸咎到一個人的身上,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周總理曾明確地指出,韋傑對情況的處理是正確的,不應該去揹負這麼大的責任。偉人更是對180師做出如下總結:這次的問題各級都有責任,依我看是仗打急了。

1985年8月,韋傑因為肺癌住進了重症室,因為病情延誤發現得較晚,失去了最後的手術機會。在與韋傑家人商量後,醫院選擇保守治療並對韋傑本人隱瞞了病情,希望他能在晚年保持愉悅的心情。因為不明病情,又整天待在醫院裡,韋傑便忍不住對醫生說:我還有件很重要的大事沒有做,再這麼呆下去,會耽誤事的。

韋傑夫人郭毅忍不住問韋傑是什麼事,讓他這麼著急。韋傑說道:我還有最後一件大事,就是反思180師的失利。韋傑在最後的日子裡,寫下了一份關於180師遭遇巨大損失的資料,堪稱嘔心瀝血之作。

1987年,一代開國中將韋傑與世長辭。歷史已成過去,我們不能站在後來者的角度,對這些偉大的革命家進行指責,一場戰爭的失敗,更不能歸咎到一個人的身上。

如果沒有如韋傑這樣一心為國的軍人,哪來如今的清平盛世,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都是建立在戰士們的血肉之上。向保家衛國的戰士們致敬!

12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對越還擊之孤膽英雄:獨自一人堅守陣地的黃吳榮,最後是何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