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穿甲彈,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以穿透裝甲為目的的炮彈。這種炮彈主要以火藥爆炸產生的推力轉換成彈頭的動能,以極快的速度達到強行擊穿裝甲為目標。這類炮彈主要用來對付厚重的主戰坦克,也可摧毀堅固的防禦工事、攻擊軍艦或其他目標,是坦克主炮與反坦克導彈的主要配備武器。

▲被擊穿的裝甲

在一戰中,隨著戰列艦裝甲厚度的增加,普通炮彈難以擊穿戰列艦厚實的裝甲防禦。到了二戰,隨著坦克裝甲厚度的增加,特別是像虎式坦克這類重型坦克,普通炮彈難以從正面將其擊穿。而戰列艦的裝甲防禦更厚,如俾斯麥級戰列艦,使用較強的320毫米厚穹甲構成了堅固的舷側防護,整艘艦船大量採用厚重的裝甲防護使得該艦能有效防禦當時最先進的被帽穿甲彈和高爆彈的攻擊。

▲穿甲彈擊穿鋼板後,周圍佈滿金屬粉末

被帽穿甲彈是二戰中較為先進的穿甲彈,這類穿甲彈的主要目的是用於防止炮彈擊中厚重的裝甲目標後發生跳彈現象。上面提到二戰中,戰列艦與重型坦克均配備了厚重的裝甲防護,且大量運用穹甲(即有明顯弧度的穹頂狀裝甲)設計,且傾角越來越大,這就使得尖錐狀的普通穿甲彈擊中這類裝甲目標後容易被傾斜裝甲彈開,發生跳彈及跑偏現象,造成無法擊穿裝甲。

後來,設計者們對炮彈進行了重新設計。他們發現將尖錐狀的炮彈頭換成鈍頭的彈頭後,炮彈擊中目標時發生了神奇的“扶正”效果。由於鈍型彈頭擊中目標後,整個炮彈頭覆蓋裝甲目標的面積較廣,彈頭周邊的鈍型附著物不僅能夠起到支撐彈頭進行“扶正”的作用,還能修正彈道讓其“轉正”。

使用鈍型彈頭後,由於擊中目標時炮彈能“修正”直衝目標,有效減少跳彈的發生,使得穿甲效果得到明顯增強,隨後得到廣泛應用。這種在尖錐狀的穿甲彈頭上套上一個鈍型頭的炮彈,被稱為被帽穿甲彈。

但是由於鈍型炮彈頭的阻力較大,發射後速度明顯不如之前的尖錐狀炮彈,使得其動能下降穿甲動能不足,在後繼的研發過程中,設計者們便在鈍型炮彈頭的前面加裝了一個尖錐狀的東西,管其叫做風帽,這類炮彈兼顧了尖錐狀炮彈的速度與鈍型炮彈頭的“修正”穿甲能力,被廣泛應用於坦克炮、反坦克炮、艦炮等,被稱為被帽風帽穿甲彈。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複合裝甲的廣泛應用,人們對於穿甲彈的穿甲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現在先進的穿甲彈穿甲能力更強。如使用鎢與貧鈾合金製作成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能擊穿2000米距離上厚度為700毫米的均質鋼裝甲,最先進的M829A2穿甲彈甚至可以擊穿2000米距離上850毫米甚至更厚的均質鋼裝甲。

▲被擊穿的鋼板

▲105毫米穿甲炮彈連續擊穿十塊鋼板

在反坦克炮彈/導彈的攻擊下,即便是效能優良裝甲防禦一流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也扛不住這類先進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攻擊。

最新評論
  • 1 #

    坦克表層用高強彈性材料能否把穿甲彈反彈回去?

  • 2 #

    倒數第三張擊穿裝甲鋼的黑印,不是穿甲彈弄的,而是破甲彈的金屬射流造成的。

  • 3 #

    早晚坦克會被穿甲彈淘汰

  • 4 #

    那照這麼說,坦克都能被擊穿,那還要坦克幹什麼?到時等死?一穿一窩全掛?

  • 5 #

    茅和盾的關係,希望軍工專家們回頭讀一讀毛主席的茅盾論,有茅就一定有盾,彈無論多歷害總有盾可防

  • 6 #

    彈體材料的自銳性更重要

  • 7 #

    這種穿甲彈打在我身上,我都不帶吭聲的。

  • 8 #

    居然無裝甲可擋不如把車重減輕,裝甲厚度也減薄,反正都擋不住

  • 9 #

    講了半天也沒有講到如何穿甲的。

  • 10 #

    為祖國的科研人員喝彩

  • 11 #

    予與盾雙方不斷“進化”。

  • 12 #

    磁懸浮戰車的出現就不需要坦克了

  • 13 #

    所以有了坦克主動反應裝甲的誕生。你穿甲彈也會被剋制

  • 14 #

    陸戰之王也有脆弱一面

  • 15 #

    話說就不能像M1坦克那樣搞,把油箱佈局在前面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比F35貴三倍,印度為買法國陣風下了血本,能否繼續購進成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