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機上攜帶的往往是數不清的炮彈,每當他們放出照明彈,將整個天空照射得如同白晝之後,便會瘋狂地往下扔炸彈。
在朝鮮抗戰兩年的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摸黑去檢查電線也不是一次兩次。現在戰爭已經進入了尾聲,美軍迫於壓力已經開始和中朝兩方開始了停戰談判。但是在三方談判過程中,美軍依然會時不時地派出飛機轟炸戰場。
誰是最可愛的人
關於李景湖的一切還要從1924年說起:
他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王福村,家中一共有兄妹5人,一家人以兩臺織布機為生。
在李景湖的記憶中,很少有吃得飽飯的時候,父母常常為吃食犯愁。雖然一家人生活貧苦,但父母依然堅持將李景湖送入村小讀書。
一直以來,目不識丁的父母,信奉的都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即使家中再困難,也不遺餘力地將李景湖送去讀書。
可惜好景不長,不久之後,家鄉就經歷了動盪,一家人的生活變得更加貧困,不得不前往外地逃荒。在逃荒過程中,他們以乞討為生。那時候大家都很窮苦,只有地主家才會有餘糧,靠著乞討而來的東西,根本養不活這麼多孩子。
為了讓一家人都活下去,李景湖的父母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李景湖的妹妹賣掉,換回來兩鬥糧食。
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貧困生活壓垮了他們,所有的理智都在飢餓面前化為虛無,在村莊裡,有很多家都是靠著賣兒賣女才生存下來。
熬過那段時間的李景湖一家又迴歸了正常生活,可惜好景不長,來之不易的生活又伴隨著日軍的炮火被打散。
時值1937年12月,河北抗日遊擊隊駐紮在博士莊村,卻不曾想因為有人告密,抗日遊擊隊被鬼子帶著漢奸偷襲。
游擊隊還沒反應過來,便被鬼子摸了進來,為了逃出去,他們奮力拼殺,終於突圍了一部分戰士,可惜無辜的村民卻被日寇圍攻。
面對手無寸鐵的村民,日寇毫不心軟,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多種惡毒的手段,將村民屠戮殆盡。
一日之間,日軍就殺掉了180多人,真正因戰鬥而死的游擊隊戰士只有二十來人,其餘的全部都是無辜的村民,甚至村民董景泰全家無一生還。
博士莊慘案
博士莊慘案的訊息傳到李景湖耳中的時候,憤慨不已的他就決定了要去當兵。對於他來說,當兵不是被逼無奈,也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守護家鄉和祖國。
那是在1942年的大掃蕩之中,日本人為了摧毀被他們稱為兵站的冀中兵區,選擇了發動五一大掃蕩。
日偽軍一共集結了五萬餘人,從空中,地面全方位的圍追堵截八路軍,甚至出動幾百輛坦克和裝甲車,只為了徹底剿滅活躍在冀中的八路軍。面對全方位的堵截,我軍只能化整為零,兵分幾路逃出包圍圈,此次掃蕩不僅犧牲了眾多革命同志,還有很多戰士和部隊失去了聯絡。
正是在這次掃蕩過程中,李景湖被日偽軍抓住,當時年僅18歲的李景湖並不慌張,而是自稱是生活在冀中地區的農民。
看著面前一臉憨厚的李景湖,偽軍本想放他離開,卻發現李景湖的手並不粗糙,不像農民的手,覺察出自己被欺騙的偽軍暴怒著拿槍托擊打李景湖,甚至在他身上搜出了記載伙食賬的日記本,沒有辦法的李景湖只能謊稱自己是隊伍中的司務長,想要回家看望親人,並且不會再重回隊伍之中。
大掃蕩
抓住李景湖的偽軍見他說得認真,決定將他交給家鄉的聯絡員。回到家鄉之後,李景湖被村長用兩百元換了回來。
從偽軍軍營出來之後,李景湖便踏上了尋找革命隊伍的征程,在大掃蕩過程中,部隊其實已經四零八落,他只想儘快回到冀中軍區的革命根據地,找到部隊的首長。
不久之後,李景湖就和革命隊伍取得了聯絡。
1942年5月23日,日偽軍又進行了第二次掃蕩,好不容易回到部隊的李景湖,再次遇見了日偽軍。為了衝出日偽軍的包圍圈,李景湖帶著戰士向不同的方向突圍,可是毫無效果,經過幾次突圍,他們依舊在日偽軍的包圍圈內。
最後李景湖帶著兩個戰士向著東面再次突圍,突圍過程中被日軍發現,戰士立刻轉身向西而去,李景湖則按照原定線路突圍。
日偽軍對著李景湖窮追不捨,為了擺脫追捕,李景湖躲進了一戶人家的廁所裡。
躲在暗處的李景湖,屏氣斂息,手中握著手榴彈,一旦被日軍發現,便和他們同歸於盡。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日本人的身影越來越近,卻沒想到在廁所邊上的日軍,突然調轉了方向,沒有再進行搜查。
