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早在2018年末,日本防衛大臣巖屋毅就表示,將把海上自衛隊的“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改裝為航空母艦,計劃搭載F-35B垂直起降隱形戰鬥機。日本共同社還稱這個方案將被寫入新修訂的新版《防衛計劃大綱》。日本打算如何把出雲級戰艦改造航母,其作戰能力又如何?

由來已久:數十年不斷逼近

日本曾是一個世界級的航母強國,世界第一艘“純正”航母——鳳翔號就是日本在1922年底建成的。日本發動了世界上首次大規模航母進攻——偷襲珍珠港,也曾擁有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航母戰隊。在1945年兵敗投降後,為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國際社會規定日本不得擁有航母等進攻武器。對素來以海軍為榮的日本,這是很重的創傷。

為此,日本在經濟崛起後,不斷試圖繞過這種限制,借重其他艦種的名義,獲得製造航母的實質。日本方面的主要策略,就是裝備“直升機航母”。直升機航母,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搭載大量直升機的戰艦。直升機的戰鬥力不如固定翼戰機,可以垂直起降,但要大量搭載,也需要廣闊的飛行甲板。這一點與航母是類似的。對日本來說,建不成大型航母,建幾艘直升機航母,也能看著飛行甲板過過乾癮了。有趣的是,日本製造的這些帶甲板的戰艦,早期的應該稱為“直升機驅逐艦”,畢竟無論從龐大的噸位還是對海、防空火力來看都更適宜叫驅逐艦,但日本卻總是把它們稱為“護衛艦”,也算一種掩耳盜鈴吧。

其實早在二戰後幾年的1952年,日本就企圖購買一艘美國的直升機航母裝備反潛直升機。但此舉遭到美國的反對,而且當時日本戰後百廢待興,實在沒錢,所以計劃中途夭折。

到70年代,日本終於有錢了,遂列裝了兩艘“榛名級”戰艦——榛名號(1973年服役)和比睿號(1974年服役)。這兩艘艦,艦長153米,滿載排水近7000噸,裝備兩門5英寸主炮、八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6門魚雷發射器、2門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 八聯裝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器和4挺機槍,航速31節,船員370人。其艦尾有50多米長的直升機飛行甲板,並配屬加拿大的熊阱輔助降落系統,能搭載3架直升機。這是日本戰後第一次向航母方向邁進。

(比睿號)

數年之後,日本又在榛名級基礎上改進建造了“白根級”的兩艘直升機驅逐艦(同樣稱為護衛艦),即白根號(1980年服役)和鞍馬號(1981年服役)。該型艦長159米,滿載排水7200噸,裝備2門5英寸主炮,八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八聯裝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器、2門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6門魚雷發射器,航速32節,乘員370人。其艦體佈局基本和榛名級相當,也是搭載3架直升機。比起榛名級,其擁有更先進的自動化和航電系統。

世紀之交,日本又服役了3艘大隅級坦克登陸艦,即大隅號(1998年服役)、下北號(2002年服役)和國東號(2003年服役)。這3艘登陸艦,長178米,滿載排水1.4萬噸,具備150米長的全通甲板,能同時停放6架直升飛機,被稱為“很像航母的登陸艦”。但是,這卻是日本首次嘗試建造直通式飛行甲板。

進入新世紀後,日本方面胃口大漲,又列裝了2艘“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即日向號(2009年服役)和伊勢號(2011年服役)。相比之前的白根級,日向級有了非常大的突破。首先其艦長達到197米,滿載排水達到1.7萬噸,是白根級的2倍多。這個體型來說,在當時全球的所有非航母和準航母水面艦艇中,僅次於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而超過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滿載排水9000多噸)。其船員340多人,最大航速30節,裝備2門八聯裝導彈垂直髮射裝置、2門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4挺機槍和6門魚雷發射器。其甲板能搭載4架直升機,機庫能容納11架。更重要的是,採用了全通式甲板,即整個艦體都是甲板,艦橋退縮在一側。這意味著甲板尺寸一下子擴充套件到近200米,這個甲板尺寸,比英國的無敵級航空母艦還要大。這根本不是直升機甲板,而是徹頭徹尾的飛行甲板,具備了改造後搭載短距離起降艦載機的能力。

日向級問世後,當時就引發了廣泛質疑,認為日本打著“直升機護衛艦”的旗號,乾的實際是準航母的勾當。當然,實際上這本來就是日本孜孜不倦的夢想,只不過從白根級到日向級,有了一個大的飛躍,把野心暴露得更徹底而已。

羊頭狗肉:兩萬多噸的“直升機護衛艦”

