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70多年前,很多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生物學家參與到一項引爆月球的研究中,這項研究也被叫做“A119計劃”

大國間的核競賽

在美蘇冷戰時期,兩國在各個領域進行全方位的競爭,就拿航天事業來說,蘇聯當時一直力壓美國,美國當然不甘示弱,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是蘇聯發射的。

第二年,美國的“探險者1號”也升空了,接著,蘇聯發射了第一顆月球探測器,兩年後,美國的“徘徊者號”也設計完成,發射升空,只不過兩個探測器都發生了意外,沒能真正靠近月球。

就這樣,在好幾年的時間裡,美國人一直追不上蘇聯人的腳步,再加上當時美蘇都掌握了核武器,開始在核試驗上較勁,於是,一個在月球上搞核爆的計劃浮出水面。

最開始,為了證明自己的軍事實力,兩個國家把核試驗場由地面搬到了高空,美軍成功將一顆當量為1700噸TNT的核彈在南大西洋上空161公里處引爆,之後,美國又進行了兩次,三次高空核爆成功後,美國《紐約時報》披露了這項命名為“阿爾戈斯”的核試驗計劃,目的就是跟蘇聯示威,兩國之間的太空核爆競賽正式打響。

3年後,蘇聯將將1枚核導彈從蘇聯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亞爾靶場送入高空引爆,那一刻,身處莫斯科的人都能目睹到刺眼的閃光,截止到1963年,美、蘇、英在莫斯科簽訂三國大氣層核禁試條約前,美國一共進行了15次高空核試驗,蘇聯進行了10次。

核武器有了,而1958年那次的高空核試驗造成的瑰麗景象也啟發了美國人,他們想:如果在月球上也出現這麼明亮的閃光,並且讓半個地球的人們都能看到它,那麼美國雄厚的軍事科技實力一定可以充分展現,即使沒有耀眼的閃光,只是像在地球上形成的蘑菇雲那樣,也足夠震撼了,所以說到底,A119計劃就是一場追求爆炸的視覺效果的計劃。

當然,計劃肯定沒有實現。運輸技術先不說,我們就假設將100兆噸的熱核彈頭,也就是氫彈,送入月球,會產生什麼後果吧。

100兆噸的氫彈是什麼概念?

相當於地球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炸彈的兩倍。當它將要撞擊月球表面時,氫彈裡面首先是作為引爆裝置的原子彈採用核裂變爆炸,產生數千萬度的高溫,促使氘氚等氫核急劇聚變,就像恆星核心發生的那樣,幾十毫秒後,氫彈發出巨大能量。

爆炸的那一刻,X射線和熱光子會被釋放出來,在地球上,這種熱量能夠將半徑50公里內的所有東西燒燬,但在沒有大氣和氧氣的月球上,燃燒沒法發生,而且月球上也沒有東西可以燒,月球表面的土壤主要是岩石、岩床的碎屑、撞擊產生的玻璃質微粒等物質,所以,爆炸產生的X射線僅僅只是讓月表那薄薄的一層岩石汽化,處於核爆範圍內的塵埃會熔成玻璃而已。

而如果是在地球上爆炸,幾秒鐘內,衝擊波產生,衝擊波的速度比聲速還快,能夠破壞建築物,震碎人體的器官。但在月球上,又是另一番景象,這裡沒有大氣層,不會產生衝擊波,所以我們能看到的就是爆炸產生的火球在變大。但是沒有大氣層來減弱可以擾亂DNA的致命電離輻射,任何在月球附近欣賞的人類都會遭殃。

而且在爆炸時,月球會把氫彈大約十分之一的爆炸能量轉化為地震波,進而產生強烈的月震。然後是1億立方米的灰塵和岩石被激起,形成一公里寬的月坑,被擊飛的碎片向四處飛濺,沒有阻力,它們可以飛得比逃逸速度還要快,這些一連串的微流星體被丟擲來,飛往太陽系各處,甚至很多碎片的目的地就是地球,它們有些比鵝卵石還大。

那麼,處於地球軌道附近的衛星和探測器很可能被擊中,空間站也會受到威脅,但地球的大氣是一層很好的保護膜,這些碎片可能還沒有達到地球表面,就已經與大氣層摩擦燃解了,而飛向其他方向的碎片,在幾分鐘後就會被太陽光燃燒殆盡。

如果氫彈是在地球上爆炸,這時已經升起了蘑菇雲,但在月球,沒有蘑菇雲,月坑內的火球燃燒到極限後,會變成紅色,最終消失,恢復平靜。爆炸後,最終降回月球的物質是具有放射性的,如果沒有被掩埋,它們就會對月球表面造成汙染,不過透過宇宙射線的衰減,一年內月球表面會降到天然放射水平。

這一場爆炸其實根本影響不到月球的軌道,所以更別說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了,如果在月球上真的有這麼一場爆炸,地球上的人,說不定會架起望遠鏡來欣賞。

當時的A119計劃沒有進行,也是考慮到這種爆炸風險和代價都太大,美國軍方當時認為,將一顆原子彈安裝在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上發射出去,是能擊中月球的,準確度還能控制在3公里範圍內,重點是爆炸效果能不能惹眼。一堆專家聚在一起研究後發現,假如原子彈真的能擊中月球,但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層,也形成不了在地球上看到的巨大蘑菇雲。

這明顯是一個“拍腦袋想出來的注意”,成本太高,想要是視覺效果也達不到,還會對月球產生汙染,計劃自然流產。不炸月球了,美國轉而去研究登陸月球,所以也就有了後面的阿波羅計劃,翻開了世界航天史劃時代的新篇章。

17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俄核武器加起來上萬顆,互射會怎麼樣,真能毀滅地球好幾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