逃過一劫的李景湖,心跳始終難以平靜下來,這是他參戰以來,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經過這次大掃蕩,日軍佔領了冀中地區的所有縣城和較大村莊,將冀中地區分割成兩百多塊,分別用重兵把守,原本富饒的冀中根據地,一瞬間就變成了全都是焦土的人間地獄。
革命戰士一共減員一萬六千多人,群眾被殺、被捕有五萬餘人,就連分割槽司令常德善都不幸戰死,眾多高階指揮員壯烈犧牲。
在這次反掃蕩戰爭中,冀中軍區犧牲巨大,戰況之慘烈前所未有,剩下的兩萬主力只能都轉移到晉西北地區。
解放戰爭劇照
這項看似簡單的任務其實並不容易,每當通訊線被炮火炸斷之時,他總要摸索著前去將線路接通。
對於整個師來說,他們是中樞神經,師部的人是大腦,負責下達命令,那他們就負責將這個命令完整而清晰地傳達到部隊的每一個角落。
身為老革命的李景湖同志,參加過許多戰爭,包括平津戰役,太原戰役。在這些戰役中,李景湖的表現都可圈可點,每次都將任務圓滿完成。
1951年2月15日,李景湖跟隨著63軍187師入朝,在進入朝鮮後,他們便遭遇了險惡的一戰,也就是鐵原阻擊戰。
那是志願軍發起的第五次戰鬥,由於後勤不足,志願軍選擇在朝鮮戰場上收縮戰線,將軍隊後撤。但是在撤退過程中,後勤,地形,天氣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撤退混亂。聯合國軍趁勢將戰線不斷推進,抓住志願軍的漏洞,想要一舉攻破志願軍,63軍奉命在鐵原阻擊聯合國軍15天。
為了阻擋聯合國軍的腳步,63軍精心設計了戰術,將部隊打散,多點協同作戰,埋伏在山地關口,而李景湖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63軍187師的通訊安全。
作為通訊連長的李景湖明白任務有多艱鉅,這是一條寬約25公里,縱深約20公里的戰線,在這條戰線中,通訊裝備多且雜,線路時不時就會被摧毀,要保證通訊暢通是非常困難的。
要保持部隊的統一性,多點協同作戰,通訊裝置必不可少,及時瞭解戰場情況,對於指揮官來說,是在戰鬥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為了圓滿完成這次任務,李景湖日日夜夜帶著通訊連的戰士守候在戰地通訊線上,與聯合國軍作鬥爭,一旦線路出現問題,通訊連的戰士會立刻衝上去修復線路。
李景湖帶著通訊連的戰士在戰場上堅持了七天七夜的戰鬥,最終保持了187師的通訊暢通。鐵原阻擊戰一共堅持了13天,最終獲得成功,這次戰役給其他志願軍部隊贏得了組織反攻的時間,最終徹底扭轉了志願軍在朝戰場上的頹勢。
鐵原阻擊戰
在這次戰鬥中,李景湖同志因為保持通訊,被授予了三等功勳章。
隨後魏巍寫下誰是最可愛的人,以歌頌人民戰士的偉大。李景湖也是這些普通戰士中的一員,也曾在朝鮮吞風咽雪,以血肉之軀守衛家國。他們走上朝鮮戰場,只有一個最樸素的願望,希望山河無恙。
曾有一個參加抗美援朝的戰士這樣說道:"我在這裡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可是我在那裡蹲防空洞,祖國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
從始至終,他們只是堅定地守衛著祖國,李景湖也是懷著這樣樸素的願望在朝鮮戰場上艱難前行。
直到1953年5月,在抗美援朝戰役結束前夕,李景湖因傷被迫退出了朝鮮戰場。
一晃眼,李景湖已經在朝鮮戰鬥了兩年,在這兩年間,他一次又一次地連線各處通訊線,甚至在連線通訊線過程中總結出一套章法。
李景湖當即按下正準備出去的王智信,讓他好好吃飯,自己接過任務轉身出去架設電線。天不亮就出門,天黑才回來的王智信自然同意了李景湖的想法。
可是李景湖卻沒有想到,正是這次代替讓他被敵人炸傷,被迫提前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朝鮮防空洞
當時的美軍對朝鮮戰場瘋狂轟炸,戰士們可能出門的時候就沒想過再活著回來,人們終日只能待在防空洞中。除了這些勇敢的戰士,根本沒有人會暴露在戰場上。
所以美軍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從自己營地起飛之後,便會圍繞著周圍轟炸,對於他們來說,整個朝鮮都是罪惡的戰場。在李景湖走出防空洞不久,就遭遇了敵機的轟炸,他被當場震暈。
渾身是血的他被同志們救下的時候,幸運的還有一口氣,由於李景湖的傷勢嚴重,7月他被送回國治療。
醫院接受治療的李景湖在康復之後,就回到了部隊,可是那次受傷卻給他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手和腳都有殘疾的他,是沒有辦法再在部隊服役的。
即使1955年,他已經被授予少校軍銜,還是改變不了他被迫退役的命運。
