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說起反潛導彈,許多朋友會立刻聯想到美國的RUR-5A“阿斯洛克”。這是一種藉助助推火箭將輕型聲自導反潛魚雷快速投送到預定海域的反潛武器系統,有人將其稱為火箭助飛魚雷。可以說,已有反潛導彈都是這種概念的翻版,例如法國的“瑪拉豐”、義大利與法國聯合研製的“米拉斯”等。這裡向讀者朋友介紹的是一種來自澳洲的名氣不太大而又獨樹一幟的反潛導彈。

研製背景

提及“伊卡拉”(Ikara)反潛導彈,許多朋友或許會感到意外,時至今日沒有幾個國家可以研製反潛導彈,在世界軍事工業中排不上名的澳洲怎麼能夠研發這類導彈。這就需要從願望和能力兩個方面說起。

澳洲四面環海,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連線東南亞和南極洲,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澳洲原本並不重視海軍建設,二戰期間因部分港口和城市遭受日軍襲擊或轟炸,開始跟隨英美等盟國作戰。這種行為使澳洲和美國的戰略聯絡顯得更為緊密。二戰後,伴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和白人移民的不斷增加,澳洲積極投入到海軍建設當中。鑑於日本曾在二戰期間襲擊過悉尼港,澳洲海軍尤其重視反潛作戰。

1951年9月1日,美國、紐西蘭和澳洲三國簽訂安全條約。當時,美國還分別與菲律賓、日本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或安全條約。條約讓澳洲與美國展開更為緊密的合作,並積極加強在亞太地區的海上力量。防務建設方面,澳洲積極跟隨美國和原宗主國英國,去對抗以蘇聯為首的紅色陣營。

20世紀四五十年代,澳洲開始裝備“悉尼”號和“墨爾本”號兩艘輕型航母。在反潛方面,澳洲在相當一段時期內除了在航母上配置有“塘鵝”或S-2反潛機以及反潛直升機外,還裝備有6艘“奧白龍”級常規潛艇以及具有反潛作戰能力的水面艦只。這些水面艦只配備當時比較先進的艦殼聲吶,例如從英國引進的2016型艦殼聲吶和從美國引進的AN/SQS-23KL艦殼聲吶等。這些聲吶是澳洲使用反潛導彈的技術基礎。

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感覺到蘇聯潛艇帶來的威脅日益加劇,遂著手研發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反潛導彈。1956年,美國在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開始研製“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法國也在同年上馬“瑪拉豐”反潛導彈研發專案。受美法兩國的影響,澳洲也積極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

從目前的情況看,研發反潛導彈並非易事,世界上並沒有幾個國家能夠研發這種導彈。當時的澳洲敢於面對這一挑戰,是有一定原因的。

澳洲的軍事工業曾經比較發達,尤其是航空工業。二戰後,該國仿製有“林肯”B.30 轟炸機、“堪培拉”B.20噴氣式轟炸機、“佩刀”噴氣式戰鬥機、MB326噴氣式高階教練機、貝爾206直升機等;製造過“Phantom”Ⅲ戰鬥機的機翼和尾翼,“阿塔”9C、“威派爾”“埃汶”等噴氣式發動機,以及一些噴氣式發動機的零部件;自行研發過“牧羊人”通用飛機、“空中卡車”/“空中農夫”農林飛機。

在所有航空製造企業當中,政府飛機廠(GAF,後更名為澳洲航空航天技術公司)最為有名。該公司自行研製的“金迪維克”噴氣式靶機享譽世界,還曾與英國企業聯合研製過“馬爾卡拉”反坦克導彈。

正是有了獨立研發靶機的能力和聯合研製反坦克導彈的經歷,澳洲才能夠研製與之有些類似的反潛導彈。“伊卡拉”導彈的戰鬥載荷(即Mk44與後來的Mk46聲自導魚雷技術)來自美國,澳洲企業僅僅需要研製投送工具和相關發射系統,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研製難度與風險。

“伊卡拉”導彈於1960年由澳洲航空研究試驗室、政府飛機廠等機構和企業組織研製。鑑於英國皇家海軍對該系統深感興趣,英國企業(現在是BAE系統公司)也參與了該專案。英國皇家海軍將其編號為GWS.40。研製過程中,導彈專案經歷了火箭點火試驗、地面發射試驗,直升機、戰鬥機空中投放聲自導魚雷試驗,以及艦上發射等一系列試驗。1963年以後,政府飛機廠、英聯邦飛機公司(CAC)和澳洲國防科技局(ADSS)三家企業或機構共同生產該種導彈。1966年,“伊卡拉”反潛導彈正式裝備部隊投入使用。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墜落的“科曼奇”,從追求速度到隱身至上,是因為太貴而下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