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2021年4月29日,伴著隆隆巨響,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天和核心艙送入預定軌道,拉開了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時代大幕。

作為航天發射一線單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發測站將黨史學習教育深度融入航天任務,與任務同部署、同落實、同推進,讓黨旗在發射場一線高高飄揚,為天和核心艙任務的圓滿成功和高密度任務執行提供了強大動能和推力。

短平快,微課堂走遍發射場

技術骨幹正在講述兩彈一星元勳的動人故事

“當人們在空難現場找到郭老的遺體時,他常穿的夾克已被燒焦了大半,可他懷中仍緊緊護著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天和核心艙任務火箭轉運現場,文昌發測站“百名黨員講黨史”微課堂吸引了許多聽眾駐足。

考慮到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們思想活躍、見識面廣,單純以傳統教育形式註定無法滿足他們的口味需求,文昌發測站黨委在如何把黨史學習好、總結好、傳承好、發揚好、把大家的思想凝聚起來上下了功夫。平日裡各崗位上的技術骨幹走進塔架、庫區、廠房和機房,在“百名黨員講黨史”微黨課活動中主動融入航天元素,講述熱血故事。

“我們平時保障發射任務忙,很少能有大塊時間集體教育,這種微黨課時間短,故事精彩,反而更能入腦入心,有時一課講完大家甚至覺得意猶未盡。”火箭廠房勤務系統操作手朱文哲說。

“快閃”式微黨課以其短小精悍、隨聚隨講的特點,在發射場上“遍地開花”“隨時發聲”,使學黨史的氛圍愈發濃厚,科技工作者在一線奮戰熱情持續高漲。

亮身份,“方向標”帶動真實踐

黨旗傳遞活動中,雨中宣誓

百年一回首,風雲天地間。當前,文昌發測站的90後逐漸成為發射場各分系統指揮員的主力軍,00後也走上關鍵崗位發光發熱。

天和核心艙任務發射前72小時內,發射區發現兩處故障,彼時恰逢海南進入前汛期,科技工作者們在塔架排故時還需面對強雷雨天氣,稍有不慎便有漏電風險。

在這場72小時“拉力賽”中表現突出的動力系統操作手高和躍坦言:“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要衝在前面。”經過徹夜承壓奮戰,年輕的操作手們緊張有序地完成了故障定位、零件更換、補充測試,確保了裝置設施可靠性,為發射掃除所有障礙。

操作手正在檢查吊具

黨史學習教育全面啟動以來,發測站堅持將學習教育同測發任務緊密結合,並將圓滿完成航天發射任務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日夜堅守崗位、不放過一絲一毫可疑問題、成功排除射前故障……衝鋒在前的各分系統黨員突擊隊在天和核心艙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黨員技術骨幹在工作中亮身份、當先鋒,凝聚合力再立新功。

黨員突擊隊集結

有溫度,黨旗飄揚傳萬家

天和核心艙任務成功後,相關係統立刻投入裝置設施的恢復工作。為了讓科技工作者們勞逸結合、輕鬆上陣,文昌發測站在五一期間豪邁“包場”,組織大家外出觀影。其中,影片《懸崖之上》觸動了不少人,塔勤系統現場負責人任振濤感言:“觀影憶往昔,此行是一次放鬆,也是一堂思政教育課。”

據悉,自今年3月初以來,針對高密度任務工作形勢特點,該站部署開展了多項一線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在火箭測發各系統集結召開班前會現場,不同黨支部之間組織了“為黨出征、為國而戰”黨旗傳遞活動。多名科技工作者在參試之餘分享朗讀親屬寄來的囑託信,一封封手寫信紙的背後飽含了航天大後方的堅強支援。

01指揮員廖國瑞手執熒光筆,分析任務流程

“黨旗傳遞活動讓大家更加認識到航天任務是萬人一杆槍的事業,是多個系統協同合作、精細謀劃的成果。”擔任天和任務發射場系統“01”指揮員的廖國瑞說道,這是他在航天事業生涯中首次擔任“01”,從分系統指揮員成長為“01”指揮員,他認為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如今需要站在全系統、全域性看問題。

文昌發測站打出的一系列“組合拳”,讓黨史學習教育在發射場落了地、生了根。多樣化的活動,徹底啟用黨史學習教育和航天發射任務的相輔相成、高度共振。

14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戰略矮子日本海軍:二戰後50年恢復鼎盛,二百五戰略卻始終不改