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大營鎮一個叫楊莊的村子裡,有一條遠近聞名的“英雄路”,這條路直通一戶人家的高門樓前,門樑上還用燙金瓷磚鑄成了四個大字—“英雄之家”。
不難猜出,這戶人家居住的是一位為共和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功臣,不過他的名字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叫作楊長群。
之所以楊長群的名號不為人知,是因為這位英雄實在過於低調,甚至於在他的身上,人們看不出來任何“英雄氣概”。他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農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桑漢子。
但只要開啟楊長群的檔案我們就能發現,這個看似普通的農民,卻有著相當顯赫的履歷。他曾被中央軍委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榮立一等戰功一次,還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而這些稱號,無一不昭告著人們楊長群的英雄身份。
其實,楊長群是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他的榮譽,正是在越南戰場上獲得的。他最亮眼的表現,就是在部隊的危急關頭用一顆手雷炸掉了越軍的一個營指揮部,還炸死了敵軍一名大尉營長。
而憑藉著這番不可思議的“神操作”,楊長群不僅將部隊從危機之中解救了出來,而且還一戰成名,最終從越南戰場“載譽而歸”。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特殊獎勵外,尉氏縣領導還讓他隨便挑選單位,人事部門也打包票為他“大開後門”。
那麼,既然有著如此待遇,楊長群為何會變成一副農民形象?當初領導讓他隨便挑單位,他到底又是如何做的選擇?
本期文章,筆者將為大家介紹英雄楊長群,回顧他的“英雄之路”。
楊長群出生於1958年,他的父母都是世代耕桑的農民,當時適逢我國最困難的時期,加上楊長群姊妹眾多,所以楊家光景很是不好。
幸好在父母的努力下,楊家渡過了最困難的時候,楊長群也得以茁壯成長了起來。但由於家境太過貧寒,楊長群沒有讀過一天書,他很小就開始幫襯家中,不過這也養成了他吃苦耐勞的堅毅品質。
到了1978年,20歲的楊長群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光榮地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不久後,他就被編入54軍160師478團9連服役,並被分配到了火箭班訓練,執行射手訓練任務。
短短一年以後,南疆烽火燃起,我國正式決定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很快,乙種師的160師也接到了作戰任務,要求在短時間內擴充為甲種師,奔赴東線戰場參戰。
當時甲乙編制的不足已經暴露了出來,乙種師並非全訓師,且多是新兵,可以說打起仗來很是吃虧。不過鑑於中央軍委“快打快收”的意圖,收到命令的乙種師根本來不及訓練隊伍,只能抽調一部分“表現優秀”的新兵進行補充,從而達到甲種師的要求。
而當時在訓練任務中表現相當不錯的楊長群,就這樣被選中,成為了奔赴邊疆的新兵一員。後來在上級的指示下,楊長群被任命為9連火箭班的副射手,並在54軍軍長韓懷智的帶領下奔赴越南,開始接受真槍實彈的歷練。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54軍是出了名的“野”,不僅戰士野,軍長韓懷智更是“野”得不行,經常不按常理出牌。所以在韓懷智的帶領下,54軍幾乎成為了越南人的噩夢,各種出其不意的戰術都令越軍頭疼不已,特別是其出神入化的穿插,越軍更是苦不堪言。
