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在蘇聯的首肯下打響了統一祖國的戰爭。
戰爭初期打得非常順利,朝鮮人民軍在27日就佔領了漢城。韓國軍隊節節敗退,很快潰退到釜山。
眼看他們就要被趕到大海里,金日成統一朝鮮指日可待。
就在這時,美國介入了。
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成功的實施了仁川登陸,朝鮮軍隊抵抗不住,9月28日,重新退到了38線。
1950年10月1日韓國第一批部隊進入朝鮮作戰。
戰局出現逆轉, 無奈之下金日成向中國提出出兵請求。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率先從輯安(今集安市)渡鴨綠江入朝作戰。
起初,金日成覺得朝鮮軍隊還是很能打的,中國軍隊過來,只要幫一下忙,戰局就會扭轉。
所以朝鮮認為,中朝兩國軍隊,應該讓金日成來指揮。畢竟戰爭是在朝鮮進行,軍隊讓別人指揮,說出去面子上也不好看。可是戰爭的程序出乎意料, 美軍在仁川登陸後攻勢太猛,勢如破竹。
朝鮮根本就招架不住,金日成已經決定臨時遷都到江界。
這樣下去要不了幾天,可能不得不進入中國打游擊。
在此情況下,小打小鬧肯定於事無補,中國出兵規模小了肯定不行。
可是出兵多了,中國軍隊該讓誰指揮呢?
關於指揮權,金日成沒有明說。
他只是委婉地建議,志願軍指揮所應該設在德川。
彭德懷一聽就明白了金日成的意思,是想讓自己把指揮權交給他。
因為金日成此刻就在德川坐鎮指揮朝鮮人民軍,潛臺詞就是由我來。
可問題是,彭德懷覺得這個想法太天真。一是朝鮮不少高階將領包括金日成,都在蘇聯接受過訓練,在那裡待的時間較長;他們已經習慣了那種依靠裝備硬拼的蘇式打法,而中國軍隊習慣因地制宜打運動戰。
二是事實證明,這樣的打法根本就不適應跟美軍對壘。
彭德懷了解到的情況是:朝鮮領導人採用莫斯科保衛戰的打法,來守平壤,結果3萬多人被包了餃子。
現實是,朝鮮人民軍主力已被擊潰。在此情況下,讓金日成指揮軍隊,顯然不合適。
但是兩軍不統一指揮,也沒有辦法打仗。
10月21日彭德懷和金日成進行過會面,可以初來乍到,也來不及商談這個問題。
可是這個問題是無法迴避的,不解決統一指揮的問題,後果難以預料。第一次戰役打響後,志願軍正在風馳電掣行軍,道路卻被堵塞了。原來朝鮮機關和軍隊正在撤退,事先沒有通報。
如此一來,戰機就錯過了。
再說,志願軍入朝面對很多困難,如語言不通和地形不熟,如果得不到朝鮮同志的協助,也很容易迷路,也會貽誤戰機。
不僅如此,兩軍不協調行動的話,誤傷難以避免。
11月4日,第39軍正在博川一帶向美24師發起圍攻的時候,不料想捱了人民軍坦克一頓炮火。
如此一來,被美軍撿了便宜,煮熟的鴨子飛了。
更為重要的是,兩軍不統一指揮的話,戰場上誰說了算,一個打狗一個趕鴨,各自為戰,有勁使不到一起,優勢難以發揮。
比如在第一次戰役後,彭德懷設下埋伏,然後後撤幾十公里誘敵深入,讓敵人鑽進口袋全殲敵人的戰術。
可是習慣了蘇聯硬碰硬戰爭術的金日成,覺得志願軍的打法不可思議,他覺得此刻應該勇往直前,打過清川江收復失地。
對金日成來說,指揮權涉及到國家主權和個人威望,換誰都會這想。
可是指揮權不僅關乎戰爭輸贏,而且還關乎幾十萬志願軍的安危,即使是從對戰士生命負責角度去考慮,也不能讓金日成指揮兩國軍隊。
可是金日成寸土不讓,把已經跟志願軍會師的人民軍6師、7師重新調走。
如此一來,指揮權問題陷入僵局。
能開啟僵局的,只有蘇聯。
於是毛澤東致電斯大林,提出必須儘快解決中朝軍隊指揮權的問題。11月15日,蘇聯特使什特科夫會見了金日成、彭德懷。
什特科夫向金日成轉達了斯大林的意見:兩國軍隊應該由中方統一指揮。見斯大林表態了,金日成不再堅持,困擾兩國領導人一個月之久的指揮權問題塵埃落定。
中朝隨即成立了聯合司令部,由彭德懷負責指揮。