只能選擇退役的他,以團級轉業到地方,1958年在《軍官退出現役申請報告表》上填寫“頭疼”“右手及右腳各負傷一次,已殘疾”之後,李景湖就徹底推出了他的軍旅生涯。
轉戰地方的他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時常沉默的像是一座山,只有偶爾談起戰場的時候臉上才會出現一點笑意。
在二女兒李文新的記憶中,父親總是像山一樣沉默,“可以說是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一個人”這是二女兒對於李景湖的全部回憶。
李景湖即使是不舒服,也從來不會告訴他們幾個孩子,而是默默地獨自承受。他們這些孩子,只能從父親的臉色和行動來判斷今天的父親是否難受。
而父親在她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嚴肅並且摳門的,身為團級幹部的他,每個月工資不在少數,卻從來都是勤儉節約,作為兒女的他們,連一根冰棒都難得買,他們不知道父親的錢去哪了。
每次一問及這個,父親便會說掉了,久而久之,兒女們也很少向父親提要求。直到後來父親生病,戰友打電話來問候,他們才知道,父親原來是拿著那些錢去接濟戰友了。
這樣一個對戰友有情有義的老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卻是嚴肅而又沉默的,無論是單位同事或是家人都很難走進他的內心。
李景湖青年和老年照片
在腿腳尚好的時候,他常常一個人走路。後來傷痛越來越嚴重之後,他便連行動也困難了。
直到2001年,頭疼實在難以忍受的李景湖在兒女的陪同下前往醫院檢查,卻沒想到醫生也不能得出結論,而是急匆匆地來問他們,李景湖是不是上過戰場?
經過專家會診之後,他們最終確定,導致李景湖頭疼難忍的罪魁禍首,便是一顆留在他腦中的子彈。
本想開顱將子彈取出來,但是考慮到李景湖年齡已經高達71歲,手術風險太大,最終終止手術,這顆子彈便一直伴隨著李景湖直到逝世。
2013年,原本腿腳不便的李景湖,摔過一跤之後,便時常犯糊塗,就連自己的兒女也常常不認得。年過八旬的老人比之前更加沉默寡言,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家裡的時候,就會經常回憶起曾經在戰場中的種種往事。
為了讓父親開心起來,兒女們經常給父親放曾經戰場中的軍歌,每當熟悉的旋律響起時,將近90歲的老人總能自然而然的將軍歌哼唱出聲。他懷念的是曾經的戰場,更是當年親密無間的戰友。
2020年,享年95歲的老兵李景湖去世,在去世之前,老人還是能將戰歌的旋律哼唱出來,這個前半生在槍林彈雨中廝殺的老兵,最終在北京因病逝世。
李文新特地告知殯儀館工作人員老人的頭部有彈片,讓他注意一下彈片,卻沒想到老人的身體裡不止頭部一顆彈頭,而是在頭部和腰部,各有一顆彈頭。
李文新翻閱李景湖筆記
愧疚的李文新忍不住去了解父親的過往,從前父親沒有告訴過她,任何關於戰場的事情,可是如今,她再也按捺不住想要了解父親作為一個老兵的一生。
這兩顆突然出現的彈頭,拉近了她和父親的現實距離。曾經的征戰歲月,是真實存在於父親的生命中的。
就連父親的身體也在默默訴說著這一切,頭上有彈頭的父親,總是頭疼,嚴重的時候還會從嘴裡流出口水。腰上的彈頭導致他總是佝僂著身體前行,而曾經的炸傷,造成了他腿腳不便,右手始終無法用力。
這些都是他曾經在戰場中的見證,她迫切地想要了解父親的一生,那伴隨了父親47年的子彈頭,著實讓人好奇。
李文新翻閱了老人的筆記之後,最終得出結論,有可能是那次被炮彈炸傷之後,被敵人的步槍擊中,才會出現留在身體內的子彈頭。從軍這麼多年,李景湖被記載的受傷事件,只有在那次被炸傷。
李文新對著記者回憶說:“聽我二姑講,1953年5月,我爸在朝鮮坪村南山戰鬥中受傷,7月回到國內治療時,她去醫院探望過,那時候我爸耳朵裡還流著血和白色的東西,醫生以為是炸彈炸的腦震盪,因為在後腦沒流血,就沒想到是子彈打了進去。”
在李景湖逝世之後,李文新將從老人體內取出的彈頭捐給高陽縣文物保護所,這些帶著革命印記的特殊勳章被當做革命文物珍藏。
李景湖身上火化出的彈頭
李景湖的一生是為革命奮鬥的一生,也是戰爭陰霾下每一個老兵的縮影,即使默默無聞,即使馬革裹屍,他們依然願意為了崇高的革命事業而奮鬥。
李文新:堅定的信念,因為他們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他們的親身經歷就是跟著黨走,跟著毛主席走,才我們有後來的幸福生活。
正是這樣堅定的信仰,支撐著他們堅持不懈地奮鬥。正是這樣崇高的理想,才能支撐他們在槍林彈雨中無畏前行,正是這樣無私的奉獻,才有我們新一代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