而在屢戰屢勝的戰爭程序和不斷任務執行中,楊長群很快就成長了起來,同時他也奠定了相當充足的信心,堅信自己能夠跟隨這支英雄部隊建立功勳。
到了1979年3月中旬,對越自衛反擊戰基本進入了尾聲,不論是西線戰場還是東線戰場,解放軍都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基本達到了我國出兵的目的。
3月10日,楊長群所在的9連奉命進行最後的清剿工作,以此來為大部隊後撤掃清道路。當天上午,楊長群就和班長袁仁貴兩人負責開道,領著連隊朝著預定作戰地點進發。
由於剛剛連續下過幾天小雨,小路變得泥濘不堪,部隊走得異常艱辛。當時連負責偵查探路的楊長群二人都幾乎寸步難行,他們身後帶著重武器的大部隊,就更不用說走得多難受了。因此,楊袁二人很快就和大部隊拉開了一段距離。
當時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部隊缺乏嚮導,楊長群和袁仁貴只能透過指北針來判斷方向。在指北針的指引下,部隊需要穿過一片水田,但這片開闊水田引起了班長袁仁貴的警覺。
袁仁貴明白,一旦在水田中遭到了敵人的伏擊,那麼隊伍將很難找到掩體,基本上會成為敵軍的活靶子。而且就算衝過水田,也很可能會撞到敵軍的槍口上,屆時照樣是條死路。
所以,趁著大部隊還沒到,袁仁貴便帶著楊長群先行進入了水田,準備儘快穿過水田檢視情況。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袁仁貴在穿越水田時保持了極高的警惕,他舉目遠望,將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水田對岸的山頭上
。突然,袁仁貴看到山頭一塊石頭後邊有個越南士兵正在探頭探腦,看樣子是在偵查大部隊的動向。於是,袁仁貴果斷將槍口瞄準了那個敵軍,隨著一聲槍響,那名敵軍應聲倒地,頓時消失在了石頭後面。
袁仁貴見狀,便興奮地跑過去一探究竟,楊長群也趕緊跟了過去。越過水田後,袁仁貴縱身一躍跳上了那名越軍棲身的石頭,想要看看自己的戰果,然而,還沒等他站穩,迎面而來的就是一排密集的子彈,瞬間他的身上就被打出了數條血注。
這時楊長群還沒來得及登上石頭,子彈就如同飛蝗般砸到了石頭上,一時間土石飛濺,嚇得他趕緊順勢躲在石頭背側的死角里,不敢亂動一下。
要知道楊長群入伍不過才一年,就算隨軍來到了越南戰場,他也沒有真正經歷過多少戰鬥。而此時此刻,死亡離他是如此接近,這於他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一陣槍響過後,袁仁貴已經倒在了石頭上,壯烈犧牲了。眼見班長犧牲,楊長群怒火中燒,想要為班長報仇。但他卻不敢亂動一下,他明白,衝動無異於送死,他需要等待時機。
正好這時大部隊到了,敵軍的火力被吸引了過去,楊長群暫時脫離了危險。只不過,開闊的水田一覽無餘,沒有半點掩體,9連的百餘名官兵完全暴露在了敵人的視野下,他們也開始面臨死亡的威脅。
好在連長金鐘亮經驗足夠豐富,面對如此惡劣的情況,他保持了足夠的冷靜,一邊讓戰士們尋找掩護,一邊組織隊伍展開抵抗,企圖透過集中火力交替掩護,衝出這片死亡地帶。
但狡猾的敵人豈會讓解放軍輕鬆透過,霎時無數子彈呼嘯著朝9連戰士撲去,不少戰士都中彈倒地。
這時,脫身於敵人火力範圍外的楊長群開始鎮定下來,透過石縫,他發現石頭對面不遠處有一個山洞,敵人就藏身於這個山洞中。這時一個大膽的想法湧上了楊長群的腦海中,他想要用手榴彈炸掉這個山洞,以此來掩護戰友。
於是,楊長群掏出了腰間的兩顆手榴彈,找好了山洞所在的方向和距離,看準時機便朝著山洞扔去。只不過,楊長群終究是缺乏戰場經驗,在剛拉開手榴彈引信的瞬間,他便將其丟了出去,結果兩顆手榴彈都被越軍扔了回來。
幸好手榴彈被扔到石頭上彈了出去,爆炸後並沒有使楊長群受傷,而這些都被在對岸指揮隊伍的金鐘亮連長看在了眼裡。