頂著日向級帶來的種種質疑,日本繼續奔航母夢而行,很快又推出了2艘“出雲級”戰艦,名字依然叫“直升機護衛艦”,即出雲號(2015年服役)和加賀號(2017年服役)。相比日向級,出雲級的塊頭繼續增長,長達248米,滿載排水達到2.6萬噸。也就是說,這艘所謂的護衛艦,其排水是一般護衛艦的四五倍以上,大型驅逐艦的兩三倍以上,超過了包括俄國彼得大帝巡洋艦在內的所有非航母水面艦艇,甚至超過了義大利的輕型航母。其艦員470人,最大航速30節。

出雲級依然沿用日向級的全通式飛行甲板、右舷艦島,這種完全就是航空母艦的佈局,機庫進一步擴大,可以容納14架直升機,同時起降操作五架直升機。還把升降機的面積擴大,並把後部升降機移動到了艦島後方右舷。這不但意味著出雲級可以停放和起降更大型的直升機,同時也為飛行甲板騰出了更大的面積。這樣的尺寸實際上已經足夠美國的F-35B在沒有加滿燃油和武器的情況下,直接短距起飛。在作戰武裝方面,出雲級比日向級有所簡化,取消了MK-41垂直髮射系統和魚雷發射器,,僅配備兩座海拉姆短程防空導彈系統以及兩座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對火控雷達也進行了簡化。這實際上也使得其“護衛艦”的功能更加薄弱,主要重心都放在搭載飛機上了。

日向級有一座導彈發射裝置落於飛行甲板前部,會對固定翼飛機的作業造成阻礙,而出雲級則將所有近戰系統安裝於舷側,不會對飛行甲板產生影響,更為改造航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出雲級相對於日向級的另一個改變,是加裝了車輛滾裝甲板,使得陸地車輛可以開入艦身。因此,出雲級可以容納3.5噸級卡車50輛,並可輸送400名部隊,還可儲存3300噸的補給用燃油。在緊急情況下,出雲級最多能容納4000人。

從上面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對出雲級的定位,是“具備有改造為航母能力”的“兩棲登陸艦”。相較於日向級,距離改造航母只有一步之遙。在2014年1月,日本防衛省曾表示,將對當時尚未服役的“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進行系統改造,使其成為對自衛隊陸海空力量進行統一指揮的“前線司令部”,並希望在在未來5年內配備V-22“魚鷹”傾旋轉翼運輸機。2018年5月,日本自民黨在《防衛計劃大綱》修正案中,正式提出將“出雲”號驅逐艦改為“多用途母艦”,並計劃引進與之配套使用的F-35B戰鬥機。

而從2019年開始,隨著2018年末日本官方的發言,改造已呼之欲出。

鳥槍換炮:出雲級如何改造

那麼,出雲級要改造成航母,應該如何處理呢?

現在世界上的“母艦”,大致可以分為三檔。第三檔是直升機母艦。直升機本身是可以完全垂直起飛和降落的,稍微寬敞一點的普通水面艦艇甲板上就可以搭載。所謂直升機航母,無非是要一塊大一點的甲板,同時容納幾架直升飛機,彼此之間的起落不受干擾而已。這個能力,日本上個世紀的榛名級、白根級和本世紀的日向級、出雲級都是具備的,世界上大部分的兩棲登陸艦也都是具備的。不過,直升機的速度、巡航力和戰鬥力,比起固定翼戰機來不可同年而語。因此直升機母艦也算不上真正的母艦。

第二檔是準航母,其特點是可以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當然,所謂垂直起降戰鬥機,一般而言,降落時候可以近乎垂直,但起飛時候還是需要一定的跑道加速,只是跑道的長度可以比較短而已。因此,準航母一般需要較長的飛行甲板,至少得150米以上,往往還需要有特殊的起飛裝置,如彈射器,或者滑躍式甲板。現在世界上除美國外其餘各國的航母,有一半都是這種準航母(有的稱為輕型航母),美國的大型兩棲突擊艦也是屬於這種準航母。準航母搭載的戰機,過去以英國的鷂式垂直戰鬥機為主,其戰鬥力比直升機當然有了飛昇,但比起普通的先進艦載機如F-16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現在美國的F-35B是一款垂直起降的五代機,成為很多國家盼望的神器。

第一檔就是真正的航母,其特點是可以搭載普通的艦載機。這種航母一般飛行甲板長達300米左右,同時配備有彈射器或滑躍式甲板,因此航母體型較大,一般在4萬噸以上。如美國的尼米茲級,法國的戴高樂號,咱們中國的遼寧艦和俄羅斯的庫茲涅夫佐夫號等。

