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國慶70週年大閱兵雄壯而振奮,讓全世界再一次領略到了中國的強大,各種先進武器層出不窮,東風系列導彈使命送達、直20運輸機英姿綽綽、15輕坦雄姿英發、殲20戰機飄逸靈動...世界為之稱讚,但是我們在歡慶之餘也應該冷靜的考慮一下自身的劣勢專案,就比如航發,這個即使是在今天我們已經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時仍然不可迴避的一個話題,我們自己的航空發動機太弱了,雖然近幾年不斷有類似“太行”“渦扇”等系列發動機問世,可就其綜合性能來說,與世界強國之間的差距不言而喻!

為什麼我們能把火箭送上天,把空間站建立起來,甚至是將登陸器送到月球上,卻研製不出來優秀的航空發動機呢?為什麼我們能在非常艱苦的時期研製出原子彈,而現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下研製不出來一款與世界先進發動機比肩的東西呢?

其實,大家首先要明白一點,航空發動機在業界被稱作什麼?“工業王冠”,和電子晶片一樣是一個最複雜的工業技術結晶,代表著工業實力的最高水平,航空發動機的研製不僅僅是單個發動機技術應用,與其配套的材料技術、機械製造水平、人才積累、經驗積累、國家的重視程度、鉅額資金的不斷支援、長時間的研製設計等等都是息息相關的,任何一個環節的丟失,對於發動機的研製都是致命的,這種東西的研製是最不可以“偏科”的。

除了專業方面的積累還需要一種堅持的精神來保護航發的研製專案,這種耗時、耗錢、不出活的工程很難在短時間的看出效果來,而火箭發動機這種一次性使用動力相對研究難度較小,原子彈這類工程只要在核工業方面努力就可以了,可航發不行,不是航空設計人員努力就能成功的,他需要各種配合,不管是技術、金錢、時間還是在人力、物力上,都需要極大的匹配度,下面我們就看看在常人眼裡發動機都難在哪吧?

首先,研製的週期非常的長,航空發動機代表著現代工業最高水平,也是極其複雜的一個工程,雖然發動機看起來很小,但卻包含著無數先進技術在其中,這就需要有相當長的時間去匹配和研製,不是一促而就的工程,比如美國F-22裝備的F119渦輪風扇發動機,1985年由普惠公司開始立項研製,直到1999年才基本算是完全定型,期間一共進行了超過1.2萬小時的試車試驗,前後用來大約14年的時間,才有了今天可以讓F-22擁有超音速巡航加向量噴嘴的發動機,另外一個就是俄羅斯的蘇27戰鬥機裝備的AL-31F發動機,1973年由留裡卡發動機設計局開始研製,直到1985年各項資料才達到軍方要求的標準,前後歷時大約12年,對於戰鬥機發動機來說,最少的研製週期是十年起。

其次,鉅額資金的投入,航發是個費時費錢而且費力卻不一定討好的專案,如果一家公司研製成功一款發動機,絕對可以用這臺發動機吃一輩子,而且鈔票“嘩嘩”的,但是也要考慮風險,而且是相當大的風險,比如通用電氣和羅羅公司聯合競標F-35戰鬥機發動機專案,前後歷時16年,投入的資金超過30億美元,可結果怎麼樣?還不是讓普惠的F135擊敗了,而被稱為世界最先進的F136就這樣黯然下馬,錢也花了,時間也浪費了,人員投入了一大批,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這就是研製航發的風險,超高的投入卻不一定有等價的回報,極有可能是以失敗告終,雖然中國不會出現競標這種情況,但是風險還是存在的。

航空發動機有多費錢,看看這個資料你就可以直觀的了解一下了,美國F15裝備的F100發動機,研製經費在70年代為時4.6億美元,以當時的比例摺合到現在算的話大約是210億人民幣,F22裝備的F119從預研開始到實裝戰機花費大約在40億美元左右,而到了F35飛機上的F135成本直接升到80億美元。

俄羅斯在發動機方面的花費現在可以說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因為其投入了無數的資金,特別是AL-31系列,更是耗費了幾代人的心血,至於成本無法統計,應該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第三,人才隊伍的建設,這種一個專案就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產出結果的工程,對人員的素質要求比一般的技術人員更高,這點在國外可能沒什麼?但是如果在國內的話,急功近利的心態可能會影響到很多方面吧,還有一些未知因素的影響,這也是制約其發展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另外,還有專業方面比較強的像材料技術、機械製造加工工藝水平、發動機設計技術等等,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以欠缺,特別是在技術方面,如果一旦欠缺,想要彌補,只能是一點點的追,根本沒有捷徑,而就是因為一方面的欠缺會導致整個發動機專案陷入停滯狀態,要是實在等不了,那只有降低設計引數,那麼先進的發動機也就無從談起了。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網友近距偶遇新055艦海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