沒有達成目的,楊長群很是失望懊悔,因為此時的他既沒有槍支,也沒了手榴彈,他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戰友一個個倒下。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楊長群突然急中生智,他伸手將犧牲在石頭上的班長的遺體拖了下來,然後從他腰間取出了一枚手雷。看到這枚手雷,金鐘亮心裡一喜,但他也清楚這是最後的希望了。
為了避免楊長群再犯同樣的錯誤,金鐘亮趕緊朝著楊長群大喊:“你慢點扔!”楊長群當然明白成敗在此一舉,所以,他在戰友們的注視下冷靜拉開了引信,然後緊緊握著滋滋冒煙的手雷,停頓片刻後,他才將手雷朝著山洞扔去。
隨著一聲轟隆巨響,山洞裡的密切槍聲立刻就停止了,這時,9連戰士們如餓虎撲食一般就朝著山洞衝去。不一會兒功夫,戰士們就集中火力對山洞進行了打擊,並將洞內的殘敵盡數殲滅。
在之後清點戰場的過程中,人們才發現那個山洞原來不僅是敵人的一個伏擊點,同時還是越軍的一個營指揮所。而被我軍擊斃的指揮人員中,有7名都是被楊長群丟出的那枚手雷炸死的,其中還包括了一個大尉營長。
楊長群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冒死扔出的手雷,竟然會取得如此不可思議的效果。這顆手雷,不僅為班長報了仇,還拯救了整個9連,更是將自己推到了“英雄”這份榮譽的面前。
根據當時中央軍委制定的立功受獎條例:“擊斃或俘獲一名越軍大尉者,即為戰鬥英雄。”要知道,楊長群擊斃的不僅僅有一名越軍大尉,還有其他幾名低銜軍官,這份戰功完全超過了上級給出的獎勵標準。
因此,楊長群的事蹟一經上報以後,廣州軍區當即授予了他二級戰鬥英雄的榮譽,還給他記了一等戰功。之後事蹟傳到中央,楊長群還被共青團中央授予了“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的稱號,一時間享譽無數。
凱旋迴國以後,部隊還組織了一個“英模報告團”,應邀到基層和地方做巡迴報告,宣揚英雄精神。當時楊長群作為了英雄群體中的一員,也隨隊到很多地方彙報,意氣風發的他,當即成為了不少年輕女性心目中的偶像。
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英雄總是最受人崇拜和喜歡的,特別是對年輕女性而言,英雄就是最值得託付的伴侶。因此,楊長群受到了不少傾慕英雄的求婚者,其中不僅有地方企事業單位的單身女工,甚至還有在校女大學生,這讓楊長群一時受寵若驚。
不過,楊長群心裡明白,婚姻不是靠一時喜歡就能幸福的,他絕不能讓自己被頭頂的光環所迷失。因此,對於那些絡繹不絕來求愛的姑娘,楊長群一一予以了拒絕。
和此前的追求者比起來,陸松針是很普通一個女孩,可以說並沒有什麼出色的地方。不過楊長群對此的解釋是,自己也是農民的兒子,他和陸松針才是門當戶對,而只有這樣的婚姻,才能真正幸福。
至於陸松針,她早已透過廣播瞭解了楊長群的英雄事蹟,而且同樣充滿了對英雄的崇拜。因此,在受到楊長群的追求後,她毅然就答應了下來,加之兩人同鄉知根知底,所以很快就結為了終身伴侶。
1983年,楊長群從部隊退役,回到了老家復員。當時縣政府在得知了英雄返鄉的訊息後,特意撥了一項專款,從鎮上修建了一條“英雄路”,直通楊長群的家中。
為了更好地迎接英雄,縣政府還給楊家修了一座高門樓,然後掛上了“人民功臣”的牌匾,可謂極盡讚譽。到了楊長群返鄉當天,縣領導還早早地就到楊家迎候,並張羅了一桌飯菜,準備為他接風洗塵。
不過,到家後的楊長群看著家門口的變化,他的愉快心情頓時被削減了大半。等到進門看到一桌極其豐盛的“接風宴”後,他更是忍無可忍,當即就想拂袖而去,搞得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好在大家的勸說後,楊長群才勉強接受,畢竟那也是大家一片好心,所以他並沒有使得場面太難看。
不久後,政府要為楊長群安排工作,考慮到英雄的影響力和他對國家的貢獻,縣領導決定讓楊長群自己挑選單位,並表示儘可能讓他滿意。
