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八天八夜

一次緊急救援,感動無數網友

7月24日,中部戰區陸軍某旅列兵於欽活突患熱射病,曾一度8個器官衰竭,生命危在旦夕。後經多方救治,昏迷8天8夜後,於欽活終於甦醒過來,8月19日被轉出重症監護室。

8月13日,解放軍報記者採寫的新聞《衝鋒,為了一位戰友的生命》,經軍報記者等微信公眾號釋出後,迅速在網路上廣為傳播,在不少官兵的朋友圈“刷屏”,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評論。

緊接著,《解放軍報》等媒體相繼刊發稿件,讓這次救援行動的報道進一步升溫。僅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釋出名為“陸軍戰士ICU昏迷8天,甦醒後向醫護人員致軍禮”的抖音視訊,點選量就超過了90萬次。

“感動,這就是戰友情,這就是戰鬥力”“我是一名退伍即將30年的老兵,邊讀此文邊熱淚盈眶,為所有的醫護人員和獻血的官兵點贊”“眾志成城,團結一致抗病魔,兄弟們好樣的!這樣的感人畫面只有軍營才會出現,唯有軍營才能這樣凝心聚氣”“感謝醫護人員、官兵的全力以赴,把戰友從死神那裡拉了回來!希望戰友早日康復”……

珍惜戰友生命,不放棄每一名戰友,是新時代戰友情最好的註釋。數百名官兵獻血12萬毫升,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醫護人員全天24小時守候,來自北京的全軍熱射病專家第一時間趕來,多名將軍多次打電話詢問情況,叮囑想盡一切辦法救人……這次緊急救援引發網友“刷屏”的背後,是“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這首每個軍人都會唱的《戰友之歌》在軍營共鳴。

△於欽活病情現在已經平穩,但是長期臥床和器官衰竭導致其肌肉萎縮,下一步將進行康復性訓練,這對他來講同樣是巨大的挑戰。張夢喬攝

●一位生命瀕危的戰友

●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

這一次,出生入死我們一起闖——

一位戰友病倒,全軍頂級醫療專家接連趕來

“不怕絕望,總有幾雙肩膀。始終不離不棄有難同當……”夜深人靜時,趙亮總是喜歡開啟音樂軟體,反覆聽《熱血尖兵》電視劇的片尾曲《戰友》,救治戰友的一幕幕場景不禁浮現在眼前。

7月24日上午,列兵於欽活在訓練中突然出現中暑症狀,現場軍醫診斷為熱射病,被火速送往邢臺市第三醫院。而後,於欽活病情迅速惡化:意識昏迷,高燒42℃,還伴有尿血癥狀。

熱射病是一種很凶險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24小時內死亡率極高。

“怎麼辦?”旅保障部衛生主任趙亮第一次遇到這樣嚴重的情況,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趙亮反覆告誡自己:“一定要冷靜。”很快,他撥通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電話,請求支援。隨即,趙亮想到自己之前參加過一次熱射病防治培訓班,聽過解放軍總醫院全軍熱射病防治專家宋青主任的授課,並記下了她的聯絡方式。趙亮當即決定:給宋主任打電話!

15時10分,電話接通了。趙亮簡單說明情況後,宋青回覆:“快降溫!我現在有手術過不去,我馬上聯絡醫院其他專家過去,我隨後就到。”

15時15分,宋青與邢臺市第三醫院專家進行遠端會診,確定了初步救治方案;18時30分,駐邯鄲某軍隊醫院神經內科項德坤主任、心內科孔令恩主任趕到;19時40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急診科侯生雲主任趕到;23時10分,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ICU朱世巨集主任趕到……

趙亮坦陳,從來沒有想到自己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軍醫,打了幾個電話,能驚動這麼多專家。專家們來不及歇息片刻,立即展開了一場生死救援。

儘管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很多細節仍刻印在趙亮的腦海中。

趙亮忘不了專家們的急切心情。朱世巨集在電話中了解情況後,對趙亮說:“你現在儘快編輯一條緊急求援簡訊發給我,這樣請假最快!”7月25日,宋青趕來參與救治,直到於欽活病情穩定,她準備離開醫院時,才想起來趕緊補假。

趙亮忘不了專家們的艱難抉擇。在邢臺市第三醫院,專家們會診後認為,於欽活的病情還會進一步惡化,這裡不具備治療條件,應該儘早轉到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但是,於欽活多器官受損,生命體徵微弱,轉院面臨巨大風險,誰也確保不了萬無一失,而且轉院後救治成功率也只有20%左右。這時,大家把目光聚向了朱世巨集。

“轉!”稍做思考後,朱世巨集最終有力地說出了這樣一個字。這也意味著,他頂起了擔責任的風險。7月25日凌晨2點,於欽活被轉移到救護車上,就在此時,一絲血從於欽活的嘴角溢位——出血症狀開始了,遠比大家預想的還要早!轉回病房還是繼續轉院?

