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坦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起來的唯一的新式武器,1937年威力巨大的坦克大多都配備37毫米口徑的射擊炮彈,並且坦克的裝甲厚度多為40毫米;僅僅過了三年,1942年的坦克主炮口徑幾乎擴大了一倍,達到了75毫米,以及兩倍的裝甲厚度升級;這些數字在戰爭後期也在慢慢增加。

20世紀30年代,德國的第一輛坦克被製造出來,這種坦克的型號是裝甲戰車PzKpfw1型,這種坦克區別於現在的重型坦克,這是一種輕型坦克,唯一的武器就是一挺機關槍,沒有什麼主炮一說,並且是兩人操作的模式。

沒過多久,這種坦克就進行了輕微的改進,這就是PzKpfw2型。這兩種坦克裝甲車分別投放到了1941年的戰鬥,在39年-41年的時間段裡,坦克中最好的坦克就是PzKpfw型中的2、3型,截止40年4月,所有這種型號的坦克都配備了37毫米的主要炮擊武器,但是先後被42口徑4釐米炮和更具威力的60口徑5釐米炮替代。

1940年面對這種裝甲編隊的英國和法國也開發出來了當時的主戰坦克,例如法國的索瑪-s35,這種坦克雖然擁有優秀的武器裝備,但是在實戰上效果非常一般,因為單兵操作的炮塔肯定不如雙人操作效果好,其結果就是指揮官不僅僅需要做出戰略決定,還需要負責炮彈的裝填、瞄準、和射擊等事項。

而英國,先後配備了輕、中、重型三種主戰坦克,輕型坦克就是馬克5和馬克6,這個型號的坦克唯一的裝備就是機關槍,因此它們對人作戰非常有效,但是同樣面對坦克的時候,幾乎毫無用武之地。

英國早期的中型坦克是馬克1號,最早在1938年研製,後來慢慢發展到巡航坦克,英國後期的所有巡航坦克都具備非常合理的武器裝備和威力,但是缺點就是動力裝置和傳動裝置非常不靠譜。

相比起英軍的輕、中型坦克,重型坦克的表現算是十分亮眼,例如“瑪蒂爾達”2型坦克,同樣是配備了40毫米炮臺,78毫米裝甲,這種程度的武器和裝甲在40-41年間很難被摧毀,後繼型號瓦倫丁步兵坦克和丘吉爾步兵坦克則顯得更加兇猛可靠,特別是在混合編隊中。

值得一提的是,瑪蒂爾達2型坦克是英國在一整場戰爭中都持續投放使用的坦克,直到1945年還參與了針對日本的戰爭,其主要服役的地方是法國和南非,其厚重的坦克裝甲和優秀的火力稱為那時英國堅不可摧的戰爭利器,缺點就是這種坦克在野戰中行動速度緩慢,機動性不佳。

美國的早期坦克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和M3中型坦克,也就是M3Lee坦克,曾在美軍服役時期極富盛名;斯圖亞特輕型坦克配備了37毫米炮臺和37毫米厚度的坦克裝甲,速度上比英軍更快,效能也更佳。

M3Lee/Grant坦克是美國坦克的一個過渡型號,是對早期型號匆忙做了一個輕微的改版設計,更換了75毫米炮臺,但是這並不是一個獨立炮臺,而是一個位於側面的突出炮臺,其結果就是側面的75毫米炮臺射擊範圍有限,而可以全方位射擊的37毫米炮臺火力又顯得不足。

說起二戰中的主戰坦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蘇聯那些戰車,例如蘇聯早期的BT-7型坦克,配備了45毫米炮,並且在機動性上表現優秀,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強化火力和機動性免不了要減少戰車裝甲的厚度,BT-7的裝甲僅僅只有22毫米,對比可以看出在整個二戰的主戰坦克中,這個裝甲也是非常薄的。

雖然BT-7型坦克表現良好,但是之後的型號更加精良耐用,最先投入使用的是一種重型坦克KV-1型坦克,這種重型坦克幾乎可以稱得上當時的霸王,76.2毫米的炮臺口徑和90毫米的坦克裝甲,在當時要比德國任何一款坦克都要強大。

不僅僅是重型坦克堪稱強大,蘇聯的中型坦克同樣效能優越,比如T-34中型坦克,被譽為蘇聯贏得二戰的致命武器,T-34坦克無論是火力、機動、防禦能力都堪稱是六邊形戰士。

武器上裝有76毫米加農炮,500米距離上可以穿透69毫米的坦克裝甲,1000米距離可穿透61毫米的坦克裝甲,整體車身裝甲均為45毫米,但是正面裝甲採用了32°斜面的設計,側面採用49°斜面的設計,使得正面防護能力相當於130毫米的裝甲,側面也有100毫米的裝甲強度。

這導致了當時德國任何一種坦克都無法在500米的距離上擊穿,不過在1941年還是研製出了能與之抗衡但是生產數量極少的兩款坦克。

德國早期的勝利主要依賴德國坦克裝甲師的力量,這也使得坦克這種武器的地位在戰爭中有了質的飛躍,這是在之前所沒有的。

13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500個伊朗目標被摧毀,以軍準備好開戰:24小時就能打服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