指揮權問題解決了,並不等於萬事大吉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那就是戰略決策的分歧。
儘管金日成說了,不再參與軍隊指揮,可是他覺得戰略決策跟具體指揮是兩碼事,不能不參與。
在第三次戰役結束後,下面如何打,金日成忍不住發話了。
當時的情況是,經過一個月的戰鬥,我軍斃傷俘敵1.9萬餘人,突破了三八線。戰役結束後,彭總決定全軍進行休整。
金日成說:這樣做不對,應該乘勝追擊。
金日成底氣十足:“朝鮮人民對於“三八線”的劃分,是不能容忍、不能坐視的。
所以,當前的軍事任務就是要越過三八線對逃竄之敵窮追猛打。
蘇聯駐朝鮮大使也說,應該打下去。
他們認為:
在前兩次戰役中,美軍已經受到了我軍的沉重打擊,此時正處於潰逃階段,因此我軍必須乘勝追擊,將其徹底殲滅。
彭總說,我軍損失8500人,勝利來之不易。
部隊已精疲力盡,必須喘口氣。敵軍雖然損失慘重,但他們沒有傷元氣,肯定會反撲。
彭總說:朝鮮戰爭仍是相當長期的,艱苦的。敵人由進攻轉入防禦,戰線縮短,兵力集中,正面狹小,自然加強了縱深,對聯合兵種作戰有利。
於是,1月8日,彭總下令讓志願軍、人民軍全軍休整。
金日成對此表示嚴重不滿,彭德懷的解釋也聽不進去。
雙方爭執不下,彭德懷只好將其報告給毛澤東三天後, 毛澤東回電:
金日成如果執意要前進擊敵,就讓他去,並且還可以由朝鮮政府自己指揮。
對於中國同志的良苦用心,朝鮮方面一點也不理解。
當天下午,彭德懷、金日成和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主任樸憲永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金日成以退為進,即先讓志願軍的三個軍繼續南進擊敵,其餘部隊休整一個月之後再展開進攻。
彭德懷火了,他大聲說:
志願軍負責仁川至襄陽線以北的全部守備任務,至於人民軍的4個軍團,由你們自己指揮,按照你們自己的願望繼續向南推進。
彭德懷態度堅決,斯大林表示支援,還誇獎說:
“中國志願軍的領導是正確的……毫無疑義,真理掌握在彭德懷同志的手裡。”。
有關停戰問題,中朝同志的分歧更大。第三次戰役後,毛主席決定把握節奏,“邊談邊打,爭取談判解決問題”。
美國出兵朝鮮目的已經達到,也不想擴大戰爭,因為它的戰略重心在歐洲。
美國人也明白,打敗志願軍是不現實的。根據志願軍的裝備,想將美軍趕出朝鮮半島也做不到。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停戰?
但朝鮮卻覺得應該打下去,哪怕不能統一,能多佔點領土也好。
南朝鮮方面,其領導人李承晚也不同意停戰,想統一朝鮮。
李承晚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為達到目的,1953年6月17日夜,李承晚瞞著美軍,破壞戰俘協議,將2萬多朝鮮戰俘偷偷釋放,一手製造了戰俘營事件。
這時候金日成反而不想打了,覺得戰俘不管在北方和南方一個樣。既然大家要停戰,乾脆早日停戰,朝鮮好醫治戰爭創傷。
可是金日成忘了,戰俘中還有志願軍戰士。
“必須遣返全部戰俘”是志願軍的底線。
因此志願軍沒有按照金日成的想法馬上停戰,而是發動了金城戰役,以戰促和。
此戰中國人民志願軍殲敵5.3萬餘人,將南朝鮮軍4個師打殘,收復陣地160餘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
對於這樣的結果,金日成心裡也樂開了花,直誇彭德懷是“戰略家”。
他心裡也明白,中國同志爭指揮權, 並不是要控制人民軍,而是為朝鮮著想。從此以後,對於中國主導的停戰談判,金日成再也沒有什麼怨言,堅決的與中國站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