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計劃於3月28日發射一顆地球觀測衛星,該衛星將提供邊界的近乎實時衛星影象,並能夠對自然災害進行快速監測。GISAT-1計劃由GSLV-F10火箭從位於欽奈以北約100公里的安得拉邦的斯里赫裡戈達航天中心升空。總部位於班加羅爾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官員週日說:如果天氣好,於3月28日發射這顆地球成像衛星”。GISAT-1發射之後,ISRO緊湊型發射器“小型衛星發射器”將在4月首飛。
火箭會將這顆衛星置於地球同步軌道上。隨後將利用其星載推進系統將其定位在地球赤道上方約36,000公里的對地靜止軌道上。
GISAT-1機載GSLV-F10火箭原定於去年3月5日發射,但由於技術原因發射的前一天推遲了。
印度專家說,將最新的敏捷地球觀測衛星定位在地球靜止軌道上具有關鍵優勢。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一位官員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將改變印度的遊戲規則。” “藉助星載高解析度攝像機,該衛星將能夠連續監測印度的陸地和海洋,特別邊界”。
ISRO早些時候列出了這顆衛星的目標任務,稱衛星將以頻繁的間隔提供感興趣的大區域的近實時成像。這將有助於快速監視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和任何短期事件。
第三個目標是獲得農業,林業,礦物學,災害預警,雲特性,雪和冰川以及海洋學的光譜特徵。
ISRO表示,GISAT-1將有助於在無雲的情況下頻繁地對印度次大陸進行近距離實時觀察。
計劃發射重約2268千克的GISAT-1緊隨2月28日成功完成PSLV-C51任務之後,該任務搭載巴西的地球觀測衛星Amazonia-1和18顆微納衛星,其中包括五名大學生建造的微型衛星。
PSLV是ISRO的主力運載火箭,可以將1750公斤有效載荷帶入600 km高度的SSO軌道中。憑藉較低的每公斤發射成本,能夠發射奈米衛星,微型衛星和小型衛星,為客戶口提供多種衛星安裝選項。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現在開發了一種創新型SSLV火箭,也叫快速響應火箭,可在72小時內完成組裝。
PSLV重型火箭發射一次,600個人需要花費60天準備,SSLV火箭可以在三天內完成組裝,而且只有6個人完成。
同時,ISRO與美國NASA合作開發用於聯合地球觀測衛星任務的雷達ISRO已完成與美國航天局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開發的合成孔徑雷達(SAR)的工作,該合成孔徑雷達能夠產生用於聯合地球觀測衛星任務的超高解析度影象。印度和美國聯合研製的NISAR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是針對地球觀測的雙頻L和S波段衛星。
美國宇航局說:“ NISAR將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兩種不同雷達頻率(L波段和S波段)衛星,可以測量地球表面小於一釐米的變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總部位於班加羅爾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於2014年9月30日簽署了合作伙伴關係,以合作啟動NISAR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該任務的目標是在2022年初從位於欽奈以北約100公里的安得拉邦內洛爾區的的斯里赫裡戈達島航天 中心發射升空。NASA正在提供任務的L波段雷達,用於科學資料的高速通訊子系統,GPS接收器,固態記錄器和有效載荷資料子系統。
ISRO正在為NISAR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提供火箭,S波段雷達,以及相關的運載服務。
3月4日,印度太空部部長和ISRO主席西萬透過虛擬模式模擬了NISAR衛星任務的S波段SAR有效載荷。以便與美國帕薩迪納市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有效載荷整合。
美國宇航局在任務網站上說:“ NISAR將在全球範圍內觀察地球的陸地和被冰覆蓋的表面,其上升和下降過程為12天,平均每6天對地球進行一次取樣,以進行為期三年的基線任務, 採用複雜資訊處理技術來產生極高的解析度。”
NISAR雷達穿透雲層和黑暗,使衛星可以在任何天氣下晝夜收集資料。據稱,該儀器的成像帶軌道的長度大於150英里(240公里),這使它可以在12天之內對整個地球成像。
在多個軌道的過程中,雷達影象將使使用者能夠跟蹤農田和災害場所的變化,並監視持續不斷的危機,例如火山噴發。這些影象將足夠詳細以顯示本地變化,並且足夠廣泛以測量區域趨勢。
NASA表示,隨著任務持續數年,資料將使人們能夠更好地瞭解地表變化的原因和後果,從而提高管理資源,為全球變化做準備和應對的能力。
它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至少需要在L波段雷達上進行三年的全球科學運作,而ISRO則需要在印度和南洋的特定目標地區使用S波段雷達進行五年的運作。”
總之,我們可以發現,印度航天的偵察衛星水平,完全有賴於西方的大力支援,達到先進成像。其衛星解析度一直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