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圖文當中粗略介紹了我軍先進的紅箭10打擊低空飛行目標,與紅箭10一同出現在試驗場上的還有另外一型先進的反坦克導彈也引起了軍迷們的關注,該導彈與紅箭10極高的知名度相比,名不見經傳型號未知,軍迷們推測可能是一型配備給我軍合成營的新型反坦克導彈。
進入到2010年代我軍的反坦克導彈已經升級換代了,目前重型合成旅級別的作戰單位裝備了八聯發射器的履帶式紅箭10重型反坦克導彈發射車,中型合成旅裝備的是四聯發射器的輪式紅箭10發射車,仍有部分紅箭9在役。
營級作戰單位裝備紅箭12行動式輕型反坦克導彈和部分老型號的紅箭8、紅箭73D反坦克導彈,供營下屬的反坦克連使用。
紅箭8、紅箭73D反坦克導彈可以有效對抗第三代主戰坦克,但還是效能略顯落後,而紅箭12雖然效能雖然先進但它屬於單兵型裝備,對抗敵方的裝甲叢集顯得很吃力,另外它的最大射程為4000米,實際使用距離3000米,這就導致了紅箭10與紅箭12之間的火力斷層,也就是說3000米~10公里之間有火力打擊空白,需要有一型射程最大8000米,最佳射程6000米的反坦克導彈填補,而紅箭8導彈型號較老發射後需要有導線與射手之間訊號通聯,造成了操做複雜,也讓射手或者發射平臺不安全。
而現代的反坦克導彈的要求是“發射後不管”,導彈不但具備自動紅外跟蹤/瞄準能力,還要具備記憶能力和人在迴路能力,也就是說:導彈的光學跟蹤引導頭在跟蹤目標時不會因為目標突然間停止工作或者釋放干擾器材而導致目標的丟失,將繼續沿原來的飛行路徑去攻擊,而人在迴路就是:人工可對飛行中的導彈進行路徑改變和打擊目標改變。
珠海航展上對QN-502c導彈基本效能的介紹展板,它確實是一型先進的反坦克武器。
QN-502C導彈的外觀,彈翼在發射器內可以摺疊,自尋地就是所謂的“發射後不管”,這就需要導彈具備很高的自主能力,光學器材和電子零部件即要精密又要便宜,否則沒法大量製造,也只有先進的工業化國家才能製造。
第二型與影片當中導彈類似的是TL4型反坦克導彈(天雷4),它也可以“猛士戰車”為多聯裝發射車,但它的導彈體積和射程要比QN-502C導彈小一些,射程為6000米,通常採用“發射後不管”的自動攻擊模式,由於體積輕巧可使用它的載具更多,班排級偵察小隊也可以攜帶它攻擊距離較遠的高價值目標。
四輪沙灘摩托車也可以攜帶多枚“天雷4”導彈,採用單發射器發射,發射後可迅速裝填第二枚,沙灘車似乎成了目前特種分隊的高機動裝備,它屬於全地形車可在一般車輛難以通行的高垂直度山地、山谷…等惡劣環境當中使用,即便是陷車也能快速的由人力將其抬起拖出,配備了反坦克導彈之後偵察分隊更是如虎添翼。
單兵三腳架使用方式,從圖片裡看它的光學引導頭很大,探測視角也更加寬闊,探測距離也更遠。
目前對於新型號的合成營級反坦克導彈型號還未知,只知道它的武器名稱叫:紅箭16,不論前面粗略介紹的兩型導彈的當中哪一個被授予這個型號,它都是最先進的反裝甲、反堅固目標武器,有了中程反坦克導彈合成營打擊堅固目標就更加的得心應手。
對抗敵裝甲叢集,這兩型導彈都採用目前最先進的掠頂攻擊方式,擊毀坦克的機率大大增加,加之採用多聯發射器平臺,可即便是輕型合成營也能對抗敵重灌甲營連部隊的進攻。
陶2B掠頂攻擊T72M坦克,非常的慘烈!坦克不是說所有位置都是有厚甲保護的,它只是車體證明和炮塔正面裝甲很厚,其它位置厚度在40~120毫米均質鋼板不等,炮塔最上面的裝甲最薄,因為太厚了各種光學觀察/瞄準器材和機槍(武器站)的基座就沒法安裝了…所以,現代的先進反坦克導彈都透過先進的感測引導,飛到坦克頂部再引爆戰鬥部,將裝甲擊穿不但炸死乘組還把炮彈引爆,將坦克炸的身首異處徹底的摧毀。
我國最新一代的反坦克導彈都具備這個能力,雖然有些型號射程略近,但同樣可以擊毀敵方的主戰坦克!
總得來說,隨著科技進步我軍目前的攻堅武器越來越多了,效能越來越先進,並且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將來這類反裝甲反硬目標的武器裝備到班排也不稀奇,當然戰鬥力也將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