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烏克蘭東部起因複雜的內戰,原本在2015年基本實現了停火,但這幾天又再次進入了激戰狀態。按照目前有限的資訊來看,烏克蘭軍隊正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與當地武裝組織交火,雙方使用了包括榴彈炮、步兵戰車和反坦克導彈等在內的重火力裝備。東烏克蘭武裝組織和烏克蘭軍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俄羅斯已經要求雙方停火。北約各國對沖突沒有明確表態,但有代表團抵達烏克蘭,尚未確認他們究竟是作為軍事顧問還是為斡旋衝突而來。

烏克蘭內戰中,烏政府軍雖然有一定的歐美國家援助,但多年的經濟不景氣讓軍隊待遇不佳,武器裝備缺乏升級維護。相比之下,在經濟條件和軍備投入方面,獲得俄羅斯支援東烏民兵組織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如果考慮到烏克蘭東部原本就是俄羅斯裔人居多,且很多東烏民兵指揮官還有原蘇聯軍人的身份加持,而烏克蘭政府軍反而多新兵,實力天平就更有些懸殊了。

同時,烏克蘭軍隊缺乏空中與重火力優勢,北約也並沒有提供此類支援,俄羅斯方面卻可以對東烏民兵組織援助大量身管火炮和火箭炮,故東烏一方可以憑藉火力優勢來彌補與政府軍的兵員數量差距。另外,東歐國家在初春時節,普遍會有大量凍土化為沼澤地,烏政府即便集結諸多兵力,在軍隊機械化程度不高的情況下,也很難有效展開。這樣想來,這場交火會打到什麼地步還很難說。

說起來,烏克蘭或許是蘇聯解體後,所有加盟共和國中最倒黴的一個。論獨立時的軍備情況,其核彈頭數量比中國還多出一大截,常規武器陣容也是名副其實的強國級別,再加上繼承蘇聯的大量軍工和重工業企業,以及肥沃的黑土糧倉地帶,該國的底子可謂是非常好的。

然而在冷戰結束三十年的時間裡,烏克蘭為了換取所謂的政治與經濟利益,把核武器和部分戰略轟炸機轉給了俄羅斯,其他的都自行銷燬;大部分軍工企業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如今已經垮掉了一大半。再加上克里米亞地區和烏克蘭東部地區已脫離烏政府的掌控,,該國的發展前景可謂相當不樂觀,如今也只剩下農業方面還算有看頭。

追溯這種情況的原因,與烏克蘭獨立初期高層的目的和現實的矛盾有關。當年烏克蘭的執政精英們希望讓本國成為類似“永久中立國”,從而謀求生存和發展。然而在現實中,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卻使其不得不成為西方與俄羅斯博弈的交鋒前線。特別是美國方面,布熱津斯基的地緣政治戰略中,很強調讓烏克蘭脫離俄羅斯影響,並將其作為西方陣營的“反俄先鋒”,這種思路與設定對美國政府的影響不小。

於是乎,烏克蘭國內的政治格局很快就從中立陣營主導,變成了親西方派與親俄派的較量和對立。當俄羅斯發現烏克蘭的親俄勢力幾乎已被親西方勢力全面清洗後,也就不惜親自下場介入了。烏克蘭內戰其實可視作是美俄在烏克蘭大選後的博弈延續,將其升級為了一場代理人戰爭。

特朗普在任時,美俄關係還算比較穩定。但如今,美國民主黨上臺後,對意識形態較量的重視程度上升,對俄政治態度重新轉向強硬,加大在東歐方向的摩擦力度是可以預見的。不過目前看來,東烏地區的交火可能烈度並不會很高,美俄也尚不至於撕破臉。

12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國越來越囂張,英法德也來湊熱鬧,南海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