在邢臺凌晨寂靜的夜晚,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朱世巨集。朱主任沉默片刻,嘶吼著說:“走!快!”

趙亮忘不了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7月25日早上,朱世巨集僅休息了1個多小時,就又趕到病房觀察病情;重症監護病房主任王天軼正在休假,得知於欽活病情後,立即退掉去新疆旅遊的機票從北京返回;於欽活撤掉呼吸機那一天,宋青、朱世巨集又專程趕來全程指導,午飯都是在病房吃的。

這一次,“戰友戰友親如兄弟”不僅僅是歌詞——

5天時間,近400名官兵踴躍獻血近12萬毫升

重症監護室裡,於欽活病情還在惡化,後續治療需要大量血漿置換和血液滲透治療,血庫現存量難以滿足需求。

7月26日,於欽活所在旅官兵從訓練場歸來。看到採血車開來,官兵們來不及洗把臉、換件衣服,都爭著來獻血。護士在進行面板消毒時,需要先擦掉官兵們胳膊上的泥。旅領導帶頭挽起袖子,獻血400毫升。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午飯時間到了,一首《戰友之歌》響徹營區。望著等待獻血的官兵,於欽活所在連指導員孫欣眼圈發紅,感慨地說:“患難見真情。原本以為和平年代戰友情誼淡了,沒想到關鍵時刻大家都來了。其實,無論戰時還是平時,戰友情一直都在,會在關鍵時刻迸發。”

一名叫張靜的女兵,身體比較瘦弱,血管特別細,護士第一次穿刺沒有成功,看著她疼痛的表情,大家都勸她不要獻了。張靜堅持地說:“這是在挽救戰友的生命,我一定要貢獻力量。”然後,她伸出另一隻胳膊完成了採血。當採血任務完成,醫生們準備回醫院時,還有官兵不斷趕來……

7月26日夜晚,雖然已經到了週末,醫護人員依舊加班加點,為於欽活製備大量的新鮮血漿、血小板和冷沉澱。

製備富含各種凝血因子的冷沉澱需要最新鮮的血漿,存放時間超過6個小時就不能用於製備了,所以醫院每天還需要不少新鮮血液。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駐石家莊某旅每天都有幾十名官兵來醫院獻血。他們雖然不認識於欽活,但聽說戰友有難、需要獻血,都義不容辭地挽起了袖子。

7月26日到7月30日共5天時間,有近400名官兵獻出近12萬毫升血液,於欽活的體內先後輸入近300人的血液成分,有20000多毫升血漿、3000多毫升紅細胞、1600多毫升血小板製品和126個單位的冷沉澱,進行血漿置換8次,相當於全身血液換了7遍。

獻血的過程讓人難忘,陪護的戰友們更是讓人感動。

7月25日凌晨轉院的路上,於欽活一路噴血嘔吐,教導員阮國寧和連長張海超一直在不停地擦拭。送到重症監護室時,於欽活大小便失禁,但陪同的官兵一點沒有嫌棄,他們和護士一起拿著毛巾和酒精棉清洗、消毒。

後來,於欽活的其他戰友趕來醫院,他們兩班倒24小時守候。深夜來臨,熙熙攘攘的病人家屬散去,重症監護室外只剩下於欽活的戰友。凌晨去藥房拿藥,早上5點將於欽活的血液、尿液等送至檢驗科化驗,每隔2小時配合護士給於欽活按摩各個關節和肌肉……

陪護的戰友中,楊蕭謙和於欽活是同年兵,曾在一個新兵營摸爬滾打,楊蕭謙請求連隊讓他陪護於欽活直到康復歸隊。

當於欽活昏迷到第4天時,醫護人員已經把能用的招數都用完了,可病情還是沒有好轉的跡象。看著醫護人員焦急的眼神,楊蕭謙安慰說:“欽活入伍時還是個190斤的胖子,經過6個月的訓練,成功減掉了40斤,所有訓練課目達到了良好。他是一名堅強的鋼鐵戰士,請你們相信他一定能挺過來。”

7月31日,於欽活各項生命體徵終於平穩;8月1日,於欽活從昏迷中甦醒了過來;8月5日,於欽活終於可以自主呼吸——身上流淌著數百名戰友血的他,果然沒有辜負戰友們的期望。

這一次,“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古老詩句穿越時空 ——

沒有人記得清,有多少熱切的目光關注著這名普通的戰士

7月24日上午,於欽活暈倒,軍醫馬思謙診斷為疑似熱射病後,立即向上級請示派遣車輛護送。

正在附近檢查分隊訓練情況的旅保障部部長劉瑞欣得知情況後,迅速聯絡邢臺市第三醫院接收救治。

擔心調派救護車耽擱搶救時間,劉瑞欣直接讓於欽活坐著指揮車去醫院。事後,大家都認為,多虧劉瑞欣當機立斷,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7月24日晚上,專家們決定將於欽活轉院時,難題隨之而來:於欽活已經無法自主呼吸,轉接的救護車必須有呼吸機及其他急救裝置,整個邢臺市只有2臺符合要求的救護車,而當時已是深夜,協調難度很大。