然而,讓縣領導完全沒有想到的是,楊長群既沒有選擇做公務員,也沒有選擇去事業單位,反而是指明要去縣化肥廠看大門。對於這個選擇,領導們卻很難接受,畢竟讓一個英雄去看大門,這怎麼說都讓人過意不去。
但楊長群對此解釋,自己沒上過學,沒有文化,不適合做一些崗位工作。而他當過兵,身體素質好,所以守門工作很適合他。
對於這樣的解釋,縣領導們也不好再說什麼,最終只能同意。於是,楊長群成為了縣化肥廠的守門人,而他的“英雄色彩”,也慢慢被消磨。
後來國企改革,化肥廠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楊長群也因此下了崗。不過下崗後,楊長群也沒有重新找政府安排工作,沒有特殊技能,他就靠做苦力、賣菜、幫人修鞋為生,過著清貧卻充實的日子。
在縣城裡謀生了一段時間後,楊長群便帶著妻子回到了農村老家,重拾種田舊業。為了改善生活,他用攢了幾年的錢承包了鄉里十幾畝耕地,加上自家的承包田,總共二十來畝田地,而這些田地都成為了他的奔頭。
之後的幾年時間裡,楊長群每天就和妻子早出晚歸,忙碌在田野之中。在夫妻倆的苦心經營下,農作物都長得格外好,基本上年年都是大豐收。
只不過,和城裡的生活比起來,楊長群就辛苦多了,這也讓人們很是不解:他明明可以選擇好工作在城裡享福,為何卻選擇來田地裡“遭罪”?這總讓人捉摸不透。
在得知鄉鄰的這個困惑後,楊長群樂滋滋地迴應,雖然幹農活著實辛苦,但和那些在戰場上犧牲了的戰友比起來,自己已經很幸福了。看著田地裡綠油油的莊稼,心裡總是非常踏實,而這也是農民的兒子一輩子都改變不了的幸福感。
就這樣,英雄楊長群在田野裡渡過了幾十年的時間,對於一些不瞭解他過往的人而言,誰也不會將他與英雄相聯絡。
2017年11月一個夜裡,59歲的楊長群因突發性腦幹出血,不幸與世長辭。而這位低調了一生的英雄,也用一種極為低調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也許沒有人去關注一個普通農民的去世,但這位淡泊名利的英雄,歷史沒有忘記他,人民和政府也沒有忘記他。
楊長群去世以後,縣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並且再撥專款修繕了楊家已經破舊的高門樓。這一次,政府用燙金瓷磚在高門樓上鑄刻了“英雄之家”四個大字,意圖向人們宣告,這裡,曾住過一位為共和國做出過偉大貢獻的英雄。
縱觀楊長群的一生,他大部分時間其實都生活在平凡裡,但正是他化身英雄的那次壯舉,使得他的人生充滿了傳奇,從此不再平凡。
不過,雖然化身英雄,但楊長群卻沒有沉浸在這個身份當中,他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秉持本心,做著最普通且最真實的自己。
對於楊長群的選擇,也許很多人都不明白,畢竟俗話有言“人往高處走”,他毅然放棄了一個個“往高處走”的機會,這總讓人捉摸不透。
可透過楊長群的心境,我們又似乎能明白,在他做出的選擇背後,還代表了無數沒能作出選擇的戰友。他們,又何嘗不想回到祖國,回到田野,過最普通的生活呢?
活著的英雄,註定會受到人民的鮮花和掌聲,而死去的英雄們,他們註定會被活著的英雄永遠銘記。
-
1 #我們共和國軍人的風采。
-
2 #如此低調的軍人最受祖國和人民的懷念尊重!
-
3 #今天我們要學什麼??這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4 #難忘的一九七九。人民英雄人民不會忘記!
-
5 #見過生死的人都看的很開。
-
6 #向這樣踏實補素的英雄致敬!
-
7 #英雄本色就是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出現。和平時期生活在大眾之間。為共和國的英雄致敬!
-
8 #向這位老英雄致敬!保重身體1
-
9 #活著的英雄,註定會受到人民的鮮花和掌聲,而死去的英雄們,他們註定會被活著的英雄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