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43年2月,被戰爭摧殘得滿目瘡痍的蘇聯哈爾科夫,由曼施坦因指揮的哈爾科夫反擊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其中的一場戰鬥中,兩輛體型巨大,外形威武的德國坦克快速穿行在平原上,彷彿前出捕食的猛虎,朝著他們的目標飛馳而去。忽然,一個蘇聯坦克組成的戰鬥叢集出現在了大約兩公里遠的地方,德國坦克指揮官果斷下達了開火命令,兩輛坦克幾乎同時噴出火舌,一場兵力懸殊的坦克戰鬥就這樣爆發了。

令人意外的是,在戰鬥中,兩輛德國坦克擊毀了16輛T-34/76坦克,而在追擊的過程中又擊毀了18輛蘇軍坦克,創造了令人咋舌的戰戰績。原來,這兩輛體型巨大,外形威武的德國坦克正是希特勒手中的王牌武器,號稱當時世界最強坦克的虎式坦克。

▲哈爾科夫戰役中的虎式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機械化裝甲力量包打天下的德國給人留下了坦克裝甲技術領先各主要參戰國的印象,但事實上直到1942年虎式坦克參戰之前,德國軍隊所取得的驕人戰績並不是因為所裝備的坦克在效能上領先對手,相反,德國早期的坦克在火力和防護上都落後於盟軍裝備的主要坦克,如法國的B-1坦克、英國瑪蒂爾達步兵坦克以及蘇聯的T34中型坦克。特別是在蘇德戰場上,德國的裝甲主力三號、四號坦克在面對蘇聯的T34坦克的時候幾乎在火力、防護方面都毫無優勢可言,這使德軍在作戰時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

其實,早在戰爭爆發前德國就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坦克與盟軍的主要坦克相比並沒有技術優勢,甚至在防護和火力方面還處於落後地位,作為戰爭狂人的希特勒當然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的存在,於是德國重型坦克的研製就提上了日程。

德國的軍工巨頭亨舍爾(Henschel)和保時捷(Porsche)分別推出了各自的方案,保時捷的設計採用了先進的電傳動,但過於超前的設計很多時候並不適合戰場實際,而使用傳統成熟技術的亨舍爾方案則得到了軍方及希特勒的青睞,被選定為德國新型坦克的設計方案,這就是虎式坦克最初的設計方案。

▲最終量產的虎式坦克採用了亨舍爾公司傳統而成熟的技術

最初的虎式坦克設計方案並不誇張,30噸的體量在當時世界各國坦克中並不算太大,但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德國人發現與蘇聯的T-34/76坦克相比,這款正在研製中的新型坦克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可言。根據用繳獲的T-34/76坦克所做的實驗來看,研製中的新型坦克要裝上88毫米坦克炮才能擊毀T-34/76,德國人索性就將88炮裝上了這個研究中的新坦克,但裝上了個頭巨大的88炮就需要一個能夠容納88炮的炮塔,而裝上更大的炮塔就需要更大的車體和底盤......就這樣,一來二去的,德國人鼓搗出了這個一個57噸的鋼鐵巨獸。

▲早期三十噸版的試驗車,該車是虎式坦克的“老祖宗”

最終定型的德國新型重型坦克按照德國坦克的命名規則被命名為PanzerkampfwagenVI Ausf. E,即六號坦克。該車乘員5人(車長、炮手、裝填手、駕駛、通訊員);全長8.45米(包括向前的火炮);車身長6.316米;寬3.705米;高3米;戰鬥重量57噸;發動機為邁巴赫HL230P45水冷4衝程V型12汽缸汽油引擎,功率為700馬力(12.3馬力/噸);扭力杆懸掛;平地上的速度為40公里/小時;越野速度為20-25公里/小時;平地最大行程100公里、越野條件下為60公里。前方裝甲為100毫米,側面及後方為80毫米,車頂為25毫米。主要武器為88mm炮(Kwk 36 L/56型),備彈92發;另有兩挺MG34機槍。

從上述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來,虎式坦克真的是皮糙肉厚,牙利齒尖。88毫米坦克炮就毋庸多言了,這種原本用來打飛機的炮幾乎可以在常規交戰距離上擊穿當時幾乎所有盟軍的裝甲裝備。單說這虎式坦克的防護水平就達到了當時令人咋舌的程度,僅側面和後方的裝甲就比謝爾曼坦克的正面裝甲厚17毫米。看到這裡我們應該理解為什麼當年東西兩線的盟軍部隊都對這個張牙舞爪的老虎如此畏懼了吧?

