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據《國家利益》網站9月25日報道,美國新型艦載隱身無人加油機MQ-25已經完成了“兩小時自主飛行”的首飛,這款無人機由美國波音公司研發,它的服役將為美軍帶來新的攻擊策略,並大幅提高航空母艦的打擊範圍。

正在進行測試的MQ-25無人機

波音公司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這架名為T1的原型機完成了自主滑行和起飛,然後按照預定路線飛行,在地面控制站指揮下,成功驗證了該無人機的基本飛行功能和運作情況。MQ-25將使F-35C和F/A-18艦載戰鬥機的攻擊距離擴大近一倍,將加入美國海軍未來在航母設計、戰略和新技術方面的計劃。

據報道,MQ-25的測試和準備階段由地面測試開始,於9月19日完成首次飛行。該測試希望通過創造快速變化的困難條件,模擬航母上使用的實際情況,從而使該無人機能夠順利在航母上起降。多年來,美國海軍無人機的研發人員一直強調,無人機需要面臨多種複雜條件的挑戰,包括風速、航母的航速、海況以及天氣等,這些複雜條件使無人機在航母上的起飛和降落非常困難。在航母上降落時,艦載機駕駛員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做出快速調整,並時刻保持對“菲涅耳透鏡”的關注。菲涅耳透鏡是一種光學助降系統,用來引導艦載機進行安全準確的降落。然而,這些操作對於由人工遙控的無人機或由演算法控制的半自動型無人機而言要困難得多!

報道稱,儘管如此,無人加油機仍將極大地擴充套件美軍航母的攻擊範圍,使航母能在不受東風-21D和東風-26導彈攻擊範圍的情況下,安全地發動大規模打擊。而這兩款反艦導彈的射程可達900英里(約1448公里)以上!

東風-26導彈

例如,如果一架艦載機在需要返航之前的當前航程為500到900公里之間,那麼通過無人加油機來增強艦載機的續航能力,能夠顯著提高艦載機的有效作戰範圍。這不僅使航母可以在更遠的距離發起攻擊,還可以延長艦載機的任務時間,或者摧毀比以前更遠的內陸目標。

目前正在研發的下一代“分層”艦載防禦系統,如先進的電子戰系統、鐳射武器或更遠距離的感測器,這些無疑將提高航母在高威脅地區作戰的能力。同時,多年來的衝擊試驗表明,導彈只要接近航母就會造成嚴重後果。因此,諸如東風-21D之類的反艦導彈即使沒有直接命中艦船,也可能對艦載平臺造成嚴重損害。實際上,如果敵方導彈在航母附近發生故障、脫靶或者被攔截,仍然可能帶來重大風險!

據報道,非營利性機構MITER(美國海軍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公司)在2007年的一份由美國國防部主導的衝擊試驗的分析報告中指出,對軍艦最可能的威脅來自“向軍艦發射高壓波的非接觸式爆炸”。MITRE的報告還指出“衝擊試驗”的靈感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發現,儘管“近距離偏靶”的爆炸不會造成船體和上層建築的嚴重損壞,但爆炸帶來的衝擊和振動仍然會通過毀傷關鍵部件和系統,使軍艦喪失運作能力。MITER的分析進一步指出,軍艦的附近發生爆炸後,軍艦艙壁會發生振盪,從而導致向上移動,在甲板模組中可以發現強烈的區域性變形。

報道稱,考慮到這些因素,波音推出的艦載無人加油機仍然將為美國海軍帶來無與倫比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優勢。其先進的防禦系統能夠使航母在任何距離或位置自由行動,無人加油機的服役仍將為航母艦載機開闢一個全新的目標領域。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振奮人心!國產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順利出塢,不用再羨慕黃蜂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