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陣雷達是戰鬥機、戰艦、導彈雷達等尖端軍火的寵兒。它是一個密佈著天線單元,沒有機械結構,不可轉向的平板,形態和傳統雷達大相徑庭,卻擁有傳統雷達難以比肩的優異效能。而其中運用的相控陣技術,已經在悄無聲息間潛入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印象中的雷達總有一個曲面在不停轉動,以此向各個方向發射電磁波,並接收匯聚返回的電磁波,透過時間差判斷目標的方位和距離。只有機械結構的轉動才能讓雷達接收到不同方向的訊號。但是,現代武器裝備中的很多雷達已經不再是這個樣子了——它們變成了一塊塊平板,機械結構消失不見了。
這種名為相控陣雷達的平板,能避免機械結構帶來的磨損,提高系統可靠性,無疑是一大進步。但是,既然這個平板一樣的雷達不能轉動,它是怎麼像以前的雷達一樣,探測各個方向的電磁波呢?
相位舞者答案是波的干涉。就像高中物理課本中說的那樣,當兩個波源發出同頻率的波時,波的空間振幅分佈會出現特定的變化。而相控陣增加了波源的數量,可以實現更精細的控制。按照惠更斯原理,波前上每一個點都能看作波源。而相控陣則是反過來,用計算機控制各個單元發射電磁波的相位,將它們重新組合成一束波。這樣,就能控制電磁波的方向。
在相控陣雷達工作過程中,無需機械結構,只需要調整各個天線單元發出電磁波的相位,就能改變發射電磁波的方向,實現多個方向的掃描。同時,因為沒有機械結構存在,方向的變換可以非常快。甚至於給電磁波賦予特殊的形狀,能同時照射多個目標。而將這個過程反過來,對收集到的電磁波訊號進行分析,就能知道訊號來源的方向。
利用多個單元的干涉來獲取目標性質,其實在射電天文學中也有廣泛的應用。望遠鏡的角解析度與其口徑有關,而干涉可以放大望遠鏡的等效口徑。黑洞照片的拍攝就利用了這種技術,天文學家讓全球各地的射電望遠鏡同時對M87中心黑洞進行拍攝,將收集到的訊號組合起來後期處理,這個射電望遠鏡陣列的等效口徑甚至可以達到地球直徑級別。正是這種長基線干涉的技術,能讓人類能拍出黑洞照片。
當然,這種大規模的陣列使用起來具有諸多限制,相比之下,整合一體的相控陣要靈活得多。相控陣技術讓雷達探測得更遠、更快、更準。不過為了達到軍用目的,相控陣雷達必須以高功率發射和接收電磁波。如果削減相控陣雷達的各項指標、降低成本,相控陣技術也能以較為合理的價格進入我們的生活。實際上,這種昔日用於尖端軍火的先進科技,已經在悄無聲息間潛入了我們的生活。
潤物細無聲說到天線,我們熟悉的形象應該是長長的一根線,或者是幾根垂直金屬線組成的架子。現在我們用手機看影片時,對資訊傳輸速率的要求日漸增高。如果你觀察過4G、5G基站,你會發現它們上面的天線早已不是印象中的樣子了。現在基站上的天線,多是一個長條形的方盒子,好幾個一起掛在高處,每個方盒子朝向不同的方向,這樣的天線正是採用了相控陣技術。
現在基站天線都是平板狀的
採用相控陣技術後,天線可以將有限的功率聚焦到某個特定的方向發射,這樣就能提高訊號強度,從而提高資訊傳輸速率。每個天線能覆蓋的範圍有限,所以需要不同方向的多個天線實現全項覆蓋。在5G技術標準中,甚至要求天線對發出的電磁波進行波束賦型,將電磁波分別聚焦給多個使用者,從而實現同時和多個使用者通訊,實現大規模MIMO(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大規模多進多出)。
其實,現在在售的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產品中,已經有一部分用上了相控陣技術。SpaceX公司推出的星鏈專案,除了軌道上數不清的衛星,地面的接收電線也是系統的一部分。而星鏈給每個使用者配備的天線,外表看上去像一個衛星鍋,但其內部核心接收器件卻是一個相控陣天線。畢竟,星鏈衛星在太空中運動較快,為了保證接收訊號的強度,必須時刻調整天線接收方向。如果用傳統的機械結構調整方向,無疑會降低戶外天線的可靠度,長時間使用磨損對指向精度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而如果使用相控陣天線,直接用電訊號控制天線的接收方向,就能避免這個問題。
從戰鬥機到自動駕駛以上這些應用都是相控陣雷達削減了部分指標之後,才在生活中鋪開使用的。不過近些年隨著技術不斷的發展,相控陣雷達技術的價格也逐漸降低,相控陣雷達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漸成為了可能。其中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需要感知外界環境。除了對攝像頭拍攝到的畫面進行人工智慧分析之外,雷達直接獲得的距離資訊也是必不可少的。
毫米波雷達會發射毫米級別波長的電磁波,並接收反射的電磁波,從而獲得目標的距離資訊。現在汽車上搭載的毫米波雷達中,往往會安裝多個發射天線和多個接收天線,透過不同天線接收到毫米波的相位差確定跟蹤目標的方位。從運作原理上來說,這就是在戰鬥機、防空導彈、驅逐艦上搭載的相控陣雷達,只不過規格、價格都低了很多。
探測深度資訊時,效果最好的還是鐳射雷達。它可以發射並接收返回的鐳射,透過時間差直接生成環境點雲資料。換句話說,就是可以直接對觀測區域進行三維建模,其精度和可靠性都是現有探測器中的佼佼者。不過就和我們印象中的一樣,鐳射的路徑是一條筆直的線,想獲得各個方向的深度資訊,必須對鐳射進行轉向。傳統的轉向依靠機械結構,這也直接導致鐳射雷達的價格比不少小汽車的還要高。
現在,一些感測器企業已經開發出了廉價的固態鐳射雷達技術。固態鐳射雷達中沒有以往鐳射雷達所必需的機械元件,而改用光學相控陣,大幅降低了鐳射雷達的成本。這種從戰鬥機轉為民用的技術,有可能成為未來自動駕駛的關鍵。
很多時候,技術的發展其實並沒有轟轟烈烈,只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高科技潛入生活給我們帶來便利的過程,一直被封印在黑箱中,我們無需瞭解它的原理。但哪怕只是將黑箱開啟些許,一窺其中究竟,就會感慨於人類技術的飛速發展。
(撰文:王昱 審校:吳非)
參考文獻/連結:
張光義.相控陣雷達的技術特點及關鍵技術[J].電子科技導報,1996(07):2-4+15.
Chen and Kang “A tutorial on 5G and the progress in China” (Front Inform Technol Electron Eng, 2018 19(3):309-321. https://doi.org/10.1631/FITEE.180007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ased_arra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lf-driving_car#Technology
https://arxiv.org/abs/1901.04407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