一身好筋骨的虎式坦克沒有辜負納粹頭子希特勒的厚望,自1942年參展以來,虎式坦克創造了一系列驕人的戰績,在給盟軍部隊造成嚴重灌備損失的同時,也嚴重打擊了盟軍部隊的士氣。在哈爾科夫反擊戰創造輝煌後,虎式坦克又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大展身手,雖然蘇聯依靠兵力優勢和梯次防禦的戰術大量消耗了德軍的進攻力量,使德軍在該次戰役中遭到失敗,但虎式坦克在此戰所顯示出來的巨大威力也讓蘇聯人吃盡了苦頭。

如果說大型戰役中由於雙方參展兵力巨大,武器裝備種類眾多,虎式坦克表現的尚不夠搶眼的話,那麼在一些小規模的戰鬥中,虎式坦克則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戰場明星。例如在1943年10月的一次戰鬥中,德國的頭號坦克王牌奧托·卡爾尤斯所駕駛的虎式坦克遭到了12輛T-34坦克的圍攻,而卡爾尤斯車組在排除故障後與蘇聯坦克群展開近距離交戰,卡爾尤斯車組最終取得了擊毀了其中的10輛T-34坦克的戰果。不僅在東線戰場,北非戰場的虎式在也給了美英盟軍來了一個下馬威,首次戰鬥就有數十輛謝爾曼被擊毀,以至於有“虎式恐懼症”在美軍中流傳。

據盟軍參戰老兵回憶,在諾曼底登陸後的西線戰鬥中,曾有謝爾曼坦克勇敢地衝到百米左右的距離向虎式射擊,雖然直接命中,但穿甲彈卻被“彈”到百米高的空中,在跳彈的尖嘯聲中,德軍車長還探出身來用手絹擦了擦這發穿甲彈的印痕以示嘲笑。希特勒曾稱一個裝備虎式坦克的重型坦克營作戰實力超過一個裝甲師,以當時動輒一比十幾的戰損比來看,也確實所言不虛。

▲謝爾曼坦克在虎式坦克面前就像一個胖乎乎的小盆友.......

雖然虎式坦克在二戰的戰場上表現出了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防護力,但後世對虎式坦克的評價仍然是褒貶不一。拋開虎式坦克對整個戰局所做出的影響不談,造價昂貴,數量稀少,維修複雜、高油耗和機動性差都成為了虎式坦克被後世詬病的理由。

儘管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虎式坦克所創造的戰績和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卻是不容置疑和抹殺的。為了對付虎式坦克的威脅,蘇聯和美國先後研製並裝備了IS-2重型坦克和m26重型坦克,而這兩型坦克對戰後東西方坦克的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儘管在戰爭後期盟軍裝備了效能更為先進的重型坦克,虎式主宰戰場的優勢也隨之消失,但虎式坦克仍然支撐著日益困難的德國軍隊的信心和勇氣。甚至可以說哪裡有虎式坦克,哪裡的德國軍隊就能士氣高昂地投入戰鬥。也許對於當時的德國來說,虎式坦克已不單單是一種冰冷的武器,而是支撐著整個國家的精神圖騰。

▲自帶“英雄光環”的虎式坦克對於德國軍隊來說代表著信心和勇氣

虎式坦克代表了一個時代坦克設計和製造的最高水平,這件典型的“德國思維”的產物,無論從外形、工藝、和技術運用等方面都堪稱一件散發著機械美感的藝術品。時光飛逝,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七十餘年了,當年戰場上廝殺的小夥子們大多已經不在人世,有的已是耄耋老人,而當年叱吒風雲的虎式坦克卻成為了眾多軍迷心代表那場人類浩劫的文化符號。

殘酷的戰爭記憶會隨著老兵們的離世而最終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兵器能告訴後人當年發生了什麼。我想這正是軍迷們熱愛武器的原因,我們熱愛武器和軍事,但絕不向往戰爭,從這個角度上講,虎式坦克展現了一個時代最高水準的機械藝術,值得每一個軍迷去懷舊與珍藏。

▲時至今日,虎式坦克已經成為了一個二戰文化符號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全球最大的轟炸機:它像一隻優美的白天鵝 北約卻叫它“海盜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