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見有不少讀者老爺留言把它和79式火箭手榴彈弄混了,所以今天我好人做到底,也科普一下79式火箭手榴彈。79式火箭手榴彈是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於1979年研製定型的,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火箭手榴彈。該手榴彈的特點是:既可用於投擲,也可用自帶的火箭發射裝置發射,使用非常方便,同時解決了手榴彈很難從低處向高處投擲的問題。79式45mm火箭手榴彈在國內屬首創,研製中無相關產品可供借鑑,歷經8年,最終於1979年12月批准設計定型,命名為1979年式45mm火箭手榴彈,簡稱79式火箭手榴彈。
可能是繼承了抗日戰爭的優良傳統,我們對手榴彈的使用一直特別重視,步兵五大基本功就有投彈這一項。
建國之後這一點也沒變,再加上中蘇關係惡化,北方邊境防禦壓力巨大,價格便宜,使用方便,適合大量生產可以配發給數量眾多的民兵的手榴彈就成為了非常有用的武器。所以當時中國生產了數量驚人的木柄手榴彈,有可能達到了幾億枚(不過是不是地攤我就不知道了)。
過凡事總有不過是吧,木柄手榴彈乃至所有手榴彈的缺點這麼多年也被大家罵了個遍了,諸如射程近(PLA那些能扔七八十米的人肉擲彈筒就散了),從低往高投擲不便,容易在山丘上滑落,容易被敵人扔回來。
不過當年我們在越南戰場上拿到了美國的榴彈發射器,這種和當年小鬼子的擲彈筒很相似的新武器給了我們不少思路。但是榴彈發射器也有不少缺點,重量大,攜帶不方便(比如M79那樣的大號獵槍),加工難度對當時的中國來說也太大。同時,榴彈發射器主要是填補手榴彈和迫擊炮中間的空白,並不能代替手榴彈,這對擁有深厚的手榴彈使用傳統的我們來說就太不友好了。
這個時候,北方工業靈光一現,射程不夠,火箭來湊,能不能將手榴彈與火箭彈結合起來,既能當手榴彈,也能當火箭彈。於是,非常暴力的79式45mm火箭手榴彈在經過了八年的設計測試後於1979年12月批准定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種火箭手榴彈。
雖然名字一個樣,也都是火箭助推的東西,但79式火箭手榴彈長的和79式火箭筒並不像。79式火箭手榴彈長的比較像卵形手榴彈加上一個長柄,由最上面的手榴彈頭、中部的發射筒和尾部的瞄準蓋三大部分組成,彈體為了加大破片量而帶預製刻槽,因為是兩用的手榴彈,所以它配備了兩套引信,用手投擲時,使用安在彈頭上的拉發火引信;由火箭發射時,使用彈底著發火引信。全彈僅重0.65kg,長度只有21cm,適合單兵攜帶,使用火箭發射時射程可高達400m,殺傷半徑8m,和當時美國使用的榴彈發射器達到了同一水準。
該手榴彈全重650克,直徑45毫米,最大射程為400米,爆炸後產生的殺傷破片約320片,有效殺傷半徑大於8米。該彈主要由引信、火箭發動機和彈體三部分組成。彈體由壓有預製刻槽的上下
殼體和壓裝TNT炸藥組成。此彈配備了兩套引信裝置:用手投擲時,使用彈頭的拉發火延期時間引信;由火箭發射裝置發射時,採用彈底著發火引信。火箭發動機由點火機構、發動機體、推進劑和穩定裝置組成。在火箭發動機外有瞄準具,最大瞄準距離為400米,分劃為50米。倘若遇到近距離的敵人,或希望無聲無痕攻擊,或殺傷隱蔽物後的目標,火箭就無用武之地了。這時只要擰下該彈的前風帽,拉出火繩,這種手榴彈還可像普通手榴彈一樣手投。
該火箭手榴彈操作方便,不依賴其他器材和裝備,立姿、跪姿、臥姿等均可發射。發射時無後坐,聲響小,非常適合在城市狹窄空間和山地、叢林等地使用,可對付暴露及隱蔽之敵。根據需要,79式火箭手榴彈還可製成反坦克手榴彈、發煙彈或催淚彈等,以對付其他特殊目標。
