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32年年底,法國制定了一項裝甲武器計劃,該計劃內容之一是打造一款自行反坦克炮,用來提升部隊反裝甲能力,雷諾VE自行反坦克炮就是其成果。

起初設計師沒能找到合適的底盤用來建造,當時法國正在研製AMC 34輕型坦克,這是一種類似於維克斯輕型坦克一般的裝備,相關研製工作在1932年就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只不過軍隊和廠方還存在不少爭議,比如軍隊希望採用先進的焊接裝甲,廠方則想採用便宜簡單的鉚接裝甲。

不過這些爭論對自行反坦克炮的開發沒有多大影響,畢竟設計師只取用它的底盤,裝甲分佈等都需要重新設計,不過由於底盤承重能力較弱,這極大地限制了搭載火炮的重量,最初人們認為它無法搭載重量超過25毫米口徑的專業反坦克炮,不過1934年服役了另一種輕量化的37毫米炮,為殲擊車的主武器提供了新的選擇。

雷諾VE自行反坦克炮擁有比較奇怪的結構分佈,37毫米主炮位於中軸線上,只能前向射擊,火炮的左側是駕駛員和車長,駕駛員在前,車長在後,他們倆同時也是炮手和裝填手,在車體左舷位置有彈藥箱,總共可以存放92發或者102發彈藥。

車輛的引擎位於車體右側,一臺82馬力六缸發動機提供動力,行走裝置主動輪在前,導引輪在後,四對小直徑掛膠負重輪安裝在平衡式懸掛上,另有四對託帶輪。因為自行反坦克炮本身重量不大,只有4565千克,因此機動力在當時還算不錯,達到了54千米的時速。

裝甲防護為鉚接式,正面首上主體裝甲帶有較大傾斜角,到乘員艙位置則過渡成垂直的盒子狀結構,側後裝甲主要為垂直結構,除了主體裝甲外,車體四周還有一些儲物箱等結構,它們呈現不同的造型,這裡不做詳述。車輛的正面主裝甲厚度為20毫米,側面裝甲厚13毫米,後部、底部和頂部裝甲厚5毫米。

第一輛雷諾VE自行反彈坦克炮在1935年才完成組裝工作,以最初的設計指標來看,它達到了人們的預期,雖說有缺少自衛武器等缺點,不過完全可以在量產版本中進行修改。

不過那時的法國騎兵部隊已經對雷諾VE自行反坦克炮失去了興趣,從後來的裝甲武器使用來看,他們其實是對自行反坦克炮這種武器產生了偏見,而不是隻針對雷諾VE,接下來軍隊對另外兩種武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一種是拖曳版本的哈奇開斯25毫米反坦克炮,另一種是AMR 35輕型坦克,所以這是軍隊戰術層面認知的變動,與武器設計沒有太多直接關係,雷諾VE原型車也被拆解。

雷諾VE自行反坦克炮重4565千克,車長3.63米,寬1.87米,高1.5米,最大行駛速度54千米每小時,最大行程約200千米,車輛可以翻越0.61米高的垂直牆,涉水深度0.65米,跨越1.5米寬的壕溝。車輛車組2人,駕駛員和車長還兼顧炮手和裝填手,37毫米主炮炮管長2.088米,俯仰射界-15°~10°,水平射界左右各45°,最大射速約20發每分鐘,炮口初速度850米每秒,發射穿甲彈的最大穿甲深度約30毫米,有效射程800米。

13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未來戰爭中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