就出雲號而言,它目前的定位是第三級,直升機航母。但是,它的滿載排水達到了2.6萬噸,超過了好些準航母。飛行甲板長達248米,接近法國正牌航母戴高樂號。而且也是採用的全通甲板佈局。從這些結構引數而言,它是完全具備成為第二級準航母,起降垂直戰鬥機潛力的。但是,目前暫時還做不到。主要因為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甲板材質。垂直起降戰鬥機,是通過向下方噴射出高速氣流,產生強大推力,這樣才能實現短距離起飛和垂直降落。這種氣流溫度非常高,因此對飛行甲板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必須用專門材質製作,才能經受得起。再加上F-35B空重達13噸,負載起飛重量達20噸,遠遠超過日本目前部署的SH-60直升機(滿載起飛10噸),也對甲板提出了進一步的抗壓要求。目前出雲級的甲板還是普通材質。在未來,日本方面需要在主要的飛機起飛點和降落點,增強飛行甲板強度,敷設耐熱材料,這樣一方面能承受F-35B起飛降落的重量,另一方面防止戰鬥機噴出的高溫尾焰燒蝕甲板。

其次,如果要承載更重的F-35B飛機,還需要對艦體的整體結構進行優化。例如,需要對艦船的配重進行調整,避免因為飛機起落造成艦船失去平衡。按照目前的純平面甲板,又沒有彈射器,F-35B並不能滿載燃料和彈藥從上面起飛,推力會不夠,只能裝載部分燃料和彈藥起飛,而這樣勢必影響起飛後的戰鬥力和持續能力。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如同世界上其他幾艘準航母一樣,加裝滑躍式甲板。

除此之外,還必須引入一些配套設施。譬如說, 加裝航空指揮排程系統、F-35B戰鬥機的維護裝置,以及改進航空彈藥的儲存和運輸裝置等。這些對於當前日本的軍工來說,都是很容易的。

防衛大臣巖屋毅曾表示“正在研究”引進F35B型戰機,並已經考察,確認F-35B在經過改裝的“出雲”號上可以起降和存放。日本政府考慮從美國再採購100架F-35戰鬥機,合計超過1萬億日元(88.1億美元),包括約20架可在航母上運用的F-35B,用於裝備兩艘“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

戰力分析:改造後戰力如何

“出雲”號升級為準航空母艦的經費都列入了2019年防衛預算,而搭載F-35B的出雲號很可能在2020年正式入編海上自衛隊的作戰序列。這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當然是根本性的飛躍。出雲級的機庫能容納10架左右的F-35B,兩艘出雲級可以攜帶的F-35B在20架左右。這個數量當然不算太多,但與日本現有的較為先進的驅逐艦搭配,可能組成一支強大的準航母編隊。可以說,在遭遇除了正規航母編隊之外的任何水面艦只,都能憑藉10-20架F-35B,形成優勢。出雲級的速度達到30節,比西班牙、義大利和澳洲的準航母要快得多,在機動力方面也頗有領先。

不過,出雲號存在的缺陷也很多。最大的病根在於,日本這艘航母並非是正大光明規劃建造的,而是通過屢次打擦邊球,鬼鬼祟祟,偷雞摸狗地改出來的。正因為本身擔心違反相關國際條款,從一開始設計就不是按照專門的普通航母設計。雖然有高達兩萬多噸的排水量,但並沒有專注於航母配套體制,反而加上了兩棲突擊艦的部分模組。所以,它不但沒法與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相比,即使與法國戴高樂號和中國遼寧號航母等相比,也還是略遜一籌。畢竟,後者是正規航母,可以起飛普通固定翼戰機,而出雲級是準航母,只能起飛垂直起降戰機。F-35B可以代替作戰,但預警飛機卻沒有相應替代品。這將削弱整體的空中編隊實力。而美國對日本的武裝是要加以一定的制約,提供給日本的F-35B,應削弱了相應的攻擊力,這又會造成進一步的削弱。

日本真正的目的,其實是通過本次對出雲級的升級,進一步積累技術經驗,並試探國際社會底線,最終突破限制,建造正規的大型航母。由於憲法不允許日本擁有“攻擊型航母”,本次日本改造出雲級,是以島嶼防禦等目的為名,將改造後的“出雲”號定位為“防禦型航母”。這當然是一個謊言。自民黨國防委員會事務局長佐藤正久還表示,下一步計劃在改裝兩艘“出雲”級的同時新建1艘,最終形成3艘準航母組成的“遠征打擊群”。同時,他們還準備從美國引進9架E-2D“鷹眼”預警機。問題是,這種預警機是不可能在出雲級號上使用的,哪怕改造後也不行。為了讓鷹眼有用武之地,日本很可能繼續製造正規的大中型航母。這當然是不被現有法律和國際秩序允許的,但誰知道他們會有什麼藉口呢?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天津直博會直20直升機超清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