79式45mm火箭手榴彈全彈由手榴彈頭、發射筒和瞄準蓋三大部分組成。手榴彈頭由發火件、彈體、火箭發動機等組成。手榴彈頭外殼採用卵形,以改善破片飛散的方向性。為使碎片均勻一致,提高殺傷威力,彈頭由壓有預製刻槽的上下殼體和內部的TNT炸藥組成。發射筒兼有握持手柄的功能,其上設有消焰罩、擊發按鈕、操縱桿、擊發機等零部件。
勤務攜帶時,手榴彈頭後部連線的引信、發動機部件插入發射筒內,瞄準蓋套在發射筒外部,像一枚手榴彈那樣成為一個整體件。用手投擲時,可將火箭手榴彈整體投向目標。用發射筒發射時,將設有聯結器的瞄準蓋從發射筒後部擰下,裝定在發射筒側壁卡槽內,射手手握髮射筒,通過瞄準蓋後方的瞄具瞄準目標。扣動擊發按鈕後,火箭發動機將手榴彈頭送到目標區。該發射筒一次性使用,用後可丟棄。
這個手榴彈最大的亮點還是使手榴彈和火箭彈結合到了一起,在當做手榴彈用手投擲時,先摘下手榴彈前端發火件的保護帽,用力拉出拉火繩引燃發火藥,延期3-4秒後,引爆傳爆管末端的雷管,雷管引爆炸藥使手榴彈爆炸。
操作使用方法:
79式火箭手榴彈利用發射筒發射時,射手需左手握緊彈頭與消焰罩,防止兩者相對位移與轉動,右手首先將瞄準蓋旋轉15°~30°,使固彈簧片退出發射筒止動槽。再向後拉動瞄準蓋,使瞄準蓋後退到聯結器最後方,然後再旋轉聯結器,直至聯結器與火箭手榴彈脫離。而當做火箭彈時,先扭下尾部的瞄準蓋,在裝到發射筒中間的卡槽裡面,再用瞄準蓋瞄準目標按下發射筒上的擊發按鈕彈頭就可發射出去,同時彈頭內安裝了離心保險銷,在發射異常,彈頭未旋轉發射出去的時候不會擊發雷管,提高了發射者的生存性。
將聯結器頭部稍許捏扁,插入發射筒半圓形卡槽內,注意聯結器一定要裝到位,以免影響射擊效果。根據射距,將相應的距離分劃線與發射筒上的基準線對齊,將擊發按鈕豎直向下移動退出二道保險(弧形槽)再旋轉擊發按鈕,使擊發按鈕與簡體呈90°可擊發狀態,然後按照正確的姿勢進行瞄準,瞄準目標後,向後扣動擊發按鈕使操縱桿釋放擊板,擊板在扭力彈簧的作用下旋轉120°,打擊擊針,使火箭手榴彈頭髮射。
手投時無需卸下瞄準蓋,只要將手投式發火件保護帽擰掉,取出拉火繩,用力拉出拉火繩即可向目標投擲。
總的來說,79式火箭手榴彈是中國的一種全新的武器,它創造性的將火箭彈和手榴彈結合到了一起,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在我們科技還不是很先進的情況下立足現有條件達到了和美國最新的榴彈發射器同樣的水準,代表了我們不甘落後的精神。不過它和親兄弟79式火箭筒一樣,應急色彩非常濃,樣樣都通的結果一般都是樣樣不行,作為手榴彈品質太重,價效比不高,作為火箭筒的話威力不足,射程太低,精度完全看人品。由於79式火箭手榴彈研製時,中國的生產、科研環境都比較薄弱,因此該火箭手榴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如由於發射筒較短,導致火箭彈頭的導向行程短,加之瞄準基線較短,因而射擊精度較差;射手如果操作不當,手部及臉部會被後噴的火藥燃氣燒傷;因等等原因最終並未裝備部隊使用。
同時因為過小的尺寸,它和79式火箭筒一樣都得用一直很彆扭的姿勢發射,影響瞄準是小事,做不好被火藥燃氣燒傷了就麻煩了。所以它和79式火箭筒一樣都沒有大規模列裝,也可能無論是性質名字還是命運上79式火箭手榴彈和79式火箭筒都比較像,所以大家經常把它倆弄混。
雖然它們都是應急的產物,都沒有大量列裝,但它們表現了我們不甘落後,大膽創新的精神,也為中國日後的武器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值得我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