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軍事愛好者看來,國防工業算是近年來該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個難得的亮點,不僅在國際市場具有較高的競爭力,而且在創新性和自主化等方面也都獨具亮點。不過光鮮背後俄羅斯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旁人恐怕是很難體會的。俄羅斯防長紹伊古近來也無不感慨的表示,俄羅斯現在已在國防工業“再自主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無論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怎樣的制裁措施,俄羅斯都將堅定地在軍備研發的道路上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創新之路來。
之所以要強調是“再自主化”,是因為至少在2014年以前,俄羅斯軍工產品的中國產率是沒有今天這麼高的。受克里米亞問題影響,西方在2014年之後便對俄羅斯發起了高強度、無限期的全方位制裁,此前俄羅斯能從西方獲得的熱成像儀、電子裝置、複合材料和發動機等等物件,都隨著制裁命令的下達而對俄羅斯關上了大門。無奈之下,俄羅斯國防工業只得踏上險途,就此邁開再自主化的長征之路。
時任俄副防長鮑裡索夫在2015年時曾提出過這樣一組數字:截止至2025年時,俄羅斯國防工業中共有826種武器和裝備需要找到新的替代項。這其中有800中俄羅斯可能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但還有數十種或還是不得不依賴於歐洲。俄副總理羅戈津也曾表示,到2018年時,在西方所供應的640種武器和裝備中,俄羅斯至少能為其中571件找到替代項。
在西方和俄羅斯關係僵持不下的這幾年中,最最卡著俄羅斯國防工業的脖子讓莫斯科喘不過氣來的,首屬發動機問題。包括22350和11356R在內的艦艇,還有雅克-130高教機和伊爾-112運輸機在內的許多俄軍新銳裝備,都因為烏克蘭發動機供應商的“斷頓”而一度陷入到困境之中。美日的航空複合材料禁售令則嚴重拖延了俄新一代大客機MS-21的研發進度。以色列有意收緊流向俄羅斯的敏感無人機技術後,俄羅斯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也曾萬馬齊喑……
好在駱駝到底是駱駝,熬了幾年翻雪山、過草地的苦日子之後,俄羅斯國防工業現在總算是迎來黎明的曙光。中國產艦艇和飛機的心臟病問題有所好轉,航空複合材料產量穩步增長,軍用無人機的發展也來到了新的里程碑。在10月上旬的一次電話會議中,紹伊古無不自豪地表示,截止至目前,俄羅斯原計劃的裝備採購指標已經完成了47%,預計到2019年底時,俄軍中新型武器裝備佔全部裝備的比例能提高到68%。
不過有道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國防工業再自主化之路走到了這一步的俄羅斯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是從一個藩籬跳到了另一個更大的藩籬之中。俄羅斯軍事專家科努托夫早前在接受《今日俄羅斯》採訪時曾無不憂心地表示,今天的俄羅斯在電子產業領域嚴重依賴於中國,而今這種現象已經蔓延到了軍工領域。和發動機、無人機這種咬咬牙還能挺一挺的技術不同,發達的電子產業是需要廣闊的市場去悉心培育的,而俄羅斯在這方面同中國相比毫無優勢可言。換句話來說,俄羅斯國防工業的再自主化之路就快走到頭了,接下來唯一的出路的就是加強同中國的合作。
不只是電子產業,今天的中國在許多領域都能和俄羅斯形成產業互補。從有源相控陣雷達到複合材料,從水面艦艇到隱身無人機,俄羅斯所需要做的就是低一低高昂的頭顱、張一張尊貴的金口,然後就會發現,世界的東方有一個更為廣闊光明的世界在等待著自己。
-
1 #
-
2 #
兩個強大的大國還又是鄰居,誰會傻到去對抗而不是合作!唯有相互學習合作才是王道。
-
3 #
世界的戰略格局決定了只有中俄合作才能和美國妄圖抑制中俄發展進行抗衡,不是天真不天真問題,這種局勢可能還要持續最少一二十年之久!
我們只要你們的能源和糧食,偶爾可以考慮進口俄羅斯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