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我就趕到八寶山殯儀館,去送我們的老團長王景清同志最後一程。
我是1968年入伍的,一入伍就被分配在雲南省軍區警衛團特務連,擔任團機關的警衛任務。
沒過多久,我們團調來一名新團長,白白淨淨,颯爽英姿。據連長介紹,他叫王景清,是一位老八路,從北京調來的,曾經給毛主席和劉少奇主席當過衛士。
大家聽說王團長來自中南海,來自中央領導身邊,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以後接觸多了,我們都感到王團長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特別是當年因為戰備需要,我們疏散到野外,用松樹枝搭成簡易住房,我們這些警衛戰士與團首長同吃同住同訓練,有了近距離的接觸。
王團長經常腰扎武裝帶,斜挎著手槍,格外精神。雖然他在戰爭年代受過傷,但仍然與我們一起摸爬滾打。有一次,他提出要與我們比試槍法,果然是御林軍出身,百步穿楊,彈無虛發,讓我們讚歎不已。
當他得知我是來自北京時,就與我拉家常,告誡我要克服“嬌”、“驕”二氣,要與工農子弟打成一片,好好向他們學習。
以後,隨著國防形勢的變化,中央軍委決定在祖國西南邊陲組建陸軍第十一軍,我們警衛團轉隸歸屬十一軍,番號改為步兵第九十六團,部隊由昆明移防到滇西南。
任命王景清為九十六團第一任團長。
部隊的駐地變了,隸屬關係變了,任務性質變了,有些同志眷戀大城市的生活。
但王團長堅決執行軍委的命令,耐心細緻地做下屬的思想工作。他號召全團上下要擰成一股繩,絕不辜負黨中央的厚望。他說,以前,我們出色地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警衛任務,現在我們要當野戰軍,準備打仗,打出我們團的威風來。
他把移防的過程變為戰備拉練的過程,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訓練部隊,保證了部隊齊裝滿員安抵新的防區。隨後,他身先士卒帶領全團開始戰備訓練。
以後,我們這個團隊參加了抗美援老(撾)作戰,79年和83年的邊境還擊作戰,都出色地完成了黨和人民賦予的任務。
這時儘管王團長已經調任怒江軍分割槽參謀長了,但不能不說,我們團的榮耀與首任軍事主官打下的基礎是分不開的。
以後,再與老團長聯絡上是我調入軍事科學院工作以後。
一次,毛主席的衛士長李銀橋來看望我的父親。閒聊中,李銀橋同志說,我們最近辦了一件好事,給李訥介紹了一個物件。我父親問是誰?李銀橋同志說,他叫王景清,曾經給少奇同志當過衛士。
王景清(左)、李訥夫婦
我在旁邊聽到,大吃一驚,問李銀橋叔叔,“王景清?他是不是在雲南省軍區警衛團當過團長?”李銀橋同志回答:“就是他”。
我喜出望外,馬上與王團長溝通了電話。從此,我們經常聯絡。
王團長這時已經是毛主席的女婿,但他仍然保持著平易近人的處事風格,凡是我們軍或者團裡的戰友們聚會,他只要有空,有請必到。
他還是一個熱心人,熱心於公益事業、脫貧事業,特別是熱心於紅色文化的傳承。
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在釣魚臺參加紀念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發表的座談會上,他仍然是穿著那一身褪了色的軍裝,但不褪色的是毛主席的家人和一名革命軍人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沒想到那次見面,竟成為訣別。
今天的天氣格外的冷,但前來送行的人們已經擠滿了“竹廳”的門口。這裡有王景清同志的生前好友,有他的部下,但更多的是普通的老百姓。
他們是出於對毛主席的敬仰,出於對毛主席家人的感佩,來送王景清同志最後一程。
告別儀式的意義遠遠高於告別儀式的本身,毛主席的家人不事張揚,在簡單的告別廳前邊沒有貴賓休息室,沒有簽到處。
毛主席女兒李訥之子王效芝(右一),毛主席筆名是潤之,這個名字有效仿潤之的意思
李訥大姐的兒子、毛主席的外孫王效芝和普通的百姓一道站在凜冽的寒風裡默默等候(見上圖)。
這就是毛澤東主席的偉大之處,生前和人民群眾在一起;死後,他對家人的影響力仍然在,他的家人仍然自覺地與人民群眾在一起。
這才是真正的大家風範,這才是革命傳統,這才是紅色基因。但願這種精神世代傳承!
我也以此文向我們敬愛的老團長致敬!
-
1 #王家男兒不平凡, 景色宜人不一般; 清苦戎馬活一生, 胸懷坦蕩人人誇……
-
2 #向英雄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
3 #將軍有情有義,對我們軍人有一種非特殊的情懷,此文已遠遠超越了紀念老團長的深刻意義。向在為共和國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的軍人們致敬!
-
4 #王景清是一位受國人敬仰的老人。他推著李納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形象,刻骨銘心。是一位值得學習、尊重的。
-
5 #向王團長致敬! 王團長一路走好!
-
6 #戎馬一生,鞠躬盡瘁 胸懷坦蕩,光明磊落 向英雄致敬
-
7 #流淚了。老前輩一路走好
-
8 #羅少將還當過特務?牛牛
-
9 #願紅色英雄一路走好!天堂平安幸福! 祝毛主席後代繼承偉業……永遠幸福平安吉祥!
-
10 #向毛主席的家人致敬! 毛主席的家人就是我們的親人!
-
11 #老團長一路走好謝謝羅將軍,羅將軍辛苦了
-
12 #王景清老前輩千古,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