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三三制好,戰績也確實強,那這個戰術有沒有弱點呢?三三制的精髓是分散,在林彪軍事文選當中說過:採用三三制是要避免 一窩蜂衝擊 被敵人火力大量殺傷。
在文選當中說,三三制戰術是戰鬥部署問題,在戰役上要一點兩面,在戰術上要分散兵力。稀疏兵力,兵力集中並不是說在衝鋒時密集隊形,而是要求在一部分人衝鋒的時候。必須要有充分的火力掩護和配合衝鋒的部隊,以及二線部隊。所以兵多,不是一下子衝上去,要採用三三制。
三三制就是在步兵班由班長指揮,副班長和有經驗的老兵,各自帶3-4名戰士,組成3個戰鬥小組。在衝鋒的時候,各個戰鬥小組和各個戰鬥員都要採用三角等戰鬥隊形,交替掩護前進。但是,我軍的三三制並不是,簡單的三三制。如果是簡單的三三制,那麼,二戰,日軍,德軍,美軍等等全是三三制。
我們的三三制還是不太一樣,在朝鮮戰場第38軍的三三制是最熟練的,1個步兵排為一個突擊隊,包括3個班,1個班分為,爆破,突擊和火力三個組。這樣指揮起來就非常靈活,1個突擊隊29個人,包括,排長和聯絡員。1個班,突擊組在最前邊,爆破組在後面,火力組在最後。班長就在突擊組和爆破組中間位置,指揮這2個戰鬥組,副班長跟著火力組掌握火力。
也可以是前三角,也可以是倒三角隊形。衝鋒的路線,時機,衝鋒後的路線,協同等等都要進行研究。要給重機槍和炮火支援,讓出通道。還要研究好不同情況的通訊方案,遭遇敵人猛烈火力下,如何進行隊形疏散,減少敵前傷亡。
因此,要想組成一次師屬炮兵支援的步兵營進攻,是非常複雜的。要進行大量的測繪,畫圖,偵察和路線研究,各個班排協同,各個連各個重機槍和迫擊炮小組配合等等。並不是,大喊一聲衝啊,就可以解決戰鬥的。
美軍三三制又有不同,美軍三三制太碎,包括衝鋒,偵察和火力三個組。不能互相進行替換,而我們的三三制是全班衝鋒隊形,還是不一樣。後來美軍搞出來的三三制,是2個火力組,支援力量很大,但是衝擊力量很小。但是在前進的時候還可以,畢竟有2個火力組在進行掩護。
美軍三三制隊形比較少,採用寬大正面,增加向前偵察面積。每個小組相隔50米,以避免一發榴彈炮炮彈就被打掉1個步兵班。現代三三制的班,同理,可以有 1掩護,2推進,或者 2掩護,1推進等等。各國都差不多。
三三制的優點是有側重點地進行分散兵力,而且就是遭遇炮彈或者地雷,最多損失1個組,也不好損失1個班。而且也方便班長進行指揮,方便機槍進行交替掩護。缺點就是,三三制和二二制相比,1個三人組火力不如1個4-5組。如果是4-5人組,就可以有更強的火力。比如,反坦克導彈,榴彈發射手,精確射擊手,機槍手等等。
還有就是三人小組對傷亡比較敏感,如果是在城區巷戰,損失1個人就會比較影響戰鬥力。如果是有人受傷,影響就更大了。還要分出來人去照顧,就不如二二制了。當然如果是從連營層面來看,這種差距就消失了。其實現在最困難的是,很少有可以乘坐9人步兵班的裝甲車,現代裝甲車大部分都是6-8人座艙。那麼,就只能進行三四制,或者四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