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這個國家最近十年可算是步步倒退,但是人家當年也算是相當“闊”過的。蘇聯剛剛分家時,烏克蘭就立即成了全球排名第三的核大國。而且有5000萬上下的人口,成年人大多數是大學以上學歷,這文化水平相比西歐國家也不落後。而且有號稱整個蘇聯糧倉的大面積黑土地,國土面積在歐洲除俄羅斯本部外也是相當的大。被傳統的歐洲三強英法德的面積都大不少。這麼好的條件,怎麼看都是一個歐洲強國的底子,搞好了甚至可以成為世界前20名的國家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烏克蘭發展海軍的條件在前蘇聯也是最好的。這裡有蘇聯時代唯一的冬季不凍海域;有完整的造船工業體系和歷史上就非常知名的港口城市,比如塞瓦斯托波爾、敖德薩、尼古拉耶夫等等。蘇聯紅海軍水面以上超過3萬噸的大艦,基本都在烏克蘭建造。
蘇聯分家時,由於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特殊的歷史和戰略地位。蘇聯的黑海艦隊基本是俄烏兩家平分,而且長期共同管理塞瓦斯托波爾。這裡還有著名的大海造船廠,就是生產歐洲野牛氣墊船的廠家。至於生產過包括遼N艦前身瓦良格號在內的蘇聯時代所有載機巡洋艦的尼古拉耶夫大型造船廠,則在黑海西側的尼古拉耶夫市的海邊。這裡不屬於克里米亞半島,完全屬於烏克蘭單方面所有。而敖德薩也是歷史知名的黑海港口,同樣完全屬於烏克蘭。另外在克里米亞半島東側以北,還有亞速海,這裡通過刻赤海峽和黑海連通。因此烏克蘭在2015年以前的海岸線非常的長,有完整的造船工業體系和優良的港口,發展海軍的潛力本來是巨大的。但是獨立後的烏克蘭,海軍規模卻越來越小,特別是2015年以後急劇的縮小。
瀚海狼山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蘇聯解體後,曾經強大的烏克蘭造船工業,居然長期沒有訂單。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這個當年的蘇聯水面第一大廠,軍船訂單長期為零。甚至連一艘漁船的訂單都沒有!剛剛獨立後的幾年,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的唯一“大工程”,據說是拿了歐美的補貼,拆除蘇聯時代唯一的一艘,只建造了一半的核動力航母。大型造船廠的工作長期是拆船,也算是奇觀。
第二,蘇聯分家時,烏克蘭曾經也分到了一艘光榮級巡洋艦,後來改名烏克蘭號、這艘巡洋艦建造完成了90%,雖然烏克蘭海軍自己在黑海海域使用明顯過大,但是當時還算非常唬人的光榮級仍然在全球是香餑餑,對其感興起的國家並不少。如果能當即賣出去,起碼15到20億美元的資金還是能收回來的。用這筆錢,烏克蘭方面就能重啟船廠,添置幾艘護衛艦是沒太大的問題。但是因為美國反對出售這艘巡洋艦,最後烏克蘭號徹底成了一堆廢鐵,甚至廢鐵的價格都不值,因為拆除軍艦的費用本身就很高。獨立後的烏克蘭,除了賣掉了瓦良格號航母的殼子,還有克里米亞的大海造船廠賣出了多艘歐洲野牛,用外匯發放了工資和養老金,還讓船廠可以重啟正常的生產,這算唯一一個特例,不過2015年後,大海造船廠易主,這個廠也基本消失了。
第三,各大船廠幾十年停工,烏克蘭海軍自然就沒有任何新艦更新,只能吃蘇聯時代分家後的老本。而2015年失去克里米亞,烏克蘭海軍主力凡是停在港口內部的艦艇被一鍋端,只有一艘輕護在外巡航得以保全。後來據說美國和歐洲同意援助新艦,結果在刻赤海峽危機中發現所謂西方援助的新艦比漁船還小。還再次被全部俘虜。刻赤海峽的堵門也讓亞速海的烏克蘭海岸線失去了意義。烏克蘭強烈要求美國援助2艘退役的佩裡級護衛艦,但美國人只答應不行動。現在的烏克蘭海軍就一艘不到3000噸的護衛艦還因為年齡準備退役。這真是天天聽美國的,過剩蛋節也過錯了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