7月25日凌晨1點,於欽活所在旅政委劉守印得知情況後,立即聯絡了邢臺軍分割槽領導和邢臺市領導,隨即聯絡上了邢臺市人民醫院領導。醫院領導得知情況後,緊急調動了醫生和救護車參與於欽活的轉診行動。凌晨2點,經部隊和邢臺市領導共同努力,承載於欽活生命希望的救護車順利到達病房樓下。

當救護車駛入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重症監護室的醫生和護士們早早就準備好了急救裝置和儀器,立即展開搶救。

7月25日早上8時10分,重症監護室會議室裡擠滿了醫院領導和多個科室主任,他們共同研究會診治療方案。醫院院長何子安首先表態:“我們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救於欽活!”中部戰區陸軍保障部衛生處副處長許澤林也當即表示:“需要我們協調的藥品、血液和裝置,一定全力以赴解決!”

於欽活的父母旁聽了會診會,領導們的表態,讓他們深受感動。儘管當時於欽活仍處於昏迷狀態,醫院政委魯建輝安慰家屬說:“我們醫院是老八路醫院,戰場上救治過很多危重傷員,這次救治於欽活也肯定沒問題!”

7月26日下午,中部戰區陸軍參謀長孫永波來到醫院,了解於欽活病情後,要求大家一定要調動各方資源、不惜一切代價搶救。隨後,陸軍主要首長、戰區陸軍主要首長也多次打來電話,要求各方全力組織救治。

在於欽活昏迷的8天8夜裡,誰也記不清到底有多少領導來看望過。大家都懷著同樣急切的心情:必須讓我們的戰友儘快轉危為安!

於欽活的父母原本比較悲觀,後來也越來越自信:“有這麼多首長、同志的關心幫助,兒子一定可以挺過來。”

其中一條微信這樣寫道:“大家都在盼著你早點康復,領導和戰友們都在等你歸隊、等你儘快回到部隊大家庭!等你醒來,一定要知道,是部隊給了你第二次生命!”

那幾天,許澤林每天都來醫院同專家溝通下一步治療方案、協調解決治療中的各種矛盾問題。當看到於欽活甦醒的畫面後,許澤林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淚水。

看著逐漸康復起來的兒子,張秀霞想起了一句古老的詩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張秀霞說:“以前我一直覺得,列兵離將軍很遙遠。現在我深切地感受到,列兵離將軍其實很近很近……”

△大家齊心協力救治於欽活。

戰友情深深幾許

如果說參與救治於欽活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那就是都穿軍裝、都是他的戰友。於欽活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八天八夜,他竟然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和關心。這場生死救援,見證了一份用熱血書寫的戰友情。

這份戰友情究竟有多重?

戰友情,是生命的託付。紅軍長征途中,戰士鄧士俊受傷後,被4名戰友用擔架抬著走,當昏迷了十幾天的鄧士俊醒來時,發現一名擔架員已經因飢餓犧牲在路上。餘下的3人抬著他繼續向前走,坐下休息時,又一名擔架員倒在了地上。餘下的兩名同志掩埋了犧牲的戰友後,對鄧士俊說:“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把你抬到目的地。”最後,僅剩的一名擔架員揹著昏迷的鄧士俊到達了目的地。

戰友情,是勝利的保障。上甘嶺戰役,支撐我軍戰勝敵人的,除了鋼鐵的意志,還有溫暖的戰友情。當時堅守坑道的官兵已經斷水7天,僅有的1個蘋果在連長的命令下,傳了幾圈才吃完。這“一個蘋果”的故事,生動體現了革命軍人之間深厚的戰友情誼。

△大家齊心協力救治於欽活。

戰友情,是血脈的傳承。有些東西,平時感覺不到,並不見得不存在,戰友情就是這樣。在長期的和平環境中,軍人相互之間生死與共的感情,或許鮮有機會表達,甚至有些人說網路時代戰友情淡了。今天我們看到,多方齊心協力救治於欽活這件事,恰恰是和平年代戰友情深、生死與共的一個鮮明例證。

“你退後,讓我來!”杜富國的這句話,依然在戰士艾巖耳邊迴響。2018年10月,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為掩護艾巖,擋住了爆炸的衝擊波和彈片。艾巖得救了,杜富國卻失去了雙手、雙眼。

戰友情深深幾許?我們堅信,如果面對同樣的危險,更多官兵也會像杜富國一樣,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把危險留給自己。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紅色基因。

本文刊於2019年10月14日《解放軍報》

“軍營觀察”版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45年前一場驚世危機,他10秒內判斷拯救世界,最後卻被勒令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