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先進驅逐艦上的大型相控陣雷達的效能來看,已經都能探測到末端飛行速度為8~10馬赫來襲的中近程彈道導彈了,掃描到戰列艦發射出來的炮彈也是不成問題的。
從武器裝備的角度來說,飛行速度最快的彈藥不是子彈和炮彈,它們的飛行速度(槍口初速/炮口初速)都在1000米/秒之內,而有很多導彈的型號飛行速度都超過了3馬赫,彈道導彈的速度更是超過了6馬赫!所以,“宙斯盾”等級的驅逐艦都能探測到來襲的戰列艦炮彈。
圖片上是日本“大和級”戰列艦所使用的“三式通用彈”它的炮口初速是805米/秒,炮口初速是這個數值,當炮彈飛行一定的距離後由於發射藥推力的下降,飛行速度會有減慢,這樣就遠不及現代導彈的末端飛行速度了。
“飛毛腿近程彈道導彈”是蘇軍195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的,導彈使用液體發動機,飛行速度達到了1500米/秒,這個速度顯然是高於“大和級”三種炮彈的飛行速度,並且“飛毛腿”的飛行速度基本上是始終如一,沒有衰減。也正是彈道導彈飛行速度太快,對於現代反導系統技術的要求,首先就是可以發現來襲的彈道導彈,目前大國海軍的“宙斯盾/神盾”大型相控陣雷達都具備發現500公里外來襲彈道導彈的能力,只有先發現然後才能後攔截。
從目前艦載防空導彈的技術水平來說,在40公里內攔截1~2枚戰列艦的主炮炮彈還是可以的,現代防空導彈的飛行速度都在3馬赫以上,大體上要比戰列艦炮彈的炮口初速快一點,並且艦載防空導彈的戰鬥部裝藥從3公斤~70公斤,配備無線電近炸引信,只要爆炸後破壞了炮彈的飛行軌跡讓它偏離目標就可以了,而更大的爆炸威力可能將炮彈擊毀,也就失去了作用。當然,現代驅逐艦也不具備同時攔截戰列艦9根炮管的齊射。
其實,炮兵偵察雷達早在1960年代末期就有了,研製它的目的就是根據敵人來襲炮彈的飛行軌跡(彈道),計算出敵炮兵陣地的位置後進行反擊。總得來說,以現代雷達探測能力和高速火控計算的運算速度可以探測到來襲的大口徑炮彈和火箭彈,在攔截技術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進展,比如:以色列的“鐵穹”近程防空系統就是專門攔截“卡桑”火箭彈和迫擊炮炮彈的,已經具備了60%~80%的攔截成功概率,但是對榴彈炮或者加農炮彈攔截能力有待提高,但是發現它們應該沒有問題。
所以,將來地空/艦空導彈系統,要做到攔截飛行速度更高的飛行器就必須加強導彈的飛行速度才行,也許有一天電磁炮上艦之後,打擊高速飛行器會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