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轉業後的風光與焦慮。》,相信很多劍迷都沒有看或者認真看。
無忌很少公開懟人。
但今天不得不懟一下,對不起了。
個人覺得,任正非確實是退役軍人的驕傲。
但全世界只有一個任正非,他的例子沒有可比性。
我們可以向他學習,但卻不可能達到他的高度。
但是,經歷點兒事的人都會明白,很多東西,特別是成功這玩意兒,一半努力,一半天賦,還有一半靠的是機遇(這話兒好像不太對,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任正非確實太過於遙遠了。
我們就舉一個普通人的例子吧。
在部隊,士兵群體一般都屬於底層。
大多數計程車兵都是農民的子弟。
沒有背景,也沒有太高的學歷。
因此,文化基礎紮實計程車兵,幾乎都能夠如願考上軍校。
而綜合素質優秀的呢,也基本上能夠透過優秀士兵提幹扛上星星。
剩下的,考不上學,提不了乾的,其中的優秀者只有轉志願兵一條路了。
總體上來講,在那個年代,能夠轉志願兵,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今天我們講的就是九十年代的一個志願兵(士官)的故事。
老班長90年入伍,在部隊轉了志願兵。
2001年(那時服役滿十年即可以轉業),轉業回到重慶一個縣的銀行看金庫。
雖然工資不高,但這對於一個普通農村孩子來說,能跳出龍門,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老班長並不甘心,上了兩年班後,在全家人的反對聲中,辭職到了成都。
30多歲的人,沒有技術,也沒有學歷,更沒有貴人相助,隻身一人跑到成都來闖蕩。
以這樣的條件要想找一個好一點的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要麼人家嫌他沒有學歷,要麼嫌他年齡大了,或者給出的工資太低。
歷經波折,老班長最終找了一份沒有入職門檻的工作,到了一家房地產中介跑起了業務。
那時的成都,二手房中介才剛剛興起,市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野蠻生長,群雄並起……
老班長很快就在這個行業紮下了根。
起初是做了店裡的銷冠,後來是片區,再後來是大區……
再後來,他和幾個兄弟一起自己開起了公司,並且發展加盟,進行品牌管理,搞連鎖。
不到十年時間,老班長也從掙辛苦錢的業務員,成了年薪500萬的公司老總。
前不久,在成都天府新區的某個寫字樓裡。
雖然年近50,但老班長看上去卻只有40歲的樣子。
談到成功的秘訣,老班長說,他的經歷對於年輕的戰友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一是要抓住風口。二是要敢闖敢幹。
的確,他抓住了當時中介行業剛剛起步的風口,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因為入行早,所以淘到了金。
這是第一。
現在回過頭來看,敢闖也是他成功的一大因素。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有了一個鐵飯碗,卻敢於辭職,從頭開始,這種勇氣和魄力,並非一般人所能具備的。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說,老班長的經歷真的就適合所有人,大家都可以複製。
同樣是退役軍人,同樣做中介行業,另一個戰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前幾年,遇到一個小夥子。
腦瓜很靈活。
義務兵退伍後,入職成都一家大型中介機構。
由於做得不錯,他在幹了兩年後,看準老家四線城市中介行業剛發展起來的時機,果斷辭職回老家創業。
他的管理和經營理念給當地的中介行業帶來了一股新風。
不到兩年時間就掙了一些錢。
可是,這個小夥子不太踏實。
掙到點錢後,就開始飄了。
店裡一開了單就帶著全店去吃去喝去玩兒……
結果,很快人心散了,公司也關了。
只能又跑去給人家打工。
未了,應劍迷的要求。
講兩個復員軍官的故事吧。
十年前吧,一個指導員不知道受了啥刺激,非要鬧著轉業。
因為不符合轉業條件,而且自己又強烈要求退役。
最終,選擇了復員。
後來,聽他吹牛皮時說:“他當時的想法就是回到地方後玩資本,然後到國外去買一個島。”
事實上,他確實玩過資本,還出家當過和尚,也曾到傳說中的淨土尋找真人……
其經歷完全可以寫一本書。
在此不作評價。
當然,另外兩個復員的幹部情況則完全不同。
一個復員之後,利用自己專長,加入某前沿科創公司,一個入職央媒……
講這些,並非給大家打雞血,也不是潑冷水。
而是希望那些處於迷茫中的戰友,能夠冷靜一些,理性一些。
看準了的事情,就堅決去幹。
另外,弱弱地說一句,之前一些退役戰友對於政策的反應,本質上是由於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而現實生活中,安全感來自於自己。
來自於自己的實力和生存技能。
一些戰友覺得,自己在部隊辛苦了半輩子,到了40多歲了,退役了,可以好好享受人生了。
個人覺得,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也能理解。
但放到現實生活中後,很快就會發現,難免幼稚和欠考慮。
簡單地說吧,那些一心想早早享受生活的年輕人,最後基本上都會被生活享受。
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